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理彰专利>正文

电子电源缺相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42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子电源缺相保护器,用于电器特别是三相电动机在电源缺相时的自动保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由与电源A相相连并与电阻R↓[8]串接的二极管D↓[1]、串接于电阻R↓[8]和“地”间的电阻R↓[4]、与电源B相相连并与电阻R↓[8]串接的二极管D↓[2]、与电源C相相连并与电阻R↓[8]串接的二极管D↓[3]、与电阻R↓[4]并联的电容C↓[4]、串接于可控硅SCR和继电器J间的电容C↓[8]、串接于继电器J和电容C↓[8]间的可控硅SCR、串接于可控硅SCR和电容C↓[8]间的继电器J、串接于电源C相和电阻R↓[7]间的二极管D↓[4]、串接于电源B相和电阻R↓[8]间的二极管D↓[5]、串接于电源A相和电阻R↓[5]间的二极管D↓[6]、串接于二极管D↓[6]和“地”间的电阻R↓[5]、并联电阻R↓[5]的电容C↓[5]、串接于二极管D↓[5]和“地”间的电阻R↓[6]、并联电阻R↓[6]的电容C↓[6]、串接于二极管D↓[4]和“地”间的电阻R↓[7]、并联电阻R↓[7]的电容C↓[7]、串接于电阻R↓[5]和电容C↓[8]间的二极管D↓[7]、串接于电阻R↓[6]和电容C↓[8]间的二极管D↓[8]、串接于电阻R↓[7]和电容C↓[8]间的二极管D↓[9]、与电容C↓[8]和可控硅SCR触发极相串接的稳压二极管DW和串接于二极管D↓[3]和电容C↓[4]的电阻R↓[8]所组成。(*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用于电器特别是三相电机在电源缺相时的自动保护。现时电动机控制柜虽然都是设置有过流过载和欠压的保护,但缺相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为接触器烧坏,高压或低压保险丝熔断,刀开关烧断及其他情形。电源缺相产生后,对电机的损坏是众所周知的,无论电机是三角形接法或是星形接法,电源一旦缺相将导致电机中的绕组过流而烧坏。对于电机电源缺相的保护,目前一般是在接触器后加接热继电器,使电源缺相后,余相电流过大而切断回路,但该方法一是调整麻烦,安装不便。二是易受非信号热源干扰和若调整不佳仍然不起保护电机作用。电源缺相时,特别是变压器高压侧缺相,可使电压波形严重畸变,并产生大量的高次谐波,电动机在这种状态下运行,使高次谐波更为严重。另外,许多电动机有电容器作为功率因数补偿,缺相时可使缺相绕组由运行状态变为发电状态,使缺相保护十分困难,因而设计性能可靠,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免调整的缺相保护器在产业上是很有价值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制造电子电源缺相保护器,以克服目前缺相保护中接热继电器带来的调整麻烦,安装不便,易受干扰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电子电源缺相保护器,用于电器特别是三相电动机在电源缺相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子电源缺相保护器,用于电器特别是三相电动机在电源缺相时的自动保护,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由与电源A相相连并与电阻R8串接的二极管D1、串接于电阻R8和“地”间的电阻R4、与电源B相相连并与电阻R8串接的二极管D2、与电源C相相连并与电阻R8串接的二极管D3、与电阻R4并联的电容C4、串接于可控硅SCR和继电器J间的电容C8、串接于继电器J和电容C8间的可控硅SCR、串接于可控硅SCR和电容C8间的继电器J、串接于电源C相和电阻R7间的二极管D4、串接于电源B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理彰
申请(专利权)人:钟理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