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盲区监测辅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205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盲区监测辅助系统,包括壳体模块、支架模块、监测模块及交互模块,监测模块与交互模块固定安装于壳体模块之中,支架模块两端分别连接壳体模块与车体,监测模块获取双路模拟高清摄像头所拍摄的车辆侧后方的高清模拟影像,通过显示屏供司机查看,此外,监测模块还对高清模拟影像中存在的危险物体进行标示与提醒。可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盲区监测辅助系统,可获取车体盲区影像并实时传输至显示屏供司机察看;此外,还对车体盲区影像中存在的危险物体进行识别,通过视觉及听觉的形式对司机进行危险提醒,有效提升了车辆的驾驶安全系数。提升了车辆的驾驶安全系数。提升了车辆的驾驶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盲区监测辅助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影像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盲区监测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依托于发达的路网交通及旺盛的经济建设需求,我国的货运/客运大型车辆的保有量巨大,此类车辆体型庞大,视野上存在部分盲区,而后视镜仅能为司机提供有限的视野。此外,在气象条件不佳时,后视镜表面可能出现水雾沾染或者污损,进一步扩大盲区,造成司机观察困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辆盲区监测辅助系统。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盲区监测辅助系统,包括:
[0005]壳体模块、支架模块、监测模块及交互模块;
[0006]所述壳体模块包括采用螺丝配合安装的前壳与后壳,所述监测模块与所述交互模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中间;
[0007]所述支架模块包括固定连接所述后壳的后壳支架固定座、固定于车体的车体支架固定座及用于转动连接所述后壳支架固定座与所述车体支架固定座的链式支架连接体;
[0008]所述监测模块包括芯片组件及数据传输组件;
[0009]所述交互模块连接所述监测模块,所述交互模块包括显示屏、蜂鸣器、控制器及PC材质透明片。
[0010]优选的,所述数据传输组件连接所述芯片组件,包括数据输入端口及数据输出端口;
[0011]所述芯片组件包括图像处理芯片、逻辑功能芯片、盲区监测芯片、主控芯片及散热硅胶;
[0012]其中,所述数据输入端口采用视频传输线连接所述双路模拟高清摄像头,从而所述双路模拟高清摄像头所拍摄的车侧后方的高清模拟影像经所述数据输入端口传输至所述逻辑功能芯片;
[0013]以及,所述数据输出端口采用USB转接板。
[0014]优选的,所述图像处理芯片用于对所述高清模拟影像进行处理,得到适配于BT1120协议的基础影像数据;
[0015]所述图像处理芯片用于将所述基础影像数据传输至所述逻辑功能芯片,所述逻辑功能芯片对所述基础影像数据进行解码、旋转及拼接,得到输出影像数据;
[0016]所述显示屏用于从所述逻辑功能芯片接收所述输出影像数据并进行竖屏显示。
[0017]优选的,所述图像处理芯片还用于将所述基础影像数据传输至所述盲区监测芯片;
[0018]所述盲区监测芯片用于分析所述基础影像数据中存在的危险物体,并将所述危险
物体及所述危险物体的坐标信息传输至所述主控芯片;
[0019]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逻辑功能芯片基于所述危险物体的坐标信息,以分割线的形式对所述输出影像数据中所述危险物体的轮廓进行叠加,得到预警影像数据;
[0020]所述显示屏还用于从所述逻辑功能芯片接收所述预警影像数据并进行竖屏输出。
[0021]优选的,当所述逻辑功能芯片向所述显示屏输出所述预警影像数据时,所述逻辑功能芯片同时向所述蜂鸣器输出预警信号;
[0022]所述蜂鸣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预警信号时发出预警音效。
[0023]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用于透过所述PC材质透明片接收设置指令;
[0024]所述主控芯片根据所述设置指令对所述显示屏的显示亮度、显示布局进行调整,以及对所述蜂鸣器的预警音效进行开启/关闭。
[0025]优选的,所述支架模块中所述车体支架固定座的底部固定安装于车体;
[0026]所述后壳支架固定座通过所述链式支架连接体,相对所述车体支架固定座实现转动连接,进而,安装于所述壳体模块中的所述显示屏相对车体实现转动连接。
[0027]优选的,所述显示屏采用分辨率为1920*720的液晶显示屏;
[0028]所述显示屏在所述前壳边框的限制下呈竖屏摆放,并以所述链式支架连接体为轴,相对所述车体实现左右转动;
[0029]在竖屏状态下,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划分为上区域及下区域,分别用于显示双路模拟高清摄像头所对应的输出影像数据或预警影像数据。
[003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31]本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盲区监测辅助系统,可获取车体盲区影像并实时传输至显示屏供司机察看;此外,还对车体盲区影像中存在的危险物体进行识别,通过视觉及听觉的形式对司机进行危险提醒,有效提升了车辆的驾驶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车辆盲区监测辅助系统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33]图2是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车辆盲区监测辅助系统的业务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加深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案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
[0035]参照图1,一种车辆盲区监测辅助系统,包括壳体模块1、支架模块2、监测模块3及交互模块4。
[0036]壳体模块1包括采用螺丝配合安装的前壳11与后壳12,监测模块3与交互模块4固定安装于前壳11与后壳12中间;
[0037]支架模块2包括固定连接后壳12的后壳支架固定座21、固定于车体的车体支架固定座22及用于转动连接后壳支架固定座21与车体支架固定座22的链式支架连接体23;
[0038]监测模块3包括芯片组件31及数据传输组件32;
[0039]交互模块4连接监测模块3,交互模块4包括显示屏41、蜂鸣器42、控制器43及PC材
质透明片44。
[0040]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组件32连接芯片组件31,包括数据输入端口321及数据输出端口323;
[0041]芯片组件31包括图像处理芯片311、逻辑功能芯片312、盲区监测芯片313、主控芯片314及散热硅胶315;
[0042]其中,数据输入端口321采用视频传输线322连接双路模拟高清摄像头,从而双路模拟高清摄像头所拍摄的车侧后方的高清模拟影像经数据输入端口321传输至逻辑功能芯片312;
[0043]以及,数据输出端口323采用USB转接板324。
[0044]本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芯片311用于对高清模拟影像进行处理,得到适配于BT1120协议的基础影像数据;图像处理芯片311用于将基础影像数据传输至逻辑功能芯片312,逻辑功能芯片312对基础影像数据进行解码、旋转及拼接,得到输出影像数据;显示屏41用于从逻辑功能芯片312接收输出影像数据并进行竖屏显示.
[004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芯片组件31集成于同一主板,并有散热硅胶315对其上各芯片运行时所散发的热量传递至后壳12,从而通过后壳12向外界进行散热。
[0046]在运行时,布设于车体后部的双路模拟高清摄像头拍摄得到高清模拟影像,高清模拟影像通过视频传输线322与数据输入端口321传输至图像处理芯片311,从而图像处理芯片311对高清模拟影像进行处理,得到适配BT1120协议的基础影像数据;逻辑功能芯片3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盲区监测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模块、支架模块、监测模块及交互模块;所述壳体模块包括采用螺丝配合安装的前壳与后壳,所述监测模块与所述交互模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中间;所述支架模块包括固定连接所述后壳的后壳支架固定座、固定于车体的车体支架固定座及用于转动连接所述后壳支架固定座与所述车体支架固定座的链式支架连接体;所述监测模块包括芯片组件及数据传输组件;所述交互模块连接所述监测模块,所述交互模块包括显示屏、蜂鸣器、控制器及PC材质透明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盲区监测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数据传输组件连接所述芯片组件,包括数据输入端口及数据输出端口;所述芯片组件包括图像处理芯片、逻辑功能芯片、盲区监测芯片、主控芯片及散热硅胶;其中,所述数据输入端口采用视频传输线连接双路模拟高清摄像头,从而所述双路模拟高清摄像头所拍摄的车侧后方的高清模拟影像经所述数据输入端口传输至所述逻辑功能芯片;以及,所述数据输出端口采用USB转接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盲区监测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图像处理芯片用于对所述高清模拟影像进行处理,得到适配于BT1120协议的基础影像数据;所述图像处理芯片用于将所述基础影像数据传输至所述逻辑功能芯片,所述逻辑功能芯片对所述基础影像数据进行解码、旋转及拼接,得到输出影像数据;所述显示屏用于从所述逻辑功能芯片接收所述输出影像数据并进行竖屏显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盲区监测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图像处理芯片还用于将所述基础影像数据传输至所述盲区监测芯片;所述盲区监测芯片用于分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庆永陈芝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明智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