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旧建筑采用注浆钢管桩的基础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84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老旧建筑采用注浆钢管桩的基础加固结构,包括原独立基础、原基础梁、室外地坪、原结构柱、原独立基础开孔、植筋、桩孔、钢管桩、注浆孔、新增承台和承台钢筋笼,原独立基础上开原独立基础开孔,原独立基础开孔与桩孔连通,桩孔内依次插入钢管桩,钢管桩穿过原独立基础开孔,原基础梁顶标高位置设置新增承台,新增承台下部连接钢管桩;该加固结构可在老旧建筑、城市更新等项目中应用,采用新增钢管桩、钢管注浆、新增承台对老旧基础进行托换加固,施工方法便利、施工机械操作面小,省时省力、节约材料、受力合理,能很好的解决老旧建筑基础承载力不足、减小加固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加固效果及适用范围广、承载力高,值得推广应用。广应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旧建筑采用注浆钢管桩的基础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老旧建筑的基础加固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老旧建筑采用注浆钢管桩的基础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老旧小区的改造、扩建及城市更新项目,结构荷载的增加,往往存在老旧建筑原有基础承载力不足、新建与既有部分发生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传统地基基础加固包括注浆加固法、基础补强注浆加固法、锚杆静压桩法、坑式静压桩法、加大基础底面积法、加深基础法、树根桩法以及石灰桩法等。传统方法存在施工作业面大、工艺复杂、造价高、施工难度大而影响老旧建筑的使用,因此亟需一种施工简单、操作方便、承载力高且施工操作面小的基础加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老旧建筑采用注浆钢管桩的基础加固结构,是一种施工方便、加固效果好、不影响老旧建筑使用的基础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老旧建筑采用注浆钢管桩的基础加固结构,包括原独立基础、原基础梁、室外地坪和原结构柱,所述原独立基础为老旧建筑结构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所述室外地坪为老旧建筑的室外地坪,所述原结构柱为老旧建筑的框架柱;还包括原独立基础开孔、植筋、桩孔、钢管桩、注浆孔、新增承台和承台钢筋笼,所述原独立基础上开原独立基础开孔,所述独立基础开孔为注浆钢管桩穿过老旧建筑独立基础所需新开设的孔洞;原独立基础开孔与桩孔连通,桩孔内依次插入钢管桩,钢管桩穿过原独立基础开孔,在原基础梁顶标高位置设置新增承台,新增承台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采用后植筋做法,新增承台下部连接钢管桩,所述钢管桩用于承担大部分老旧建筑的上部结构荷载,以达到对老旧基础加固、减少不均匀沉降的作用;所述新增混凝土承台,目的在于将新增钢管桩、原基础梁、原结构柱等连接为一个整体。
[0005]进一步的,所述新增承台的四周布置承台钢筋笼,同时在新增承台内布置植筋,所述原基础梁通过植筋锚固于新增承台中,所述承台钢筋笼为新增钢筋混凝土承台的钢筋骨架。
[0006]进一步的,所述钢管桩上设有注浆孔,基础加固方案采用新增承台及带后注浆的钢管桩,对老旧建筑的主体结构进行基础托换加固,采用后注浆提高桩基承载力。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老旧建筑采用注浆钢管桩的基础加固结构,相较于传统的地基基础加固方法,该结构可在不影响老旧建筑使用的前提下,能对老旧建筑的基础进行快速、有效的进行加固,施工操作面要求小、施工工序步骤简单可靠,传力明确、加固承载力高、能有效的减小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适合广泛应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项目。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钢管桩示意图;
[0010]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11]图中:1原独立基础、2原独立基础开孔、3原基础梁、4植筋、5桩孔、6钢管桩、7注浆孔、8新增承台、9承台钢筋笼、10室外地坪、11原结构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技术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以附图为基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0014]如图1

3所示一种老旧建筑采用注浆钢管桩的基础加固结构,包括原独立基础1、原独立基础开孔2、原基础梁3、植筋4、桩孔5、钢管桩6、注浆孔7、新增承台8、承台钢筋笼9、室外地坪10和原结构柱11。所述原独立基础1为老旧建筑结构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所述独立基础开孔2为注浆钢管桩6穿过老旧建筑独立基础所需新开设的孔洞;所述植筋4为将原基础梁3锚固于新增承台8当中;所述钢管桩6用于承担大部分老旧建筑的上部结构荷载,以达到对老旧基础加固、减少不均匀沉降的作用;所述注浆孔7为水泥浆注入位置;所述新增承台8,目的在于将新增钢管桩6、原基础梁3、原结构柱11等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承台钢筋笼9为新增钢筋混凝土承台的钢筋骨架;所述室外地坪10为老旧建筑的室外地坪;所述原结构柱11为老旧建筑的框架柱。
[0015]本实施例中,所述原独立基础1为锥形独立基础,显然也可采用阶梯形独立基础或其它形式;
[0016]本实施例中,所述新增承台8为四桩承台,显然也可依据实际情况,采用两桩、三桩或其它形式;
[0017]本实施例中,所述新增承台8与现有地梁采用后植筋的方式进行加强整体性,显然也可采用角钢、槽钢或其它形式;
[0018]具体的,所述钢管桩6采用后注浆提高承载力;
[0019]具体的,所述原独立基础1可利用部分承载力、也可不利用以作为整体结构的安全储备,由新增钢管桩承台基础完全承担上部荷载;
[0020]工作原理:本技术一种老旧建筑采用注浆钢管桩的基础加固结构,基础加固结构施工时,首先对老旧建筑的原独立基础1周边进行小范围开挖,在原独立基础1上进行钢管桩6的定位,针对钢管桩6的位置进行机械钻孔,待钢管桩桩孔5完成后,采用千斤顶顶起原老旧建筑的原基础梁3,采用机械将原基础梁3与原独立基础1之间的混凝土凿碎,并切断钢筋;在原独立基础1上部的钢管桩桩孔5内依次插入钢管桩6,并采用小型机械进行锤击,直至钢管桩6达到设计桩顶标高,钢管桩6需进入的地基岩土持力层,最后在注浆孔7内
注入高强水泥砂浆;注浆完毕后,在原基础梁3顶标高位置设置新增承台8,对于新增承台8的实施,首先需在新增承台8的位置布置新增承台钢筋笼9,同时在新增承台8位置内布置植筋4,然后对新增承台8以及原基础梁3连接部位的混凝土进行现场浇筑并养护。本技术可在不影响老旧建筑使用的前提下,能对老旧建筑的基础进行快速、有效的进行加固,施工操作面要求小、施工工序步骤简单可靠,传力明确、加固承载力高、能有效的减小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适合广泛应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项目。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其对上述具体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或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旧建筑采用注浆钢管桩的基础加固结构,包括原独立基础(1)、原基础梁(3)、室外地坪(10)和原结构柱(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原独立基础开孔(2)、植筋(4)、桩孔(5)、钢管桩(6)、注浆孔(7)、新增承台(8)和承台钢筋笼(9),所述原独立基础(1)上开原独立基础开孔(2),原独立基础开孔(2)与桩孔(5)连通,桩孔(5)内依次插入钢管桩(6),钢管桩(6)穿过原独立基础开孔(2),在原基础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许丁夏诣黄新杰王麒钱旭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