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球囊表面温度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278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9
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冻球囊表面温度监测系统,所述冷冻球囊表面温度监测系统包括测温装置、用于使冷冻球囊稳定贴靠于冷冻球囊外表面的固定装置以及温度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测温装置能持续测量冷冻球囊外表面的温度、形成电信号并传递至所述温度数据采集装置。该监测系统可在冷冻消融过程中准确、持续地测量冷冻消融过程中冷冻球囊的外表面温度。过程中冷冻球囊的外表面温度。过程中冷冻球囊的外表面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冻球囊表面温度监测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冷冻低温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冷冻球囊表面温度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微创介入技术日趋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主要手段,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我国房颤的总患病率在0.7%左右,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逐年增加。房颤治疗方面,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疗效已为大家所公认,而肺静脉隔离(PVI)则是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基石。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onablation,CBA)为近年出现的新的消融方法,已成为实现PVI的标准方法之一。多个研究均已证明经CBA治疗房颤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且学习曲线短、严重并发症少及再住院率低等优势。目前临床冷冻球囊消融系统使用的冷冻剂为N2O,沸点为

88.48℃;且冷冻球囊实现低温消融主要是通过Joule

Thomson效应,即节流膨胀效应。在CBA体系中,高压下的液化制冷剂被储存于常温下与外界隔绝的钢瓶中;冷冻消融开始时,液化制冷剂通过系统内置毛细管到达球囊内胆中,解除压缩并汽化膨胀,使球囊大幅度降温而产生冷冻消融效应。
[0003]冷冻消融的机制系通过冷冻能量所造成的低温引起靶点心肌细胞坏死,进而达到治疗效果。冷冻的损伤效应可分为一过性或永久性。一过性效应是指当温度下降至不低于

20℃的低温时所致的细胞应激状态以及细胞渗透压改变等所导致的细胞功能减退,一过性效应具有可恢复性。冷冻消融的永久性效应包括低温引起的直接和间接细胞损伤;其中直接细胞损伤主要是通过低温下细胞内外冰晶的形成与破裂所引起;当温度降至

20℃

15℃时,细胞外液逐渐趋于完全冻结,其渗透压骤然升高,导致细胞内严重脱水,进而细胞膜、细胞器损伤;当温度降低至

40℃以下时,细胞内液体开始冻结,引起细胞结构的破坏、细胞膜破裂及胞内蛋白质的失活,进而导致不可逆性细胞损伤;冷冻消融的间接细胞损伤主要通过血管介导。而决定冷冻消融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

最低温度;

降温速度;

复温速度;

冷冻时间;

冷冻次数;

接触程度及局部血流。其中“最低温度”是决定细胞内结冰的主要因素,温度每降低10℃,冷冻深度可增加0.38mm;“降温速率”快速降温使细胞内液尚未在经渗透压作用外移时即开始冻结,增加细胞内结冰程度,从而增加细胞的死亡,降温速度越快,细胞死亡率越高。
[0004]由上可知,冷冻消融效果与温度息息相关,而目前临床上冷冻球囊系统是在球囊内的中央杆上设置热电偶监测球囊内温度,且冷冻消融仪所监测到的冷冻球囊的温度为回收气体的温度,而非实际的组织的温度,而组织的温度与冷冻球囊的表面温度息息相关。现有技术中,对于冷冻球囊外表面温度的采集一般是采用在冷冻球囊表面上粘贴热敏纸的方式进行测量,但该测量方法只能定性地反映冷冻球囊表面的温度分布,无法记录整个冷冻消融过程中冷冻球囊外表面温度的变化。因此,如何准确、持续地测量冷冻球囊外表面温度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冻球囊表面温度监测系统,能够在冷冻消融过程中准确、持续地测量冷冻球囊的外表面温度,进而获知冷冻球囊外表面在冷冻消融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变化趋势,从而便于分析冷冻消融系统的性能或特性。
[000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冻球囊表面温度监测系统,包括测温装置、用于使所述测温装置稳定贴靠于冷冻球囊外表面的固定装置以及温度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测温装置能持续测量冷冻球囊外表面的温度、形成电信号并传递至所述温度数据采集装置。
[000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多对热电偶及多根连接导线,每对热电偶包括一个测量端和一个补偿端,每根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与一对热电偶的所述测量端电接触连接、另一端与该对热电偶的所述补偿端电接触连接,各所述测量端稳定贴靠于该冷冻球囊的外表面,各所述补偿端与所述温度数据采集装置电信号连接;或者,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多个热敏电阻及多根第一连接导线,各所述热敏电阻通过所述固定装置稳定贴靠于该冷冻球囊的外表面,各所述第一连接导线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热敏电阻电接触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温度数据采集装置电信号连接。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能包覆该冷冻球囊的至少部分周向外表面的球囊帽,所述球囊帽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孔;当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多对热电偶及多根连接导线,每对热电偶包括一个测量端和一个补偿端,每根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与一对热电偶的所述测量端电接触连接、另一端与该对热电偶的所述补偿端电接触连接,各所述测量端稳定贴靠于该冷冻球囊的外表面,各所述补偿端与所述温度数据采集装置电信号连接时,所述测量端固定于所述球囊帽的内表面并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各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测量端电接触连接,各所述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补偿端电接触连接;或者,当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多个热敏电阻及多根第一连接导线,各所述热敏电阻通过所述固定装置稳定贴靠于该冷冻球囊的外表面,各所述第一连接导线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热敏电阻电接触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温度数据采集装置电信号连接时,各所述热敏电阻通过所述固定装置稳定贴靠于该冷冻球囊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连接导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热敏电阻电接触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温度数据采集装置电信号连接。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端或者所述热敏电阻通过防脱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球囊帽的内表面,所述防脱结构的外部涂覆有导热胶;和/或,所述球囊帽为与该冷冻球囊相适配的球冠结构或者半球结构,所述球冠结构或者所述半球结构的顶部中心开设有与该冷冻球囊的末梢管相配合的第一通孔、第一限位管或第一盲孔;和/或,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球囊帽的周向均匀设置;和/或,所述球囊帽上布设有多排所述安装孔,每一排所述安装孔均沿同一周向布设;和/或,所述球囊帽为镂空支架结构,或者,所述球囊帽为非镂空结构;和/或,所述球囊帽为硅胶制成的球囊帽;和/或,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互相垂直且固定连接的立板和底板,所述球囊帽固定于所述立板上。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热电偶的测量端或者所述热敏电阻通过防脱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球囊帽的内表面,所述防脱结构的外部涂覆有导热胶时,所述防脱结构为折弯钩、球形凸起部或者方形凸起部,所述导热胶为双组份导热胶;和/或,当所述球囊帽
为与该冷冻球囊相适配的球冠结构或者半球结构,所述球冠结构或者所述半球结构的顶部中心开设有与该冷冻球囊的末梢管相配合的第一通孔、第一限位管或第一盲孔时,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第一限位管的轴线或所述第一盲孔的轴线与所述球囊帽的轴线重叠,和/或,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第一限位管的内径或者所述第一盲孔的内径与该冷冻球囊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冻球囊表面温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球囊表面温度监测系统包括测温装置、用于使所述测温装置稳定贴靠于冷冻球囊外表面的固定装置以及温度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测温装置能持续测量冷冻球囊外表面的温度、形成电信号并传递至所述温度数据采集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球囊表面温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多对热电偶及多根连接导线,每对热电偶包括一个测量端和一个补偿端,每根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与一对热电偶的所述测量端电接触连接、另一端与该对热电偶的所述补偿端电接触连接,各所述测量端稳定贴靠于该冷冻球囊的外表面,各所述补偿端与所述温度数据采集装置电信号连接;或者,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多个热敏电阻及多根第一连接导线,各所述热敏电阻通过所述固定装置稳定贴靠于该冷冻球囊的外表面,各所述第一连接导线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热敏电阻电接触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温度数据采集装置电信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球囊表面温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能包覆该冷冻球囊的至少部分周向外表面的球囊帽,所述球囊帽沿周向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孔;当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多对热电偶及多根连接导线,每对热电偶包括一个测量端和一个补偿端,每根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与一对热电偶的所述测量端电接触连接、另一端与该对热电偶的所述补偿端电接触连接,各所述测量端稳定贴靠于该冷冻球囊的外表面,各所述补偿端与所述温度数据采集装置电信号连接时,所述测量端固定于所述球囊帽的内表面并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各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测量端电接触连接,各所述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补偿端电接触连接;当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多个热敏电阻及多根第一连接导线,各所述热敏电阻通过所述固定装置稳定贴靠于该冷冻球囊的外表面,各所述第一连接导线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热敏电阻电接触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温度数据采集装置电信号连接时,各所述热敏电阻通过所述固定装置稳定贴靠于该冷冻球囊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连接导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热敏电阻电接触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温度数据采集装置电信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冻球囊表面温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端或者所述热敏电阻通过防脱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球囊帽的内表面,所述防脱结构的外部涂覆有导热胶;和/或,所述球囊帽为与该冷冻球囊相适配的球冠结构或者半球结构,所述球冠结构或者所述半球结构的顶部中心开设有与该冷冻球囊的末梢管相配合的第一通孔、第一限位管或第一盲孔;和/或,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球囊帽的周向均匀设置;和/或,所述球囊帽上布设有多排所述安装孔,每一排所述安装孔均沿同一周向布设;和/或,所述球囊帽为镂空支架结构,或者,所述球囊帽为非镂空结构;和/或,所述球囊帽为硅胶制成的球囊帽;和/或,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互相垂直且固定连接的立板和底板,所述球囊帽固定于所述立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冻球囊表面温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热电偶的测量端或者所述热敏电阻通过防脱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球囊帽的内表面,所述防脱结构的外部涂覆有导热胶时,所述防脱结构为折弯钩、球形凸起部或者方形凸起部,所述导热胶为双组份导热胶;和/或,当所述球囊帽为与该冷冻球囊相适配的球冠结构或者半球结构,所述球冠结构或者所述半球结构的顶部中心开设有与该冷冻球囊的末梢管相配合的第一通孔、第一限位管或第一盲孔时,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第一限位管的轴线或所述第一盲孔的轴线与所述球囊帽的轴线重叠,和/或,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翠鹄龚杰李孟冯骥
申请(专利权)人:心诺普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