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160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置有大颗粒滤池、沉降池、上涌池;所述大颗粒滤池与沉降池之间设置有升降滤板,所述大颗粒滤池内底部设置有旋转滤板,所述大颗粒滤池的左侧设置有清理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污水进行多级净化,保证处理效果,便于清理、维护,提高操作的便捷性。提高操作的便捷性。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居民的舒适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垃圾、污水,必须及时、高效的对其进行处理,以避免污染,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运行。在污水处理技术中,为了保证处理效果,需要进行多级工序。其中,沉淀池用于将污水中的混杂物、颗粒物进行手机,以保证不影响后续处理工序。
[0003]目前使用中的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多采用逐级过滤的方式。因为污水初步处理中含有较多的大杂质,很容易产生大量的过滤物堆积,其清理工作不便;同时,对于污水的整体沉淀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沉淀池的处理效果不佳,操作不够便捷、高效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置有大颗粒滤池、沉降池、上涌池;
[0007]所述大颗粒滤池与沉降池之间设置有升降滤板,所述大颗粒滤池内底部设置有旋转滤板,所述大颗粒滤池的左侧设置有清理口。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沉降池与上涌池之间设置有分隔墙,所述分隔墙的上部设置有上置滤板。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池体的内壁设置有垂直轨道,所述升降滤板插设在垂直轨道内。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滤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杆、第二转轴杆,所述池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竖槽、第一弧槽
[0011]所述第一转轴杆设置在第一竖槽内转动,所述第二转轴杆设置在第一弧槽内转动。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池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竖槽;
[0013]所述第二竖槽的底端与第一弧槽的底端相通。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理口的外侧设置有闸板。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涌池由潜流区、上涌区组成;
[0016]所述潜流区与上涌区之间设置有上挡水板;
[0017]所述上挡水板底部与池体底部之间保持间隔,形成下过水通道。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涌区内设置有栅板;
[0019]所述栅板的板面倾斜设置。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池体的内壁开设有插槽;
[0021]所述栅板的中部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插入插槽内转动。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依次设置大颗粒滤池、沉降池、上涌池,对污水进行多级净化,保证处理效果。
[0024]2、本技术,设置升降滤板,便于清理、维护,提高操作的便捷性;设置旋转滤板,将过滤物聚集在一侧,搭配清理口,快速排出、处理。
[0025]3、本技术,上涌池改变水流的流动方向,设置栅板,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
[002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对污水进行多级净化,保证处理效果;设置升降滤板,便于清理、维护,提高操作的便捷性;设置旋转滤板,将过滤物聚集在一侧,搭配清理口,快速排出、处理;上涌池改变水流的流动方向,设置栅板,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
[0027]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打开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打开状态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池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池体;101、第一竖槽;102、第一弧槽;103、第二竖槽;104、插槽;2、大颗粒滤池;3、沉降池;4、上涌池;401、潜流区;402、上涌区;5、升降滤板;6、旋转滤板;601、第一转轴杆;602、第二转轴杆;7、清理口;701、闸板;8、分隔墙;801、上置滤板;9、垂直轨道;10、上挡水板;1001、下过水通道;11、栅板;1101、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5]参照图1

5,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池体1,池体1的一侧设置进水,另一侧设置出水;出水侧在池体1的侧壁上部开设缺口引出,进水侧可通过管道等形式直接引入污水。
[0036]池体1内,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大颗粒滤池2、沉降池3、上涌池4。
[0037]其中,大颗粒滤池2作为初始处理区域,将污水中较大的颗粒物进行初步过滤后,污水流入沉降池3内;沉降池3内添加絮凝剂进行沉降处理,之后水面从上侧流出,进入上涌池4;上涌池4内对水流进行潜流、物理净化处理后,经由排水处排出,完成一次污水处理。
[0038]大颗粒滤池2与沉降池3之间设置有升降滤板5,作为分隔部件。
[0039]其中,升降滤板5可完全从池内取出,以便于对其进行清理、维护,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0040]具体的,池体1的内壁设置有垂直轨道9;垂直轨道9对称在两侧的内壁各设置一个;升降滤板5由上至下插设在垂直轨道9内。
[0041]升降滤板5由框架和滤网组成;使用时,污水经过滤网过滤后进入到沉降池3内;使用一段时间后,将升降滤板5吊起、取出,对其进行清洁、维护操作。
[0042]大颗粒滤池2内底部设置有旋转滤板6;旋转滤板6可绕一端进行旋转调整,从而将过滤、收集的颗粒物聚集在一侧,更便于对其进行处理。
[0043]具体的,旋转滤板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杆601、第二转轴杆602;其中,旋转滤板6的宽度与大颗粒滤池2的内部宽度相匹配,两侧面与池体内壁滑动接触。
[0044]第一转轴杆601、第二转轴杆602的长度大于池体内壁宽度;相应的,池体1两侧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竖槽101、第一弧槽102;第一转轴杆601设置在第一竖槽101内转动,第二转轴杆602设置在第一弧槽102内转动。
[0045]在日常使用时,第一转轴杆601、第二转轴杆602落在槽底,旋转滤板6保持为水平状态,过滤物堆积在旋转滤板6上。
[0046]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第一转轴杆601的位置进行限定,提起第二转轴杆602,从而将堆积的过滤物倾斜滑动至左侧。
[0047]具体的,可通过牵引绳提起第二转轴杆602;对第一转轴杆601的限定,可采用从第一竖槽101上部插入杆体顶住第一转轴杆601,或在第一转轴杆601的上部位置设置卡板等形式,以保证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设置有大颗粒滤池(2)、沉降池(3)、上涌池(4);所述大颗粒滤池(2)与沉降池(3)之间设置有升降滤板(5),所述大颗粒滤池(2)内底部设置有旋转滤板(6),所述大颗粒滤池(2)的左侧设置有清理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3)与上涌池(4)之间设置有分隔墙(8),所述分隔墙(8)的上部设置有上置滤板(8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内壁设置有垂直轨道(9),所述升降滤板(5)插设在垂直轨道(9)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滤板(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杆(601)、第二转轴杆(602),所述池体(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竖槽(101)、第一弧槽(102);所述第一转轴杆(601)设置在第一竖槽(101)内转动,所述第二转轴杆(602)设置在第一弧槽(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楠许青方李波于月
申请(专利权)人:北控水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