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组件的点焊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7864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热组件的点焊工装,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丝以及焊接在发热丝端部的引出棒,所述点焊工装包括底座、上电极、下电极和定位块,所述下电极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上电极分布在下电极的上方,所述定位块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下电极的一侧,所述引出棒的一端用以与所述定位块相抵,所述引出棒另一端和所述发热丝的端部分布在所述上电极和所述下电极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发热组件的点焊工装可准确的限定发热丝在引出棒上的焊接位置,从而控制发热丝在所述引出棒上的预留圈数,以使电热管缩管后的发热丝的预留圈数均匀拉开,电热管具有更均匀的加热效果,保证其更长的使用寿命。更长的使用寿命。更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组件的点焊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发热组件的点焊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丝以及分别焊接在发热丝两端的一个引出棒,为了保证发热丝在缩管的过程中能均匀拉开,需要保证发热丝在引出棒上的预留圈数为2

4圈,即发热丝在引出棒上的焊接点与引出棒端部的距离为发热丝丝径的2

4倍,没有或预留圈数只有1圈时电热管缩管后会出现一段拉直,导致加热不均匀且造成中部圈距减小而使寿命缩短;预留圈数过多电热管缩管后焊位过度段的发热丝线圈就无法拉开,造成发热丝线圈堆积在一起,导致发热丝快速烧断。
[0003]而现有技术中在将发热丝和引出棒相互焊接时,发热丝与引出棒进行点焊仅凭目测,无法保证发热丝在引出棒上点焊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实现均匀的加热效果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发热组件的点焊工装,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发热组件的点焊工装,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丝以及焊接在发热丝端部的引出棒,所述点焊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组件的点焊工装,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丝(100)以及焊接在发热丝(100)端部的引出棒(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焊工装包括底座(1)、上电极(2)、下电极(3)和定位块(4),所述下电极(3)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上电极(2)分布在下电极(3)的上方,所述定位块(4)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并位于所述下电极(3)的一侧,所述引出棒(200)的一端用以与所述定位块(4)相抵,所述引出棒(200)另一端和所述发热丝(100)的端部分布在所述上电极(2)和所述下电极(3)之间,在外力作用下,所述上电极(2)用于移动靠近所述下电极(3)以焊接所述引出棒(200)和所述发热丝(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的点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4)通过安装件(5)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定位块(4)可在所述底座(1)上滑动靠近或远离所述下电极(3)以调节所述发热丝(100)与所述引出棒(200)上的焊接点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组件的点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5)为螺栓,所述底座(1)上设有条形孔(11),且所述条形孔(11)的一端位于所述下电极(3)一侧,其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下电极(3)的方向延伸,所述定位块(4)下端设有与所述安装件(5)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安装件(5)远离其头部的一端穿过所述条形孔(11)并与所述定位块(4)螺纹连接,在外力作用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雪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城裕盛晖五金电热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