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关节肩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147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医用关节肩带。它包括肩托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为带有长度调节扣的可调节固定带;所述肩托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带的两端相连,所述肩托的两端之间、位于所述肩托的顶面上设有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与所述肩托外侧边缘的距离2cm~4cm,所述肩托的外侧边缘上设有2个片状齿凸,2个所述齿凸之间的距离为10 cm~18cm。~18cm。~18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关节肩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肩带,特别是公开一种医用关节肩带。

技术介绍

[0002]超声波是指频率大于20kHz,正常人耳不能听见的机械振动波。超声波疗法是应用超声波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康复科使用的超声波治疗仪由主机即高频电振荡发生器和声头即超声波转换器组成,主机上装有开关,调节时间及输出强度的按钮。超声波治疗需要使用耦合剂,用于填塞皮肤和声头之间的空气间隙,目的是减少超声波的能量消耗。
[0003]在康复医学科,超声波常用于治疗肩关节疾病,如肩袖损伤,肩周炎,盂唇损伤,肩关节滑囊炎,肌腱炎等。常用剂量为0.1~2.5W/cm2,对人体组织和器官功能的变化是可逆的,对人体无损害,而高剂量的超声波>3W/cm2起抑制或破坏作用,造成组织不可逆性变化。对于肩部疼痛患者,医生在操作超声波治疗仪时需明确肩部损伤的部位,不能将超声探头作用于肺尖,以免造成肺组织的损伤及声头损害。
[0004]现临床上是通过望诊及触诊来确定超声波治疗部位,其缺陷是无法完全避免对肺组织的损伤及超声介质的过度使用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方便超声探头操作、使超声波探头与在患者关节骨性突起之间能够良好接触、防止超声波损伤肺尖组织的医用关节肩带。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医用关节肩带,包括肩托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为带有长度调节扣的可调节固定带;所述肩托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带的两端相连,所述肩托的两端之间、位于所述肩托的顶面上设有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与所述肩托外侧边缘的距离为2cm~4cm,所述肩托的外侧边缘上设有2个片状齿凸,2个所述齿凸之间的距离为10cm~ 18cm。
[0007]所述肩托的外侧边缘处设有贯穿所述外侧边缘的滑动长槽,所述齿凸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自粘扣,所述齿凸的连接端穿过所述滑动长槽并通过所述自粘扣固定在所述外侧边缘上。
[0008]所述肩托的外侧边缘的上方设有一对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之间设有连接软轴,所述齿凸的一端设有弹簧绳扣,所述弹簧绳扣连接于所述连接软轴上。
[0009]所述条状凸起的高度为1cm~3cm。
[0010]所述固定带包括子带和母带,所述长度调节扣为子母扣,所述子带与母带之间通过所述子母扣相连。
[0011]所述肩托顶面的整体形状呈月牙形或钝三角形,所述钝三角形的钝角端位于所述肩托的内侧,所述钝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端连接所述固定带。
[0012]所述肩托为橡胶肩托。
[0013]所述弹簧绳扣为塑料弹簧绳扣,所述齿凸为橡胶齿凸或硅胶齿凸。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带将肩托固定在患者肩部,通过所述肩托、条状凸起和齿凸来对肩部进行定位,所述条状凸起起到操作阻挡和标记的作用,所述条状凸起与所述肩托外侧边缘的距离为2cm~4cm,这一距离能够有效避免超声探头在使用时作用于患者肺尖,提高安全性;所述齿凸在使用时位于患者的肩关节喙突和肩关节后盂肱关节间隙处,方便定位超声探头的使用区域,使探头与患者肩部形成良好接触,避免空载及反射,减少探头的损耗;所述肩托和齿凸在充分暴露肩部损伤部位的同时,还能防止超声探头在移动时、边缘粘附的凝胶向周边扩散,起到节省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齿凸与弹簧绳扣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弹簧绳扣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肩托;2、固定带;3、长度调节扣;4、条状凸起;5、齿凸;6、滑动长槽;7、连接端;8、自粘扣;9、固定耳;10、连接软轴;11、弹簧绳扣;12、外壳;13、弹簧;14、按钮;15、第一穿绳孔;16、连接柱;17、按动手柄;18、第二穿绳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根据图1

6,本技术包括肩托1和固定带2,所述固定带2为带有长度调节扣3的可调节固定带;所述固定带2包括子带和母带,所述长度调节扣3为子母扣,所述子带与母带之间通过所述子母扣相连。
[0023]所述肩托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带2的两端相连;所述肩托1顶面的整体形状呈月牙形或钝三角形;所述肩托1顶面的整体形状呈钝三角形时,所述钝三角形的钝角端一侧为所述肩托1的内侧,所述钝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端连接所述固定带2。所述钝三角形的每个角分别为圆弧形或钝形。所述肩托1顶面的整体形状呈月牙形时,所述月牙形凸出的一侧为肩托1的内侧,所述月牙形凹陷的一侧为肩托1的外侧。所述肩托1为橡胶肩托。
[0024]所述肩托1的两端之间、位于所述肩托1的顶面上设有条状凸起4,所述条状凸起4的高度为1cm~3cm,优选2cm。所述条状凸起4与所述肩托1外侧边缘的距离为2cm~4cm,优选3cm。所述肩托1的外侧边缘上设有2个片状齿凸5,2个所述齿凸5之间的距离为10cm~18 cm,优选14cm。
[00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26]实施例一:
[0027]根据图3,本实施例与上述不同的是,所述肩托1的外侧边缘处设有贯穿所述外侧边缘的滑动长槽6。所述滑动长槽6优选2种方式贯穿所述外侧边缘:一是,所述滑动长槽6上下垂直贯穿肩托1;二是所述滑动长槽6从肩托1的顶面向肩托1的外侧侧边贯穿,如图3。所
述齿凸5的一端为连接端7,所述连接端7上设有自粘扣8,所述自粘扣8优选魔术贴,所述齿凸5的连接端7穿过所述滑动长槽6并通过所述自粘扣8固定在所述外侧边缘上。所述固定带2的长度调节扣3为魔术贴。其余结构如上述。
[0028]本实施例通过所述自粘扣8方便调节和固定所述齿凸5的位置,以适应于不同患者。本实施例使用时,将所肩托1置于患者肩部,调节所述齿凸5的位置、使2个齿凸5位于患者的肩关节喙突和肩关节后盂肱关节间隙处,通过自粘扣8固定齿凸5,通过所述固定带2在患者腋下连接固定以使肩托1固定在所述患者肩部。
[0029]实施例二:
[0030]根据图4

6,本实施例与上述不同的是,所述肩托1的外侧边缘的上方设有一对固定耳9,所述固定耳9之间设有连接软轴10,所述齿凸5的一端设有弹簧绳扣11,所述弹簧绳扣11连接于所述连接软轴10上。所述弹簧绳扣11为塑料弹簧绳扣,所述齿凸5为橡胶齿凸或硅胶齿凸。所述弹簧绳扣11包括外壳12、弹簧13和按钮14,所述外壳12的内部为中空的圆柱型,所述外壳12的两侧设有第一穿绳孔15,所述按钮14包括连接柱16和按动手柄17,所述连接柱16的一端被限制在所述外壳12的内部,所述连接柱16的一端与所述外壳12之间设有弹簧1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关节肩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肩托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为带有长度调节扣的可调节固定带;所述肩托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带的两端相连,所述肩托的两端之间、位于所述肩托的顶面上设有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与所述肩托外侧边缘的距离为2cm~4cm,所述肩托的外侧边缘上设有2个片状齿凸,2个所述齿凸之间的距离为10cm~18cm。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医用关节肩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肩托的外侧边缘处设有贯穿所述外侧边缘的滑动长槽,所述齿凸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自粘扣,所述齿凸的连接端穿过所述滑动长槽并通过所述自粘扣固定在所述外侧边缘上。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医用关节肩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肩托的外侧边缘的上方设有一对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之间设有连接软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况春艳茹小艳周少婷张亚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