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鞍座冲击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28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行车鞍座冲击测试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通过侧板与顶板相连接,且侧板的内部卡合有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底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承压面板,且承压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压台,所述承压台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防护板和转台,且防护板位于转台的四周,改良后的测试装置,环形设计的防护板不仅可以避免测试过程中鞍座碎裂后的飞溅,两个压板之间的相向作用力对鞍座的两侧进行压紧作用,其中压板表面覆盖的胶垫提高与鞍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通过胶垫自身的弹性材质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形状结构的鞍座,利用冲击头与鞍座之间的接触实现对鞍座抗冲击能力的测试。间的接触实现对鞍座抗冲击能力的测试。间的接触实现对鞍座抗冲击能力的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鞍座冲击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生产制造
,具体为一种自行车鞍座冲击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随着自行车的普及型以及功能性的增加,人们对于自行车的各个部件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自行车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会对车体的各种零部件进行多项测试,以此提高自行车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强度以及安全性。
[0003]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0690013U)公开了一种自行车鞍座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中心位置设置有储蓄电池,所述水平板左侧端垂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中心位置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下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下端中心位置设置有挤压头,所述挤压头下端中心位置位于水平板中心上方,所述水平板中心位置水平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心位置设置有滑块。本技术转盘带动螺杆转动,使得两侧固定块带动上方滑块沿着滑槽相对移动,带动限位板移动,利用限位板将鞍座夹持固定,同时两侧的固定块相对移动距离相同,使得鞍座恰好被固定在水平板上端中心位置,无需再次调节上端电动推杆,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测量精度。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的自行车鞍座冲击测试大多采用人为实践操作,对于鞍座的测试过程不够完善,不具有针对性,并且在测试过程中很容易误伤到操作者,给测试人员带来安全隐患;2、一般的测试设备采用固定夹具对鞍座进行固定锁紧,其测试过程无法接近于实际使用,并且其设备不具有足够的防护和调节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鞍座冲击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鞍座冲击测试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通过侧板与顶板相连接,且侧板的内部卡合有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底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承压面板,且承压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压台,所述承压台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防护板和转台,且防护板位于转台的四周;
[0005]所述转台的两侧均通过弹簧扣连接有控制杆,且转台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测试台,所述控制杆的另一端通过电动轴活动连接有支臂,所述支臂的另一端铰接有压板,且压板的外部贴合有胶垫;
[0006]所述顶板的中部卡合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内部贯穿有气动杆,且气动杆的下端定位销固定连接有冲击头。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侧板之间关于顶板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且底板与顶板的外部尺寸结构相一致。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板、承压面板和承压台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相重合。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护板设为环形柱状结构体,且防护板采用透明塑料制成。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控制杆、支臂和压板之间均关于转台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测试台通过转台构成旋转结构。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气动杆、冲击头和测试台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利用底板为承压面板和承压台提供安装平台,其中承压面板采用树脂材料制成,为承压台提供减震缓冲效果,环形设计的防护板不仅可以避免测试过程中鞍座碎裂后的飞溅,同时也可以避免鞍座因受力方向不同导致受力飞起与设备内壁碰撞的情况。
[0014]本技术中,利用控制杆和支臂之间配合可以对压板的位置进行控制调节,依靠两个压板之间的相向作用力对鞍座的两侧进行压紧作用,其中压板表面覆盖的胶垫提高与鞍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通过胶垫自身的弹性材质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形状结构的鞍座,气动杆可以推动冲击头向下快速移动,利用冲击头与鞍座之间的接触实现对鞍座抗冲击能力的测试,其中冲击头可以根据使用者或不同鞍座的测试需要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正视全剖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板;2、侧板;3、顶板;4、图像采集设备;5、承压面板;6、承压台;7、防护板;8、转台;9、弹簧扣;10、控制杆;11、测试台;12、电动轴;13、支臂;14、压板;15、胶垫;16、定位套;17、气动杆;18、定位销;19、冲击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鞍座冲击测试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左右两端通过侧板2与顶板3相连接,且侧板2的内部卡合有图像采集设备4,底板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承压面板5,且承压面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压台6,承压台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防护板7和转台8,且防护板7位于转台8的四周;
[0021]转台8的两侧均通过弹簧扣9连接有控制杆10,且转台8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测试台11,控制杆10的另一端通过电动轴12活动连接有支臂13,支臂13的另一端铰接有压板14,且压板14的外部贴合有胶垫15;
[0022]顶板3的中部卡合有定位套16,定位套16的内部贯穿有气动杆17,且气动杆17的下
端定位销18固定连接有冲击头19。
[0023]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侧板2之间关于顶板3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且底板1与顶板3的外部尺寸结构相一致;依靠侧板2和顶板3之间的配合构成该装置的整体外部框架结构。
[0024]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底板1、承压面板5和承压台6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相重合;利用底板1为承压面板5和承压台6提供安装平台,其中承压面板5采用树脂材料制成,为承压台6提供减震缓冲效果。
[0025]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防护板7设为环形柱状结构体,且防护板7采用透明塑料制成;环形设计的防护板7不仅可以避免测试过程中鞍座碎裂后的飞溅,同时也可以避免鞍座因受力方向不同导致受力飞起与设备内壁碰撞的情况。
[0026]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控制杆10、支臂13和压板14之间均关于转台8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测试台11通过转台8构成旋转结构,利用控制杆10和支臂13之间配合可以对压板14的位置进行控制调节,依靠两个压板14之间的相向作用力对鞍座的两侧进行压紧作用,其中压板14表面覆盖的胶垫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鞍座冲击测试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端通过侧板(2)与顶板(3)相连接,且侧板(2)的内部卡合有图像采集设备(4),所述底板(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承压面板(5),且承压面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压台(6),所述承压台(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防护板(7)和转台(8),且防护板(7)位于转台(8)的四周;所述转台(8)的两侧均通过弹簧扣(9)连接有控制杆(10),且转台(8)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测试台(11),所述控制杆(10)的另一端通过电动轴(12)活动连接有支臂(13),所述支臂(13)的另一端铰接有压板(14),且压板(14)的外部贴合有胶垫(15);所述顶板(3)的中部卡合有定位套(16),所述定位套(16)的内部贯穿有气动杆(17),且气动杆(17)的下端定位销(18)固定连接有冲击头(19)。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柏克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