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43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6
具备源电极、漏电极和控制在源电极与漏电极之间流过的电流的栅极。并且,若将栅极与漏电极之间的电容设为第一电容Cgd,将栅极与源电极之间的电容设为第二电容Cgs,将第一电容Cgd与第二电容Cgs之和设为第三电容Ciss,将用电流变化率dI/dt规定的第一开关损耗Et(dI/dt)与用电压变化率dV/dt规定的第二开关损耗Et(dV/dt)之和设为总开关损耗Esum,则第一电容Cgd相对于第三电容Ciss的电容比Cgd/Ciss被设为总开关损耗Esum低于规定阈值的比。设为总开关损耗Esum低于规定阈值的比。设为总开关损耗Esum低于规定阈值的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半导体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是基于2019年9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9

168543号的申请,在此通过参照来整合其记载内容。


[0003]本公开涉及具有栅极的半导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4]作为用于逆变器、DC/DC转换器等的开关元件,从以往就提出了具有栅极的半导体装置(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具体而言,该半导体装置被设为具有栅极、源极、漏极的结构。并且,在该半导体装置中,构成为能够通过削减米勒电荷Qgd来降低开关损耗。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非专利文献
[0007]非专利文献1:Syotaro Ono、Yoshihiro Yamaguchi、Yusuke Kawaguchi、Akio Nakagawa、30V Sub

micron Shallow Junction Planar

MOSFET for DC

DC Converters、Proceedings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半导体装置,具有栅极(15、116),其特征在于,具备:源电极(25、120);漏电极(26、121);以及所述栅极,该栅极控制在所述源电极与所述漏电极之间流过的电流;若将所述栅极与所述漏电极之间的电容设为第一电容(Cgd),将所述栅极与所述源电极之间的电容设为第二电容(Cgs),将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之和设为第三电容(Ciss),并且将用电流变化率(dI/dt)规定的第一开关损耗(Et(dI/dt))与用电压变化率(dV/dt)规定的第二开关损耗(Et(dV/dt))之和设为总开关损耗(Esum),则所述第一电容相对于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比(Cgd/Ciss)被设为所述总开关损耗低于规定阈值的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若将Vd设为电源电压,将Id设为动作电流,将Vm设为栅极米勒电位,将Vth设为栅极的阈值电压,将gm设为Id/(Vm

Vth),则所述电容比被设为下述数学式1以上且下述数学式2以下:[数学式1]Cgd/Ciss=Id/(gm
×
Vd)[数学式2]Cgd/Ciss=dI/dt/(gm
×
dV/dt)。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所述电容比被设为下述数学式3:[数学式3]Cgd/Ciss=1/gm
×
{(Id/Vd)
×
(dI/dt)/(dV/dt)}
1/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中,具有:第一导电型的漂移层(13);第一导电型的沟道层(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野宪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