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膜式固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130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夹膜式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包括相连的连接段和过滤段,所述过滤段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设有相连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相连后形成过滤腔室,过滤腔室内延纵向方向设有过滤膜,所述第一组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进液通道,所述第二组件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的出液通道,所述第一组件的进液通道前方还设有滤片,对样品中的杂质进行初步过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稳定、体积小、在装置的进样口面积受限的情况下,纵向设置过滤膜可以扩大过滤面积。纵向设置过滤膜可以扩大过滤面积。纵向设置过滤膜可以扩大过滤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膜式固液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样品前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膜式固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当液体中存在固体颗粒需要过滤的时候经常会需要用到固液分离器,例如血样在进行蛋白沉淀之后也需要用到固液分离器。当然也还有其他物质需要固液分离,现有常规的固液分离一般是把过滤膜安装在常规固液分离器横截面的位置,横向放置过滤膜进行过滤分离,这样的问题是截面积小,过滤量受到固液分离器横截面的限制,对杂质较多的液体过滤效果不好。
[0003]在现有色谱、质谱分析技术中,绝大部分都需要对处理后的样本进行固液分离,无论是生物样本分析、食品安全检测、环境检测。现有的固液分离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横向过滤实现固液分离;另外一种是通过使用离心机对样本进行离心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0004]在进行血样样本分析时,一般是先对全血进行第一次离心实现第一次固液分离得到血浆或血清,然后取血浆或血清加入一些特定的处理试剂进行处理后得到蛋白混合液,再对蛋白混合液进行横向过滤或第二次离心,实现第二次固液分离得到澄清的待测液再进行分析测试。
[0005]虽然离心机能够对全血或血样蛋白混合液实现有效的固液分离,但是离心机占用体积较大,一些自动化样本处理设备中可放置的仪器空间有限,不适宜安装在自动化样本处理设备的内部,必须先在设备外部进行离心分离之后再进样分析。
[0006]针对现有技术横向设置过滤膜,过滤面积受限,或者离心机体积大,使用不方便等问题,研发一种新型的固液分离组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固液分离组件以及装置,它体积小,纵向设置过滤膜,能解决过滤面积受限等技术问题,能对蛋白混合液或者其他样品实现目标物和有形成分的固液分离,还可以与自动化分析设备的进样装置连接使用,例如连接在移液枪上使用,在装置的进样口面积受限的情况下,可以向纵向延伸扩大装置的过滤面膜。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膜式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包括相连的连接段和过滤段,所述过滤段远离连接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组件,还包括与第一组件连接的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相连后形成过滤腔室,过滤腔室延纵向方向设有过滤膜,所述第一组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进液通道,所述第二组件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的出液通道。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设有相对称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通过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相互配合,用于支撑所述过滤膜的中部,,用于支撑过滤膜。
[0010]优选的,所述过滤膜为常规过滤膜的材质,包括PES、纤维素、PTFE等。
[0011]优选的,所述过滤段远离连接段的一端还设有卡槽,且卡槽位于第一组件上方,所述第二组件通过卡槽与第一组件连接,优选压合方式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组件的进液通道前方设有滤片,或者所述过滤段内设有滤片,先初步过滤掉大颗粒杂质。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段的口径与实验室移液枪的枪头口径大小相匹配,便于连接在手动移液枪或者自动移液枪的出口处实现固液分离。优选的,所述连接段的直径为5.0mm

15.0mm。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滤段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段的直径。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通过压合方式连接后形成过滤腔室,也可以是其它连接方式,例如卡合、热压等。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的固液分离组件能解决常规过滤器材横向设计过滤膜导致过滤截面积受限和滤膜易堵等技术问题,能对血液或者其他样品实现目标物和有形成分的固液分离,在装置的进样口面积受限的情况下,纵向设置过滤膜可以扩大过滤面积。
[0017]2、本技术的固液分离设备将套筒、第一组件、第二组件采用一体化成型,过滤腔室内设有过滤膜,从而获得结构稳定的固液分离系统。
[0018]3、可以将本技术的固液分离设备与样品自动前处理设备的进样装置(加样臂)连接使用,结合到现有的自动化分析设备中,提高对血样或者其他样品分析的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第二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第一组件;101、进液通道;2、第二组件;201、出液通道;3、过滤膜;4、套筒;401、连接段;402、过滤段;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第一凸出部;8、第二凸出部;9、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实施例
[0024]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夹膜式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套筒4,所述套筒4包括相连的连接段401和过滤段402,所述过滤段402远离所述连接段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组件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组件1连接的第二组件2,所述第一组件1和所述第二组件2设有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所述第一组件1和所述第二组件2相连后形成过滤腔室,过滤腔室内延纵向方向设有过滤膜3,所述第一组件1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5连通的进液通道101,所述第二组件2
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6相连通的出液通道201。
[0025]所述第一凹槽5和所述第二凹槽6设有相对称的第一凸出部7和第二凸出部8,通过所述第一凸出部7和所述第二凸出部8相互配合,用于支撑所述过滤膜3的中部,使所述过滤膜3不易发生破裂。
[0026]所述过滤段402远离连接段401的一端还设有卡槽9,且卡槽9位于第一组件1上方,所述第二组件2通过卡槽9与第一组件1连接,通过外部物理箍紧或热压的方式将所述第一组件1和所述第二组件2、所述过滤膜3固定连接,从而使所述第一组件1和所述第二组件2、所述套筒4进行一体化成型,获得结构稳定的固液分离系统。
[0027]所述第一组件1的进液通道101前方设有滤片,或者所述过滤段402内设有滤片,在样品进入所述第一组件1和所述第二组件2之前先初步过滤去除一些杂质。
[0028]具体使用时,取待测样本混合液放入到一体式固液分离装置的套筒4内,样本混合液从一体式固液分离装置的连接段401进入到过滤段402,再通过滤片,由于第一组件1和第二组件2分别设有进液通道101和出液通道201,样本混合液从进液通道101进入到过滤腔室,由于过滤腔室内设有过滤膜3,分离出来的澄清待测液再从出液通道201流出,混合液中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这些有形成分则附着在过滤膜3上,从而实现血样样本的固液分离。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膜式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套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包括相连的连接段(401)和过滤段(402),所述过滤段(402)远离连接段(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组件(1),还包括与第一组件(1)连接的第二组件(2),所述第一组件(1)和所述第二组件(2)设有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所述第一组件(1)和所述第二组件(2)相连后形成过滤腔室,过滤腔室内延纵向方向设有过滤膜(3),所述第一组件(1)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5)连通的进液通道(101),所述第二组件(2)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6)相连通的出液通道(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膜式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5)和所述第二凹槽(6)设有相对称的第一凸出部(7)和第二凸出部(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膜式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段(402)远离连接段(401)的一端还设有卡槽(9),且卡槽(9)位于第一组件(1)上方,所述第二组件(2)通过卡槽(9)与第一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吴开电谢由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德米特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