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电源缺相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049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三相电源缺相检测电路,第一光耦U1、第二光耦U2、第三光耦U3、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以及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第六二极管D6,第一光耦U1二极管端的1脚与电源A相连接,2脚与零线N相连接,三极管端的3脚接地,4脚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B相、C相的连接方式同A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精准地检测到市电中哪一相缺相,并发出声光报警提示;且电路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缺相检测
,特别是涉及三相电源缺相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三相电的原理是:线圈在磁场中旋转时,导线切割磁力线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它的变化规律可用正弦曲线表示。如果我们取三个线圈,将它们在空间位置上互相差120度角,三个线圈仍旧在磁场中以相同速度旋转,一定会感应出三个频率相同的感应电动势。由于三个线圈在空间位置互相差120度角,故产生的电流亦是三相正弦变化,称为三相正弦交流电。三相电是一组幅值相等、频率相等、相位互相差120°的三相交流电,由有三个绕组的三相发电机产生,是工业上常用的电源。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因素,三相电经常会有掉电的缺陷,对于三相输入的UPS电源,当电源负载为三相负载时,若是UPS电源本身没有缺相保护,那么一旦出现三相电某一相掉电,造成的后果是:一是电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二是对三相负载供电,很可能会导致负载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损坏负载等危害。现在市面上这种缺相检测装置很少见,已有的该种装置电路元器件多,电路复杂,成本高,且检测结果不能精准地报出是哪一相缺相,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三相电源缺相检测电路,可以精准地检测到市电中哪一相缺相,并发出声光报警提不;且电路简单,成本低。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三相电源缺相检测电路,其包括:第一光耦U1、第二光耦U2、第三光耦U3、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一三极管Ql、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以及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第六二极管D6,所述第一光耦Ul 二极管端的I脚与电源A相连接,2脚与零线N相连接,三极管端的3脚接地,4脚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阳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阴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光耦U2 二极管端的I脚与电源B相连接,2脚与零线N相连接,三极管端的3脚接地,4脚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第三光耦U3 二极管端的I脚与电源C相连接,2脚与零线N相连接,三极管端的3脚接地,4脚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阳极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阴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并联在一起并与DSP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阳极以及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到电源VCC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三相电的零线N相与第一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l的阳极与第一光耦Ul的二极管端2脚连接;三相电的零线N相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二光耦U2的二极管端2脚连接;三相电的零线N相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与第三光耦U3的二极管端2脚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三相电的A相与第一电阻Rl连接后再与第一光耦Ul的二极管端I脚连接,所述三相电的B相与第六电阻R6连接后再与第二光耦U2的二极管端I脚连接,所述三相电的C相与第十一电阻Rll连接后再与第三光耦U3的二极管端I脚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阴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之间连接第三电阻R3,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连接第八电阻R8,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阴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之间连接第十三电阻R13。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I的阳极与电源VCC端之间连接第二电阻R2,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与电源VCC端之间连接第七电阻R7,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阳极与电源VCC端之间连接第十二电阻Rl2。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电源VCC端之间连接有第五电阻R5,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源VCC端之间连接有第十电阻RlO,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源VCC端之间连接有第十五电阻Rl5。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与第四电阻R4连接后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九电阻R9连接后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十四电阻R14连接后接地。本技术所述的三相电源缺相检测电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三相电缺相检测电路,通过光耦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二极管发光,发生光报警,并通过DSP控制模块接收高、低电平信号,来驱动蜂鸣器报警,同时发出声报警,声光报警及时提醒用户缺相,提醒用户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损失;且可以准确地看出是哪一相发生缺相,检测精准无误;该电路使用很少的电路器件,电路连接简便,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相电源缺相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本技术所述的三相电源缺相检测电路,其包括第一光耦U1、第二光耦U2、第三光耦U3、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以及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第六二极管D6,第一光耦Ul 二极管端的I脚与第一电阻Rl连接后再与电源A相连接,2脚与第一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l的阴极与零线N相连接,三极管端的3脚接地,4脚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阳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阴极与第三电阻R3连接后与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l的阳极与第二电阻R2连接后再连接电源VCC端,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第五电阻R5连接后连接电源VCC端,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与第四电阻R4连接后接地。第二光耦U2 二极管端的I脚与第六电阻R6连接后再与电源B相连接,2脚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零线N相连接,三极管端的3脚接地,4脚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与第八电阻R8连接后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与第七电阻R7连接后再连接电源VCC端,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十电阻RlO连接后连接电源VCC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九电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相电源缺相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耦U1、第二光耦U2、第三光耦U3、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以及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第六二极管D6,所述第一光耦U1二极管端的1脚与电源A相连接,2脚与零线N相连接,三极管端的3脚接地,4脚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光耦U2二极管端的1脚与电源B相连接,2脚与零线N相连接,三极管端的3脚接地,4脚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第三光耦U3二极管端的1脚与电源C相连接,2脚与零线N相连接,三极管端的3脚接地,4脚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阳极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阴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并联在一起并与DSP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阳极以及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到电源VCC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攀峰梁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