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呼吸回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166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呼吸回路,包括有吸气分支和呼气分支;该呼气分支包括第二长形管状构件,在第二长形管状构件内形成有供气流流通的第二长形管腔;在第二长形管腔内设有透水膜,所述透水膜可供呼气气体在第二长形管腔内自其一端穿透至另一端不可渗出,并可供气流在流通时气流上的水蒸气自透水膜上渗透而出至外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呼吸回路中的呼气分支上装配透水膜,可以将呼出的气体中的水汽(湿气)排出,避免了在呼气分支上产生冷凝水,同样避免了因冷凝水而导致的霉菌、细菌生长,避免霉菌吸入造成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可能,在不降低呼吸回路的气流压力和保全呼吸回路的密封性的前提下,保证患者呼吸正常、减少污染。减少污染。减少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呼吸回路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呼吸回路。

技术介绍

[0002]呼吸回路在医疗上使用广泛,一些患者在治疗和手术期间使用呼吸回路是很常见的。用于病人与麻醉设备和呼吸设备的连接,为病人吸入和呼出气体提供通道,呼吸回路中的吸气管路承接着从机器送出经过处理的空气,然后被患者吸入,同时呼吸回路中的呼气管路把患者呼出的空气排走(如图1所示)。
[0003]现有的呼吸回路由于种种原因(比如热量损失、回路吸潮等),会导致有冷凝水凝结在呼气管路中,这样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

凝结水增加呼气管路重量,可能会增加患者的身体疲劳,尤其是新生儿;

加热可以减少冷凝,但要加入发热丝到呼气管路中,这也增加了呼气管路重量,同时也会增加能耗,而且技术含量要求较高;

凝结水可能导致霉菌、细菌生长,被患者吸入会造成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凝结水可能会造成呼气管路本身物理性能的变差。因此,我们需要改进呼吸回路,将呼气管路中的水汽排至外界,同时又保证管路内气流的流通不受影响。
[0004]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呼吸回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新型呼吸回路,包括有吸气分支和呼气分支;所述吸气分支用于将吸气气体承载至患者,该吸气分支包括第一长形管状构件,在第一长形管状构件内形成有供气流流通的第一长形管腔;所述呼气分支用于承载来自该患者的呼出气体,该呼气分支包括第二长形管状构件,在第二长形管状构件内形成有供气流流通的第二长形管腔;在所述第二长形管腔内设有透水膜,所述透水膜可供呼气气体在第二长形管腔内自其一端穿透至另一端不可渗出,并可供气流在流通时气流上的水蒸气自透水膜上渗透而出至外界。
[0008]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透水膜为可透水高分子膜,所述可透水高分子膜包括有微孔基膜,在微孔基膜上设有高分子聚合物涂布层。
[0009]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涂布层的厚度为1um~10um。
[0010]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微孔基膜的厚度为6um~200um,所述微孔基膜为微孔结构,其孔径小于0.1um。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呼吸回路中的呼气分支上装配透水膜,可以将呼出的气体中的水汽(湿气)排出,避免了在呼气分支上产生冷凝水,同样避免了因冷凝水而导致的霉菌、细菌生长,避免霉菌吸入造成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可能,在不降低呼吸回路的气流压力和保全呼吸回路的密封性的前提下,保证患者呼吸正常、减少污染。
[0012]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呼吸回路使用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透水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0017]附图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
[0018]说明书中所述的“连接”及附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相互“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固定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连接关系而可以得出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接或嵌接等方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替用。
[0019]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词及附图中所示出方位,各部件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如在上方可以为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它仅表示高于其他物;其他方位也可作类推理解。
[0020]说明书及附图中所表示出的具有实体形状部件的制作材料,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或其他合成材料;凡涉及具有实体形状的部件所采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可以是冲压、锻压、铸造、线切割、激光切割、铸造、注塑、数铣、三维打印、机加工等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条件、成本、精度进行适应性地选用或组合选用,但不限于上述材料和制作工艺。
[0021]本技术为一种新型呼吸回路,如图2、3所示,包括有吸气分支10和呼气分支20;所述吸气分支10用于将吸气气体承载至患者,该吸气分支包括第一长形管状构件30,在第一长形管状构件30内形成有供气流流通的第一长形管腔40;所述呼气分支20用于承载来自该患者的呼出气体,该呼气分支包括第二长形管状构件50,在第二长形管状构件50内形成有供气流流通的第二长形管腔60;在所述第二长形管腔60内设有透水膜70,所述透水膜70可供呼气气体在第二长形管腔60内自其一端穿透至另一端不可渗出,并可供气流在流通时气流上的水蒸气自透水膜70上渗透而出至外界。
[0022]本技术通过在呼吸回路中的呼气分支20上装配透水膜70,可以将呼出的气体中的水汽(湿气)排出,避免了在呼气分支上产生冷凝水,同样避免了因冷凝水而导致的霉菌、细菌生长,避免霉菌吸入造成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可能,在不降低呼吸回路的气流压力和保全呼吸回路的密封性的前提下,保证患者呼吸正常、减少污染。
[0023]在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透水膜70为可透水高分子膜,所述可透水高分子膜包括有微孔基膜80,在微孔基膜80上设有高分子聚合物涂布层90。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涂布层90的厚度为1um~10um,优选的是5~6um,更优选是1~3um,该高分子聚合物涂布层90致密无孔,具有高度阻隔性,能够阻隔气体通过,但能选择性透过水分子,而且水分子透过
率极高,其采用亲水高分子聚合物经过溶解后涂覆、喷涂在微孔基膜上形成,亲水高分子聚合物包括有聚氧化乙烯、聚苯乙烯硫酸、聚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聚氨酯、磺化的苯乙烯

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丙烯酸酯、磺化聚醚醚酮的至少一种。所述微孔基,80的厚度为6um~200um,所述微孔基膜80为微孔结构,其孔径小于0.1um,更多的是0.01~0.3um之间,更优的是5~10nm之间,微孔基膜80的材质可以是PE、PVC、PES、PTFE等,微孔基膜80通过熔融、流延、拉伸、相分离、萃取等至少一种工艺制作。
[0024]具体示例如下:
[0025]A、将4g聚氨酯、4g磺化的苯乙烯

丁二烯橡胶溶于92gDMA和甲苯混合溶剂中,充分搅拌直至混合均匀;
[0026]B、添加0.1g抗菌剂、0.05g改性石墨烯至所得到的溶液中,充分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呼吸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吸气分支和呼气分支;所述吸气分支用于将吸气气体承载至患者,该吸气分支包括第一长形管状构件,在第一长形管状构件内形成有供气流流通的第一长形管腔;所述呼气分支用于承载来自该患者的呼出气体,该呼气分支包括第二长形管状构件,在第二长形管状构件内形成有供气流流通的第二长形管腔;在所述第二长形管腔内设有透水膜,所述透水膜可供呼气气体在第二长形管腔内自其一端穿透至另一端不可渗出,并可供气流在流通时气流上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子潜黄曦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福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