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入过欠电压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011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入过欠电压保护装置,用在模块电源中。该输入过欠电压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和多个电阻;第一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过压基准电位,第二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连接欠压基准电位;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并连接在第一电阻(3R16)和第二电阻(3R17)之间;第二电阻(3R17)的另外一端接地,第一电阻(3R16)的另外一端连接模块电源中的PWM控制芯片内部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同时连接PWM控制芯片的电流传感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输入过欠电压保护装置进一步减少了隔离元器件的数量,降低了装置成本,提高了装置的工作可靠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模块电源的输入过欠电压保护装置,属 于模块电源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模块电源产品的适应性, 一般的模块电源都要求具有完善 的保护措施,例如针对输入过电压、欠电压的保护措施等。但是,各种 保护措施的实施会使得模块电源的电路复杂。加之在保护措施中需要大 量使用隔离元器件如光耦等,使得整个模块电源的成本增高、可靠性降 低。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一种控制芯片与次级共地的隔离型模块电源。对于该隔离型模块电源而言,其典型的输入过电压、欠电压保护方案如图2所示。 在该保护方案中,首先从原边采样输入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与给定的 过压保护点或欠压保护点进行比较,如果超出规定的范围,则送出电压 超限信号,经隔离后送至控制芯片的保护端或脉宽控制端封锁驱动脉冲, 实施保护;如果不超出规定的范围,则该信号无效。目前,对于采取正激、推挽、半桥、全桥等电路拓扑的模块电源, 其输入过电压、欠电压保护方案往往不再从原边釆样输入电压,而从次 级采样输入电压。由于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和PWM驱动信号的占空比成 正比,占空比与误差信号成正比,所以在输出电压一定的条件下,PWM驱 动信号的脉冲宽度与输入电压成反比。因此,通过采样误差信号便可间 接得知输入电压信号,与给定的过压保护点、欠压保护点进行比较,送 出电压超限与否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在专利号为200420087581.9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智 能型磁保持过欠电压保护器。该保护器安装在单相用户线路前端,利用 磁保持继电器作为分断线路的开关,利用单片机程序实现线路电压超过 260±5V自动切断线路,恢复至235±5V自动接通线路。但是,由于该过欠电压保护器需要使用单片机,因此实施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入过欠电压保护装置。该装置可以用在模块电源产品中。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输入过欠电压保护装置,用在模块电源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过欠电压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和多个电阻;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过压基准电位,所述第二比较器 的同向输入端连接欠压基准电位;所述第一比较器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并连接在第一电阻(3R16)和第二电阻(3R17)之间;所述第二电阻(3R17)的另外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3R16)的 另外一端连接模块电源中的PWM控制芯片内部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在一起,同时连接 所述PWM控制芯片的电流传感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 出端连接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并联在一 起。所述PWM控制芯片为UC3842/3843中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所提供的输入过欠电压保护装置进一步减少了隔离元器件的数量,从而一方面降低了该装置的成本,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工作可靠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种控制芯片与次级共地的隔离型模块电源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隔离型模块电源的输入过电压、欠电压保护方案 的原理图3为本输入过欠电压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输入过欠电压保护装置包括两个比较器3N1C和 3N1B, 二极管和多个电阻。其中比较器3N1C的同向输入端和比较器 3N1B的反向输入端经电阻后接基准电位VREF,比较器3N1C的反向输入端和比较器3N1B的同向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并连接在电阻3R16和3R17 之间。电阻3R17的另外一端接地,电阻3R16的另外一端连接模块电源 中的PWM控制芯片Nl的1脚。比较器3N1C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 极,比较器3N1B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2和D3的阴 极并联在一起,同时接入PWM控制芯片Nl的3脚。此处的PWM控制芯片 Nl可以是UC3842/3843中的任意一种。上述输入过欠电压保护装置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比较器3N1B的 反向输入端所接的基准电位作为过压基准电位,比较器3N1C的同向输 入端所接的基准电位作为欠压基准电位。PWM控制芯片Nl的1脚作为 内部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从变压器Tl的次级经电阻R8和R12采样 输入电压信号,再经过电阻3R16、 3R17分压后,与上述的过压基准电位 和欠压基准电位进行比较。比较器3N1C的输出端送出过压信号,比较 器3N1B的输出端送出欠压信号。两个超限的信号经逻辑或运算后, 送至PWM控制芯片Nl的3脚(电流传感端)。只要3脚接收到高电平信 号,PWM控制芯片Nl就封锁输出,停止驱动M0S管V5,从而使模块电源 处于停机状态,实现对输入过电压或欠电压情况的保护。上面对本输入过欠电压保护装置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 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技术实质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 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技术专利权的侵犯,将承 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入过欠电压保护装置,用在模块电源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过欠电压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和多个电阻; 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过压基准电位,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连接欠压基准电位; 所述第一比较 器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并连接在第一电阻(3R16)和第二电阻(3R17)之间; 所述第二电阻(3R17)的另外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3R16)的另外一端连接模块电源中的PWM控制芯片的内部误差放大器输出端;   所述第一比较器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在一起,同时连接所述PWM控制芯片的电流传感端。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输入过欠电压保护装置,用在模块电源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过欠电压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和多个电阻;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过压基准电位,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连接欠压基准电位;所述第一比较器和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并连接在第一电阻(3R16)和第二电阻(3R17)之间;所述第二电阻(3R17)的另外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3R16)的另外一端连接模块电源中的PWM控制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镇
申请(专利权)人:通力盛达能源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