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919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包括纳米金属层、电子电路层以及包覆层。纳米金属层包括基材以及多个纳米金属粒子,基材与多个纳米金属粒子均匀地混合。电子电路层配置于纳米金属层的其中一侧。包覆层包覆纳米金属层以及电子电路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借此,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生物角膜存在有透氧率不足、保湿程度不佳、无法阻挡紫外光以及容易滋生细菌与病毒的技术问题,达到长时间使用安全且舒适方便的目的。安全且舒适方便的目的。安全且舒适方便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光学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尤指包覆有纳米金属粒子以及电子电路层的一种光学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早期一般的隐形眼镜为硬式的玻璃材质,然而硬式的隐形眼镜容易造成配戴上的不舒适。因此后来发展出了以硅水胶为基底的软式隐形眼镜,以改善佩戴上不舒服的问题。在软式隐形眼镜中,依其组成材料又可区分为水胶隐形眼镜(hydrogel contact lenses)以及硅水胶隐形眼镜(silicone hydrogel contact lenses)。其中的水胶隐形眼镜,即是指水胶(hydrogel)材质所制成的隐形眼镜,如聚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水胶镜片主要由镜片中的水分子传递氧气,由于水胶隐形眼镜的材料特性限制,即使镜片保湿程度再怎么高,其透氧率(oxygen permeability,单位Dk)仍不会超过理论值约40 Dk。硅水胶镜片虽然也含有水,但其传递氧气的机制是由硅分子所键结的聚合物所主导,因此硅水胶镜片的理论透氧率远高于只依赖水分子的水胶镜片。然而,一般传统的硅水胶隐形眼镜因为不同使用者以及不同环境等条件之下,对于生物角膜依然存在有透氧率不足、保湿程度不佳、无法阻挡紫外光(ultraviolet, UV)以及容易滋生细菌与病毒等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对于生物角膜存在有透氧率不足、保湿程度不佳、无法阻挡紫外光以及容易滋生细菌与病毒的技术问题,达到长时间使用安全且舒适方便的目的。
[0004]为了达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光学装置应用于生物角膜,所述光学装置包括:纳米金属层、电子电路层以及包覆层。其中,纳米金属层包括基材以及多个纳米金属粒子,基材与多个纳米金属粒子均匀地混合,且多个纳米金属粒子在纳米金属层占有的重量百分比介于0.1wt%至10wt%。电子电路层配置于纳米金属层的其中一侧。包覆层包覆纳米金属层以及电子电路层。其中,各纳米金属粒子的粒径小于10纳米。
[0005]进一步而言,基材包括高分子材料,多个纳米金属粒子包括金、银、钌、铂、钯、氧化锌以及白金的其中至少一种。
[0006]进一步而言,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水胶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N,N-二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乙氨乙酯、N-丙烯酰吗咻、碳酸亚乙烯酯以及胺基甲酸乙烯酯的其中至少一种。
[0007]进一步而言,纳米金属层还包括界面添加剂,界面添加剂使多个纳米金属粒子均匀地分散于基材中。
[0008]进一步而言,纳米金属层用以将包括基材以及多个纳米金属粒子的混合溶液涂布至包覆层的内表面上,且对混合溶液进行固化程序而形成纳米金属层。
[0009]进一步而言,固化程序包括照射紫外光、硫化以及加热的其中至少一种。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对于生物角膜存在有透氧率不足、保湿程度不佳、无法阻挡紫外光以及容易滋生细菌与病毒的技术问题,达到长时间使用安全且舒适方便的目的。
[0011]为了达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光学装置应用于生物角膜,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将基材与多个纳米金属粒子均匀地混合为混合溶液,且多个纳米金属粒子在纳米金属层占有的重量百分比介于0.1wt%至10wt%。对混合溶液进行固化程序而形成纳米金属层。将电子电路层配置于纳米金属层的其中一侧。将包覆层完全地包覆纳米金属层以及电子电路层。其中,各纳米金属粒子的粒径小于10纳米。
[0012]进一步而言,基材包括高分子材料,多个纳米金属粒子包括金、银、钌、铂、钯、氧化锌以及白金的其中至少一种。
[0013]进一步而言,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水胶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N,N-二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乙氨乙酯、N-丙烯酰吗咻、碳酸亚乙烯酯以及胺基甲酸乙烯酯的其中至少一种。
[0014]进一步而言,固化程序包括照射紫外光、硫化以及加热的其中至少一种。
[0015]进一步而言,混合溶液还包括界面添加剂,界面添加剂使多个纳米金属粒子均匀地分散于基材中。
[0016]进一步而言,包覆层包括第一包覆层以及第二包覆层,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将混合溶液涂布于第一包覆层的内表面上。将电子电路层配置于纳米金属层的其中一表面上。使第一包覆层以及第二包覆层完全地包覆纳米金属层以及电子电路层。
[0017]进一步而言,包覆层通过涂布、灌注、模压或射出成型而形成。
[0018]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光学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时,由于各纳米金属粒子的粒径小于10纳米,比起一般市售使用于抗菌功效的金属粒子(例如粒径分布在20nm~60nm)还要更小,因此能够使得金属本身材料于纳米尺寸的抗菌与抗病毒特性得以充分发挥。进一步而言,紫外光为波长在10nm至400nm之间的电磁波,而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纳米金属粒子的粒径小于10纳米。由于纳米金属粒子的粒径小于紫外光的波长范围最小值,因此纳米金属层能够有效地阻挡紫外光,以避免光学装置应用于生物角膜时让紫外光进入生物角膜中,避免生物角膜遭受紫外光照射而产生蛋白质异变。再者,纳米金属粒子若均匀地混合至作为基材的硅水胶中,可更增加以硅水胶为基底的包覆层的保湿特性。并且,使用纳米金属层搭配电子电路层可让所述光学装置更增添额外功能。
[0019]为此,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对于生物角膜存在有透氧率不足、保湿程度不佳、无法阻挡紫外光以及容易滋生细菌与病毒的技术问题,达到长时间使用安全且舒适方便的目的。
[0020]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专利技术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光学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光学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光学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以及图6为本专利技术光学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0022]图中:10:纳米金属层;11:基材;12:纳米金属粒子;20:电子电路层;30:包覆层;31:第一包覆层;32:第二包覆层;S1~S4:步骤;S21、S22、S31: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有关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详细说明,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0024]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光学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光学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装置,应用于生物角膜,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装置包括:一纳米金属层,其包括一基材以及多个纳米金属粒子,该基材与该多个纳米金属粒子均匀地混合,且该多个纳米金属粒子在该纳米金属层占有的重量百分比介于0.1wt%至10wt%;一电子电路层,配置于该纳米金属层的其中一侧;以及一包覆层,包覆该纳米金属层以及该电子电路层;其中,各所述纳米金属粒子的粒径小于10纳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材包括一高分子材料,该多个纳米金属粒子包括金、银、钌、铂、钯、氧化锌以及白金的其中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水胶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N,N-二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乙氨乙酯、N-丙烯酰吗咻、碳酸亚乙烯酯以及胺基甲酸乙烯酯的其中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纳米金属层还包括一界面添加剂,该界面添加剂使该多个纳米金属粒子均匀地分散于该基材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纳米金属层用以将包括该基材以及该多个纳米金属粒子的一混合溶液涂布至该包覆层的一内表面上,且对该混合溶液进行一固化程序而形成该纳米金属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化程序包括照射紫外光、硫化以及加热的其中至少一种。7.一种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光学装置应用于生物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将一基材与多个纳米金属粒子均匀地混合为一混合溶液,且该多个纳米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安顺
申请(专利权)人:鼎硕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