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0014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边缘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微电网控制业务需求的历史数据;根据业务需求的历史数据确定微电网控制业务的核密度模型;根据核密度模型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模型,并基于终端资源配置模型获取微电网边缘计算终端的资源配置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接收微电网控制业务需求的历史数据,并根据历史数据确定核密度模型,然后进一步根据核密度模型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模型,解决了盲目配置、冗余配置和确定性业务量按需配置的问题,提升了计算资源利用率,实现微电网并发业务量的分布,提高了微电网适应并发业务需求的能力。了微电网适应并发业务需求的能力。了微电网适应并发业务需求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缘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软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缘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储能和配用电智能设备等在微电网的接入,微电网控制业务类型和数量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对微电网控制业务的并发处理能力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研究微电网的边缘计算资源配置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计算资源配置方法往往采用盲目配置、冗余配置或确定性业务量按需配置的方式,当计算资源配置量不足时将导致无法满足微电网控制业务实时性、可靠性要求的问题;当计算资源配置量冗余时导致微电网边缘计算资源利用率低、空间浪费和成本高昂的问题,难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微电网海量接入对象和微电网控制业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边缘计算终端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使微电网适应并发业务需求的能力。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缘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微电网控制业务需求的历史数据;根据业务需求的历史数据确定微电网控制业务的核密度模型;根据核密度模型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模型,并基于终端资源配置模型获取微电网边缘计算终端的资源配置量。
[000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边缘计算终端资源配置装置,该装置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微电网控制业务需求的历史数据;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业务需求的历史数据确定微电网控制业务的核密度模型;资源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核密度模型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模型并获取资源配置量。
[0007]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边缘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方法。
[0008]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边缘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通过接收微电网控制业务需求的历史数据;根据业务需求的历史数据确定微电网控制业务的核密度模型;根据核密度模型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模型,并基于终端资源配置模型获取微电网边缘计算终端的资源配置量,解决了盲目配置、冗余配置和确定性业务量按需配置的问题,提升了计算资源利用率,实现微电网并发业务量的分布,提高了微电网适应并发业务需求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边缘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方法的一个流程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微电网控制业务的微服务执行逻辑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面向微电网控制业务的边缘计算终端模型;
[001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边缘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001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微电网边缘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方法流程图;
[001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边缘计算终端资源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19]另外,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选的”或者“示例性的”等词是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被描述为“可选的”或者“示例性的”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可选的”或者“示例性的”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边缘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方法的一个流程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适用于微电网边缘计算终端资源配置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边缘极端终端资源配置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硬件的方式实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中,以下实施例将以该边缘计算终端资源配置装置集成在电子设备中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1]S110、接收微电网控制业务需求的历史数据。
[0022]其中,微电网是一个可以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它作为完整的电力系统,依靠自身的控制及管理供能实现功率平衡控制、系统运行优化、故障检测与保护、电能质量治理等方面的功能。微电网控制业务包括:功能类微服务和系统类微服务;其中,功能类微服务包括解析类微服务、计算类微服务和控制类微服务。
[0023]进一步的,解析类微服务的微电网控制业务包括采样值(Sampled Value,SV)报文解析微服务、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GOSSE)报文解析微服务、环境量解析微服务和视频量报文解析微服务等;计算类微服务的微电网控制业务包括矢量计算微服务、频率计算微服务、谐波计算微服务、有效值计算微服务和功率计算微服务等;控制类微服务的微电网控制业务包括电动汽车充电控制微服务、光伏并网管控微服务和可中断负荷控制微服务等;系统类微服务的微电网控制业务包括微服务管理微服务、容器管理微服务、资源配置微服务和日志管理微服务等,本实施例对此不
进行限定。
[0024]具体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微电网控制业务的微服务执行逻辑图,微电网控制业务由以上微服务构成,并且各个微服务具有执行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要实现微电网控制业务,首先要执行SV报文解析微服务、GOSSE报文解析微服务、环境量解析微服务和视频量报文解析微服务,SV报文解析微服务、GOSSE报文解析微服务、环境量解析微服务、视频量报文解析微服务为并行执行关系。接着,要执行矢量计算微服务、频率计算微服务、谐波计算微服务、有效值计算微服务和功率计算微服务,矢量计算微服务、频率计算微服务、谐波计算微服务、有效值计算微服务和功率计算微服务为并行执行关系。最后,要执行电动汽车充电控制微服务、光伏并网管控微服务、可中断负荷控制微服务,电动汽车充电控制微服务、光伏并网管控微服务、可中断负荷控制微服务为并行执行关系。
[0025]其中,历史数据是指微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遗存下来的数据,其数据量随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而增长;历史数据中主要包括了在某个时间段内的各个时刻的微电网控制业务量,某个时间段内的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边缘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微电网控制业务需求的历史数据;根据所述业务需求的历史数据确定微电网控制业务的核密度模型;根据所述核密度模型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模型,并基于所述终端资源配置模型获取微电网边缘计算终端的资源配置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控制业务包括:功能类微服务和系统类微服务;其中,所述功能类微服务包括解析类微服务、计算类微服务和控制类微服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业务需求的历史数据确定微电网控制业务的核密度模型,包括:根据所述历史数据确定单位时间间隔内的微电网控制业务个数;通过所述单位时间间隔内的微电网控制业务个数计算确定所述微电网控制业务的核密度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核密度模型计算终端资源配置模型,并基于所述终端资源配置模型获取微电网边缘计算终端的资源配置量,包括:根据所述核密度模型计算终端资源失配风险指标;根据所述终端资源失配风险指标计算微电网控制业务的负荷模型,基于所述负荷模型确定微电网控制业务的并发量;根据所述微电网控制业务的并发量确定终端资源配置模型,并基于所述终端资源配置模型获取微电网边缘计算终端的资源配置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核密度模型f(x,h);其中,x是所述微电网控制业务的业务量,a
i
为第i个单位时间间隔内的微电网控制业务个数,N为统计时段内的单位时间间隔总数,K
h
为核函数,h为带宽窗口;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终端资源失配风险指标y;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模型包括微电网边缘计算终端的CPU资源需求并发量L
cpu
(t)和内存资源需求并发量L
ram
(t);其中,所述所述其中,j=1,2,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赵俊炜郑慧芳饶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