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微型LED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31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在流体内进行自组装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具体地说,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型电极层和第二导电型电极层;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型电极层电连接;活性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上;以及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位于所述活性层上,与所述第二导电型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的一面包括所述一面的一部分被刻蚀而形成的台面结构,所述第二导电型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的包括台面结构的所述一面上。述一面上。述一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使用微型LED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于显示装置相关领域,例如,涉及一种使用微型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显示
中,不断地开发出具有薄型、柔性等优异特性的显示装置。与此相反,目前已商用化的主要显示器作为代表有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和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有机发光二极管)。
[0003]但是,LCD存在反应时间慢和难以实现柔性的问题点,而有机发光二极管存在寿命短,生产良率差的问题点。
[0004]另一方面,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将电流转换为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广为人知,从1962年利用GaAsP化合物半导体的红色LED的商品化开始与GaP:N系列的绿色LED一起一直作为信息通信设备等的电子装置的显示图像用光源使用。因此,可以提出一种通过利用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实现显示,来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显示装置,利用电场和磁场将复数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安装于组装基板,其特征在于,复数个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导电型电极层和第二导电型电极层,分开位于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两端;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型电极层电连接;活性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上;以及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位于所述活性层上,与所述第二导电型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的一面包括所述一面的一部分被刻蚀而形成的台面结构,所述第二导电型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的包括台面结构的所述一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型电极层是透明电极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还包括导电性接合层,所述导电性接合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型电极层的一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导电型电极层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型电极层的第一面积小于所述导电性接合层的第二面积,且大于所述台面结构的顶面的第三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包括:第一钝化层,包围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顶面和侧面;以及第二钝化层,包围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底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钝化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和所述导电性接合层之间的区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基板设置有组装电极,所述组装电极通过电场在与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关系中产生介电泳力。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结构的高度为所述组装基板作用于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介电泳力的有效距离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型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的包括台面结构的所述一面的整个区域。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接合层是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七根金政勋林忠铉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