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376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角膜塑形镜,所述角膜塑形镜包括在佩戴时面向人眼角膜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包括位于中心的基弧区与位于所述基弧区外围侧的反转弧区,基弧区包括:第一基弧区,位于所述基弧区的中心;所述第一基弧区与基础球面在相同直径处的矢高差h1>0;第二基弧区,位于所述第一基弧区的外围侧,且与所述反转弧区邻接,所述第二基弧区与基础球面在相同直径处的矢高差h2<0。采用如上结构,能够同时提高入瞳区周边离焦与牛眼环周边离焦,有效控制近视。制近视。制近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膜塑形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角膜塑形镜。

技术介绍

[0002]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型角膜接触镜(简称角膜塑形镜)是一种可逆性的、非手术性屈光矫正产品。
[0003]角膜塑形镜一般由几个同心的圆弧区构成,包括基弧区、反转弧区、定位区等,通过逆几何原理对角膜进行塑形。所谓逆几何,具体是指基弧区、反转弧区与角膜是非直接接触的,这两个区域与角膜间存在间隙,而定位区是与角膜接触贴合的。佩戴后角膜塑形镜(在本说明书中,有时也称为镜片)内表面的特殊形状导致镜片与角膜之间夹着一层分布不均匀的泪液,泪液的流体力学效应将角膜中央部的上皮细胞向位于角膜中央部外围侧的中周部拉;同时,闭眼时,眼睑对镜片产生压力,在此压力的作用下,镜片中央部对位于其下方的角膜施以一定的压力。这两种效应导致角膜中央曲率变平,角膜被塑形,人眼屈光状态相比于塑形前发生改变,视物成像点向靠近视网膜方向移动,实现矫正近视。
[0004]有的角膜塑形镜基弧区均为球面,基弧区由一个单一的球面组成,基弧区曲率半径由角膜K值及近视度数确定,具体关系式如下:r/>[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膜塑形镜,所述角膜塑形镜包括在佩戴时面向人眼角膜的内表面以及与所述内表面相反的外表面,所述内表面包括位于中心的基弧区与位于所述基弧区外围侧的反转弧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弧区包括:第一基弧区,位于所述基弧区的中心,该第一基弧区与基础球面在相同直径处的矢高差h1>0;第二基弧区,位于所述第一基弧区的外围侧,且与所述反转弧区邻接,该第二基弧区与基础球面在相同直径处的矢高差h2<0;其中,h1=h
1A

h
S
,h
1A
为第一基弧区的矢高,h
S
为基础球面的矢高;h2=h
2A

h
S
,h
2A
为第二基弧区的矢高,h
S
为基础球面的矢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弧区的中心侧部分的弯曲程度小于外围侧部分的弯曲程度;所述第二基弧区的中心侧部分的弯曲程度大于外围侧部分的弯曲程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弧区包括一个或多个弧段,任意一个所述弧段上的任意两点i、j满足:d
i
<d
j
,且h
1i
<h
1j
,其中,d
i
为i点处的直径,d
j
为j点处的直径,h
1i
为i点处的矢高差,h
1j
为j点处的矢高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弧区由至少2个弧段构成,各弧段的所述矢高差h1沿着半径方向由内向外增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弧区包括3个以上的弧段,沿着半径方向,位于径向最外端的弧段的矢高差h
1外
大于位于径向最内端的弧段的矢高差h
1内
,其他位于两者之间的弧段的矢高差h1>0。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膜塑形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弧区包括1个或多个弧段,任意一个弧段上的任意两点p、q满足:d
p
<d
q
,且h
2p
>h
2q
其中,d
p
为p点处的直径,d
q
为q点处的直径,h
2p
为p点处的矢高差,h
2q
为q点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健王曌解江冰
申请(专利权)人: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