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89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色谱泵的微型化结构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包括泵头组件、压板以及活动连接于组件和压板内的柱塞杆,还包括设置于泵头组件和压板内的至少一组流道内连通结构,任意一组流道内连通结构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流道、第二单向阀流道、第三流道和至少一个柱塞孔、以及流道内连通结构。该泵头结构的核心技术是设有内置单向阀和内连通流道结构,省去了外部单向阀套、单向阀密封圈和外连通流路管道,简化外部大量流道,体积小,便于集成化,具有低成本、易安装、漏液风险小等。漏液风险小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流体泵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流体泵的泵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于其分析精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等要求越来越高。液相色谱泵是液相色谱仪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分析结果。而作为色谱泵核心部件之一的泵头,其流路结构对于液相色谱分析具有重大影响。
[0003]经检索:专利CN202056032U公开了一种磁致伸缩纳升微流量色谱泵,包括有泵头壳体,泵头壳体一侧端面的上、下位置分别安装有出口单向阀和进口单向阀;泵头壳体内设有相间隔的两个外加磁场装置,两外加磁场装置之间有磁致伸缩体,磁致伸缩体的一端面与泵头壳体的内壁接触;泵头壳体内靠近出口单向阀和进口单向阀的一侧还安装有柱塞杆式隔膜,所述的柱塞杆式隔膜与磁致伸缩体相接触;泵头壳体的内壁靠近柱塞杆式隔膜的位置处有凸起,在凸起与柱塞杆式隔膜之间设有预应力回程弹簧;泵头壳体内设有温度测控装置。该装置为单向阀外置。
[0004]专利CN216477796U 公开了一种高压密封泵头结构,包括泵头组件和泵头座组件,泵头组件有泵头、高压密封圈及高压密封圈导套组成;泵头座组件由泵头座、低压密封圈及低压密封圈导套。二者同轴安装,保证运动组件在高压密封圈组件和低压密封圈组件内孔同轴运动,有效的解决了柱塞与密封圈的局部磨损问题,提高了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但该泵头结构在应用场合流道外置,单向阀外置,占用空间大,安装繁琐。
[0005]专利CN112879255A公开了一种具有泵头脉动阻尼的液相色谱输液泵的泵头泵体结构,属于液相色谱输液泵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泵头泵体结构中,泵头为串联结构泵头,带有单向阀的泵头腔体为主泵腔,不带单向阀的泵腔为副泵腔,副泵腔中的柱塞后端与弹性柱接触,由于液相色谱输液泵的脉动是压强的变化,当脉动产生时,副泵腔中的柱塞受泵腔内的压力变化,压缩或释放弹性柱,使推杆有额外移动,降低副泵腔内的压力变化,从而降低脉动。该产品泵头结构复杂。
[0006]现有技术的泵头结构均为单向阀外置,占用空间大,且需要用单向阀套、单向阀密封圈密封和外部辅助管路连接,结构复杂,管道多,有漏液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泵头结构外置流路和单向阀,占用空间大等问题,设计一款简化结构及内置单向阀和流道内连通的新型泵头结构,省去了外部单向阀套、单向阀密封圈密封和外部辅助管路连接,简化外部大量流道,能够使其做的更薄,体积小,便于集成化,具有低成本、易安装、漏液风险小等。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包括泵头组件、压板以及活动连接于组件和压板内的至少一个柱塞杆,还包括设置于泵头组件和压板内的至少一组流道内连通结构,任意一
组流道内连通结构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流道、第二单向阀流道、第三流道和柱塞孔,所述柱塞杆活动设置于柱塞孔内;所述第一单向阀内部设有第一单向阀流道,所述第一单向阀流道下端与介质进液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内部设有第二单向阀流道,所述第二单向阀流道下端与介质出液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流道上端与第二单向阀流道上端通过第三流道连通,且所述第三流道与至少一个柱塞孔连通,形成一组流道内连通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柱塞孔位于泵头组件的部分为高压柱塞孔,柱塞孔位于压板内的部分为低压柱塞孔,所述柱塞杆外壁位于高压柱塞孔底部设有高压密封圈,所述柱塞杆外壁位于低压柱塞孔底部设有低压密封圈,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柱塞孔内流体泄漏。
[0010]进一步的,所述柱塞杆下端连接柱塞座,所述柱塞座贯穿压板底部,电机提供的动力通过柱塞座带动柱塞杆上下往复直线运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内设有密闭的空腔,柱塞杆与柱塞座穿过此空腔设置,空腔为柱塞杆的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提供空间条件。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清洗管道,所述清洗管道两端连接清洗接口,所述清洗接口连接外部清洗设备,所述清洗管道中间与任意一个流道内连通结构的柱塞孔的低压柱塞孔连通,清洗管道内有流动清洗溶液,用于清洗柱塞杆上面析出的晶体,从而保护柱塞杆,且不需要拆下来洗柱塞杆。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内置于泵头组件和压板内部连接处,内部连接处设有固定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O”型固定圈,固定的同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安装方便;单向阀内置,节省了单向阀套和密封结构。
[0014]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密封圈和低压密封圈均为泛塞密封圈,密封效果更好。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控制流体单向通过。
[0016]进一步的,所述低压密封圈通过固定件固定,可以为空心螺钉。
[0017]进一步的,所述流道内连通结构为两组或者多组,多组流道内连通结构均与介质进液流道和介质出液流道连通;所述流道内连通结构中多条介质进液流道统一连接一个进口,所述流道内连通结构中多条介质出液流道统一连接一个出口。
[0018]进一步的,所述泵头组件设有贯穿本体的漏液观察孔,便于观察泵头组件工作是内部是否存在漏液等情况。
[0019]所述高压流体泵包括液相色谱泵、高压化学反应装置、压力测试仪等。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是:1、本专利技术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通过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泵头内,实现单向阀内装,将需要使用外部连接件连通的流道改为在泵头内部直接加工而成,减小占用安装空间。
[0021]2、本专利技术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通过第一单向阀内部设有第一单向阀流道,第一单向阀流道下端设有介质进液流道,第二单向阀内部设有第二单向阀流道,第一单向阀流道下端设有介质出液流道,第一单向阀流道与第二单向阀流道通过第三流道连接,第三流道与柱塞孔连通,形成流道内连通结构,简化外部大量流道,简化管线,便于集成化。
[0022]3、本专利技术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内部流道可以在泵头内部直接加工而成,减小占用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的B

B截面剖面示意图;图4是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的A

A截面剖面示意图;图5是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的C

C截面剖面示意图;图6是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的D

D截面剖面示意图;图8是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的E

E截面剖面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泵头组件;11、第一堵头;111、第二堵头;12、进口;13、出口;14、漏液观察孔;2、压板;3、第一单向阀;31、第一单向阀流道;32、介质进液流道;4、第二单向阀;41、第二单向阀流道;42、介质出液流道;5、柱塞杆;51、柱塞孔;52、固定件;53、高压密封圈;54、低压密封圈;55、第三流道;6、柱塞座;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包括泵头组件(1)、压板(2)以及活动连接于组件(1)和压板(2)内的至少一个柱塞杆(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泵头组件(1)和压板(2)内的至少一组流道内连通结构,任意一组流道内连通结构包括第一单向阀(3)、第二单向阀(4)、第一单向阀流道(31)、第二单向阀流道(41)、第三流道(55)和柱塞孔(51),所述柱塞杆(5)活动设置于柱塞孔(51)内;所述第一单向阀(3)内部设有第一单向阀流道(31),所述第一单向阀流道(31)下端与介质进液流道(32)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4)内部设有第二单向阀流道(41),所述第二单向阀流道(41)下端与介质出液流道(42)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流道(31)上端与第二单向阀流道(41)上端通过第三流道(55)连通,且所述第三流道(55)与至少一个柱塞孔(51)连通,形成一组流道内连通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孔(51)位于泵头组件(1)内的部分为高压柱塞孔,柱塞孔(51)位于压板(2)内的部分为低压柱塞孔,所述柱塞杆(5)外壁位于高压柱塞孔底部设有高压密封圈(53),所述柱塞杆(5)外壁位于低压柱塞孔底部设有低压密封圈(5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杆(5)下端连接柱塞座(6),所述柱塞座(6)贯穿压板(2)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压流体泵泵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内设有密闭的空腔(61),柱塞杆(5)与柱塞座(6)穿过此空腔(61)设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王仕芳张国余郁凯吴开电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德米特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