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移动式育苗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14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层移动式育苗传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依靠育苗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在立体支架上从上至下的移动,容易压塌育苗盘内的待培育的育苗的问题,包括多层结构的传送支架,每层所述传送支架上均设置有用于传送育苗盘的传送机构,每层所述传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传送育苗盘并缓解其下滑速度的单向旋转机构,相邻所述传送机构对应连接的单向旋转机构分布在传送机构的左右两侧,使得传送机构同侧的单向旋转机构在竖直方向间隔分布,每层所述传送机构均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使得偶数层的传送机构与奇数层的传送机构运行方向相反,使得育苗盘在传送机构上由上至下S型单向循环运动。循环运动。循环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移动式育苗传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育苗
,具体涉及多层移动式育苗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在进行农业种植时,常常需要进行育苗,现有技术育苗过程,对于采用的立体式支架而言,其循环育苗的过程中,常常依靠育苗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在立体支架的上下移动,当传送速度较快时,容易压塌育苗盘内的待培育的育苗,同时对传送机构也是较大的损伤;当传送速度较慢时,培育传送效率较低,培育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层移动式育苗传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采用的立体式支架而言,其循环育苗的过程中,常常依靠育苗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在立体支架上从上至下的移动,但是该移动方式容易压塌育苗盘内的待培育的育苗,同时对传送机构也是较大的损伤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多层移动式育苗传送装置,包括多层结构的传送支架,每层所述传送支架上均设置有用于传送育苗盘的传送机构,每层所述传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传送育苗盘并缓解其下滑速度的单向旋转机构,相邻所述传送机构对应连接的单向旋转机构分布在传送机构的左右两侧,使得传送机构同侧的单向旋转机构在竖直方向间隔分布,每层所述传送机构均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使得偶数层的传送机构与奇数层的传送机构运行方向相反,使得育苗盘在传送机构上由上至下S型单向循环运动。
[0006]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旋转机构一端转动连接在传送支架上,所述单向旋转机构另一端可向下单向旋转并抵靠在下一层传送机构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支撑件、旋转推动件和缓冲件,所述旋转支撑件的固定端转动连接在传送支架上,所述旋转支撑件的移动端可相对固定端转动,所述旋转支撑件上安装有推动旋转支撑件的移动端旋转的旋转推动件,所述缓冲件固定安装在旋转支撑件的移动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支撑件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一端通过L型尾托与传送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矩形框的宽度与传送机构的宽度一致,所述矩形框内转动连接有多个活动滚轴,所述活动滚轴沿着矩形框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滚轴与矩形框轴承连接,所述活动滚轴的周向直径大于矩形框的厚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推动件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端安装在矩形框下方对应的传送支架上,所述电动推杆推动端与旋转支撑件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一端固定安装在矩形框下端,所述缓冲件另一端向上弯折至与活动滚轴上端平行,所述缓冲件弯折的高度大于传送机构的厚度。
[0013]进一步地,当所述矩形框抵靠在下一层传送机构上时,所述缓冲件穿插在传送机构的间隙内。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多层移动式育苗传送装置,通过在传送支架两端安装的旋转支架,当旋转支架处于水平状态时,其与传送机构平行,可以平稳的接受从传送机构上传输的育苗盘,通过旋转支架移动端设置的缓冲件配合旋转推动件,可以平稳滑顺的将育苗盘从传送支架上层移动至传送支架下层,使得育苗盘能够在传送机构由上至下单向循环运动,保护育苗盘内的育苗。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育苗用分层式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图1中传送支架的俯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图1中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图1中部分传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图5中部分传送支架的俯视图。
[0022]图7是本技术图5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技术图5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为:
[0025]升降组件100、升降支架110、循环移动机构120、定滑轮组件121、固定座1211、转轴1212、转盘1213、循环链条122、升举托盘123、T型连接杆124、控制机构130、双轴驱动电机131、驱动轴132、主驱动齿轮133、驱动链条134、副驱动齿轮135、推动机构140、气缸套141、气缸142、推动板143、置物架150、
[0026]传送组件200、传送支架210、连接件220、传送机构230、传送轴231、传送件232、齿轮2321、传送链条2322、支撑件233、支撑板2331、固定连杆2332;
[0027]正向驱动机构240、正向传送齿轮241、正向从驱动链条242、正向传送电机243、正向主动齿轮244、正向从动齿轮245、正向主驱动链条246;
[0028]逆向驱动机构250、逆向传送齿轮251、逆向从驱动链条252、逆向传送电机253、逆向主动齿轮254、逆向从动齿轮255、逆向主驱动链条25、张紧轮260、
[0029]育苗盘300
[0030]单向旋转机构400、旋转支撑件410、矩形框411、L型尾托412、活动滚轴413、旋转推动件420、缓冲件430、过度件500
[0031]推进机构600、安装座610、第一推进气缸620、第二推进气缸630、推杆640。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阐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工作原理,下面结合附图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
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3]本技术提供的多层移动式育苗传送装置与升降组件100相互配合,通过升降组件100用于将待培育的育苗盘300输送至传送组件200上,然后使育苗盘300在传送组件200上循环移动实现循环培育,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持续循环培育过程。
[0034]所述升降组件100包括升降支架110、一对循环移动机构120、驱动循环移动机构120运行的控制机构130、推动机构140和置物架150,所述循环移动机构120设置在升降支架110内部,所述控制机构130与循环移动机构120连接,所述推动机构140设置在升降支架110上部,用于将育苗盘300推送至传送组件200上。
[0035]所述升降支架110由多个横杆和竖杆组成,形成矩形的立体结构,便于观察升降支架110内部循环移动机构120和控制机构130的工作情况,在升降支架110下端和升降支架110上端对角处分别形成入口和出口,入口处用于将待培育的育苗盘300送入循环移动机构120,然后通过出口处将育苗盘300送入传送组件200。
[0036]一对所述循环移动机构120分别对称设置在升降支架110内部左右两侧,每个所述循环移动机构120均包括多个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层移动式育苗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结构的传送支架,每层所述传送支架上均设置有用于传送育苗盘的传送机构,每层所述传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传送育苗盘并缓解其下滑速度的单向旋转机构,相邻所述传送机构对应连接的单向旋转机构分布在传送机构的左右两侧,使得传送机构同侧的单向旋转机构在竖直方向间隔分布,每层所述传送机构均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使得偶数层的传送机构与奇数层的传送机构运行方向相反,使得育苗盘在传送机构上由上至下S型单向循环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移动式育苗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旋转机构一端转动连接在传送支架上,所述单向旋转机构另一端可向下单向旋转并抵靠在下一层传送机构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移动式育苗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支撑件、旋转推动件和缓冲件,所述旋转支撑件的固定端转动连接在传送支架上,所述旋转支撑件的移动端可相对固定端转动,所述旋转支撑件上安装有推动旋转支撑件的移动端旋转的旋转推动件,所述缓冲件固定安装在旋转支撑件的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文斌田皋侠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富禾生态粮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