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饶守仁专利>正文

自动窃电漏电防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1704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窃电漏电防护装置,设有取样电路,整流电路,控制电路,以及封装外壳。当控制范围内出现窃电漏电时(功率在25W以上),取样电路便取出两个电流值,进行反相叠加,整流,触发可控硅导通,使继电器动作,切断电源,并在手动复位前电源不能接通。在无窃电漏电情况下,几乎不耗电,可广泛应用于照明,家庭用电的管理等方面。(*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窃电漏电防护器,属于安全用电防护装置。目前,家庭用电一般采取改装电度表于户外另加封箱的方法来防止窃电,安装复杂,且对漏电没有保护。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漏电保安开关又不能防窃电。“防窃电低压配电屏(申请号86 2 04485)只是记录窃电度数和时间,不能从电路上完全阻止用户的窃电行为,而且造价高,不适合家庭用电的管理。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既能阻止用户窃电,又能向用户提供漏电检测报警的自动防护器。它能在窃电漏电功率在25W以上时,立即自动切断电源,并可报警。在管理人员查清窃电、漏电、排除故障,打开封装外壳,拨动复位装置后方可恢复正常供电。图一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二是本技术的大件剖面图,其中①是封装螺丝,②为微动开关图三是本技术的小件(即外取样元件LH1)剖面图图四是本技术在配电盘上的布置图该防护器的基本电路包括取样电路,整流电路和控制电路。取样电路由电流互感器LH1、LH2和电阻R组成,LH1、LH2取出两个电流值在R上反相叠加。整流电路由四个相同的二极管和防误电容C组成,它把R上叠加出的信号整流成直流信号,并送到可控硅的触发极。控制电路由双向可控硅KG,自制手动复位继电器J(5A),微动开关K组成。该电路组成被封装于外壳内(外取样LH1单独封装成小件,其余部分封装为大件)。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一所示,当两取样点A、B间出现窃电(或A点到电度表头出现漏电)时(功率≥25W),取样电路中的电流互感器LH1、LH2便由取样点处取出两个电流值,在R上反相叠加,再经桥式整流,成为一触发信号,加到可控硅KG触发极,使KG导通,继电器J工作,常闭触头J2、J3断开,切断电源;常开触头J1、J4闭合,J通过K、J1形成回路,使J保持供电而维持工作状态(如接有电铃可发声报警)只有当停止窃电,排除漏电故障后,拧掉封装螺丝①(见附图二所示)启开封装外壳,拉开微动开关②,手动使断电器J复位,J因失压J2、J3闭合,J1、J4断开,用户正常供电。这样既阻止了窃电,方便检查漏电,又使违纪者被抓获。当无窃电漏电时,LH1、LH2取出的两电流大小相等,故在R上反相叠加后电流值为0,装置中的各元件上几乎无电流通过,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因此装置此时几乎不消耗电能。当电路中偶而出现电火花,电压波动,感应电等时,取样整流出的瞬时脉冲电流都被防误电容C滤掉,可控硅KG仍处于截止状态,不致使J误动作。该装置的外壳用硬质塑料制成,外取样电流互感器LH1被单独封装成小件,如图三所示。其余部件被封装于一个外壳内,成为大件,如图二所示。安装时,大件接于电度表下,如图四所示。小件则接于电度表前,安装于配电盘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窃电漏电防护器,其特征在于由取样电路,整流电路、控制电路及封装外壳组成,当两取样点间出现窃电漏电时(功率在25w以上)取样电路便从两取样点处取出两个电流值,进行反相叠架,经整流,触发可控硅导通,使继电器J动作,切断电源,且只有启开封装外壳,通过手动、才能使继电器复位,电源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窃电漏电防护器,其特征在于由取样电路,整流电路、控制电路及封装外壳组成,当两取样点间出现窃电漏电时(功率在25w以上)取样电路便从两取样点处取出两个电流值,进行反相叠架,经整流,触发可控硅导通,使继电器J动作,切断电源,且只有启开封装外壳,通过手动、才能使继电器复位,电源接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窃电漏电防护器,其特征在于取样电路由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守仁
申请(专利权)人:饶守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