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除粗氢气体中碳氧化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205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净化领域,提供一种脱除粗氢气体中微量碳氧化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含0.05~5体积%的碳氧化物的粗氢气体进入第一反应器中,与其中的液体催化剂接触;2)步骤1)所得反应产物进入第二反应器中,与其中的负载型催化剂接触;所述液体催化剂包含溶剂和分散在其中的纳米金属粒子,所述纳米金属粒子为钌;所述负载型催化剂包含基体以及负载其上的钌,所述基体包含氮掺杂的载体碳和镍,且至少部分镍与氮上的孤对电子之间形成配位键。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处理后的氢气中碳氧化物在1ppm以下。以下。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除粗氢气体中碳氧化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净化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脱除粗氢气体中微量碳氧化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富氢气体中微量碳氧化物(CO/CO2)的脱除一般是采用甲烷化工艺实现,即通过使CO/CO2加氢生成CH4和H2O而实现碳氧化物的脱除。甲烷化工艺广泛用于乙烯装置和合成氨装置中;当前,对燃料电池氢气原料的纯化也是甲烷化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的都是为了脱除富氢气体中微量CO,从而为下游工艺提供高纯氢气。
[0003]现有工业甲烷化方法均采用负载Ni金属催化剂,载体通常为氧化铝或氧化硅,也有少数用Raney Ni催化剂(US 4422961A)。从公开的文献看,负载型Ni金属催化剂的组成越来越复杂,其需要加入各种助剂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热稳定性、抗积碳性能以及耐硫性能等。
[0004]除了常用的负载Ni金属催化剂外,其它负载型贵金属甲烷化催化剂也被广泛报道。贵金属甲烷化催化剂可以避免剧毒物质Ni(CO)4的生成并能降低甲烷化反应温度,例如,钌金属属于甲烷化催化剂的常用活性组分。US20070253893A1公开了一种CO选择甲烷化钌催化剂,该专利文献研究了负载金属含量、催化剂制备与预处理方法以及载体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对于3%Ru/Al2O3催化剂,在空速13500h-1
,温度240~285℃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后CO出口浓度小于100ppm。US7560496B2公开了一种使用温度范围宽、高选择性和活性的CO甲烷化催化剂,以Ru、Rh、Ni、Co为活性组分,活性炭为载体,用于燃料电池氢气源的纯化。
[0005]另外,双金属和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也被用于甲烷化反应,以脱除或者选择性脱除富氢气体中CO气体。US7384986B2公开了一种Pt-Ru双金属甲烷化催化剂,其中,Pt的加入是为了减少Ru与CO作用生成羰基钌Ru(CO)
x
,用于富氢重整气微量CO选择性甲烷化。CN101371987A公开了一种富氢重整气中CO选择性甲烷化催化剂及制备方法,采用晶态与非晶态混合形式的Ni-Ru-B-ZrO2催化剂,CO出口浓度可以降低至22ppm,同时维持极低的CO2甲烷化率。
[0006]上述现有的甲烷化方法均是通过负载Ni或贵金属催化剂上的气固两相反应,实现微量碳氧化物的加氢脱除。一方面,传统负载Ni催化剂的使用温度大多不小于250℃甚至在300℃以上,且是固定床气固两相反应,而原料中碳氧化物浓度的波动容易使反应器温度骤升,即产生反应器飞温现象,影响生产并且带来重要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气固两相反应中,如果CO浓度较大时,可能生成诸如羰基Ni等羰基金属剧毒物质。
[0007]然而,对于加氢领域,对富氢气体的净化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甚至要求脱氢处理后的CO浓度不高于1ppm。
[0008]因此,仍有必要开发新的脱除粗氢气体中碳氧化物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除粗氢气体中碳氧化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不仅能避免反应器中的飞温现象,并能更有效脱除富氢气体中的微量碳氧化物。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除粗氢气体中碳氧化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0011]1)含0.05~5体积%的碳氧化物的粗氢气体进入第一反应器中,与其中的液体催化剂接触,使所述碳氧化物进行第一甲烷化反应,得到碳氧化物含量不大于1000ppm的反应产物;
[0012]2)步骤1)所得反应产物进入第二反应器中,与其中的负载型催化剂接触,使剩余的碳氧化物进行第二甲烷化反应;
[0013]其中,所述液体催化剂包含溶剂和分散在其中的纳米金属粒子,所述纳米金属粒子为钌;所述负载型催化剂包含基体以及负载其上的钌,所述基体包含氮掺杂的载体碳和镍,且至少部分镍与氮上的孤对电子之间形成配位键。
[0014]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使用均相与多相反应串联的方式,先采用所述液体催化剂脱除部分碳氧化物,再经过传统的固定床反应器,结合所装填的特定固体催化剂,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各个反应器飞温,降低羰基金属的生成,并将碳氧化物脱除至1ppm以下,使处理后的氢气能够满足乙烯裂解等领域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15]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串联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液体催化剂中纳米贵金属粒子(Ru)的透射电镜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第一反应器;2:第二反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除粗氢气体中碳氧化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0022]1)含0.05~5体积%的碳氧化物的粗氢气体进入第一反应器中,与其中的液体催化剂接触,使所述碳氧化物进行第一甲烷化反应,得到碳氧化物含量不大于1000ppm的反应产物;
[0023]2)步骤1)所得反应产物进入第二反应器中,与其中的负载型催化剂接触,使剩余的碳氧化物进行第二甲烷化反应。
[0024]优选地,所述粗氢气体中,CO的含量为1~3体积%。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液体催化剂包含溶剂和分散在其中的纳米金属粒子,所述纳米金属粒子为钌。所述液体催化剂中,所述纳米金属粒子的含量可以为0.05~5重量%,优选为0.1~1重量%,更优选为0.1~0.5重量%。纳米金属粒子(Ru)的粒径可以为0.5~100nm,优选为0.5~10nm。所述纳米金属粒子的粒径可通过透射电镜(SEM)观测得到。
[0026]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溶剂没有特别限定,可参照现有技术选择。通常地,所述溶剂可以为水、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环己烷等。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液体催化剂中还可以包含保护剂,以提高所述纳米金属粒子在溶剂中的分散稳定性,所述保护剂例如可以为高分子稳定剂。
[0028]按照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液体催化剂中,所述溶剂选自水、甲醇、乙醇和环己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液体催化剂还包含高分子稳定剂,所述高分子稳定剂选自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醇(PVA)、环糊精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液体催化剂中,溶剂与高分子稳定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0∶(1~3)。
[0029]按照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液体催化剂不含高分子稳定剂,所述溶剂选自乙二醇、丙三醇及其各自的一元乙氧基或甲氧基衍生物,所述溶剂能够起到还原和分散纳米金属粒子的作用。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液体催化剂可参照现有技术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对此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可以在可选的所述高分子稳定剂的存在下,经液相可控合成所需的液体催化剂。
[0031]按照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液体催化剂包含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除粗氢气体中碳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含0.05~5体积%的碳氧化物的粗氢气体进入第一反应器中,与其中的液体催化剂接触,使所述碳氧化物进行第一甲烷化反应,得到碳氧化物含量不大1000ppm的反应产物;2)步骤1)所得反应产物进入第二反应器中,与其中的负载型催化剂接触,使剩余的碳氧化物进行第二甲烷化反应;其中,所述液体催化剂包含溶剂和分散在其中的纳米金属粒子,所述纳米金属粒子为钌;所述负载型催化剂包含基体以及负载其上的钌,所述基体包含氮掺杂的载体碳和镍,且至少部分镍与氮上的孤对电子之间形成配位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液体催化剂中,所述纳米金属粒子的含量为0.05~5重量%,优选为0.1~1重量%;所述纳米金属粒子的粒径为0.5~100nm,优选为0.5~1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液体催化剂中,所述溶剂选自水、甲醇、乙醇和环己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液体催化剂还包含高分子稳定剂,所述高分子稳定剂选自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环糊精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液体催化剂中,所述溶剂选自乙二醇、丙三醇及其各自的一元乙氧基或甲氧基衍生物。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第一甲烷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压力为1.0~4.0MPa,反应温度为90~1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负载型催化剂中,所述基体与钌含量的重量比为100∶(0.01~1.0);所述基体中的镍含量为10~60重量%。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负载型催化剂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齐鲁树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