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路堑膨胀土边坡的支护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94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路堑膨胀土边坡的支护排水结构。该支护排水结构包括框架梁、锚杆、泄水管和旋喷注浆管,所述框架梁为矩形结构,所述锚杆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锚杆均竖直固定在所述框架梁的底部,所述框架梁上设有多个横向贯穿其的第一通孔,其底部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并连通的第二通孔,每个所述第二通孔内均同轴设置有所述泄水管,所述泄水管的内部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其上均布有多个第一渗液孔,所述框架梁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贯穿其设置的第三通孔,每个所述第三通孔内均同轴设有所述旋喷注浆管,所述旋喷注浆管上均布有多个第二渗液孔。个第二渗液孔。个第二渗液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路堑膨胀土边坡的支护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边坡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公路路堑膨胀土边坡的支护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公路路堑膨胀土边坡因其富含亲水性矿物如伊利石、蒙脱石与高岭石,具有明显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结构与强度不稳定等特性。因而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区域环境的降雨影响,雨季雨水入渗,土体强度软化,结构膨胀有效应力降低,进而威胁边坡的稳定性。旱季水分蒸发,土体失水收缩开裂,结构损伤裂化,工程性状与强度进一步降低。同时坡体表面的收缩裂缝为下次降雨提供了优势的渗流通道,雨水将入渗至更深部的土体。因此膨胀土边坡在这种反复的膨胀

收缩下会逐渐崩解,最终边坡将发生失稳破坏威胁上覆与下部的建构筑物的安全。膨胀土边坡周期性的胀缩与崩解会影响传统的边坡防护技术如锚索、支护桩等防护结构的防治效果,同时周期性的胀缩对刚性的防护结构也带来了不可逆的结构损伤,防护措施在后期往往因边坡的局部或整体垮塌产生损坏,失去应有的支护效果。
[0003]目前关于膨胀土边坡的防护治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土质改良改善膨胀特性;二是采用柔性的防护结构以适应膨胀土边坡的胀缩变形;三是边坡表层防渗,隔绝雨水的入渗。
[0004]现有文献技术:
[0005]专利文献CN112239672A公开了一种膨胀土边坡微生物溶液的改良技术,利用微生物的矿化能力对膨胀土边坡进行生态加固。
[0006]专利文献CN111636443A公开了一种利用毛细吸力对膨胀土边坡进行浅层控水的覆盖系统。
[0007]专利文献CN111576449A公开了一种基于瓦片的膨胀土边坡柔性防护结构将膨胀土边坡的表层排水与柔性支护相结合。
[0008]采用生物化学的改良方法虽然能够很好地解决膨胀土的自身特性,但是为了使改良剂的生物化学活性达到最好的性能,其培育与制备要求比较严格且大规模的量化生产需要的时间周期较长,来回运输的经济与时间成本较高。因此其难以适用于处于偏远山区的膨胀土边坡防治。同时在室内将改良剂与膨胀土充分混合往往能达到好的效果,而野外膨胀土边坡采用的一次喷洒改良程序一般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膨胀土边坡在之后的降雨

蒸发下很可能会再次经历循环的膨胀收缩。
[0009]而基于毛细阻滞效应的边坡表层的防水系统,往往在坡体表面铺设多层不同粒径的隔水层、导水层及土工布。为了达到很好的防水与排水效果其厚度往往达到0.5m以上且需要在整个斜坡表面铺设,因此在应对大型的膨胀土边坡治理时,经济费用比较高昂。同时所铺设的防水系统需要满足一定的自身稳定性且对变形的要求很高,任何较小的变形很可能破坏各层之间的隔排水关系,使其防水功能丧失。
[0010]采用固排相结合的柔性防护结构虽然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护,但是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膨胀土的胀缩问题。表面的防水结构多采用相互扣合的方式来达到封闭防水作用,这种结构受到膨胀土的循环膨胀

收缩很可能受到损坏并失去其防水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路堑膨胀土边坡的支护排水结构。
[0012]本技术提供一种公路路堑膨胀土边坡的支护排水结构,包括框架梁、锚杆、泄水管和旋喷注浆管,所述框架梁为矩形结构,所述锚杆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锚杆均竖直固定在所述框架梁的底部,所述框架梁上设有多个横向贯穿其的第一通孔,其底部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并连通的第二通孔,每个所述第二通孔内均同轴设置有所述泄水管,所述泄水管的内部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其上均布有多个第一渗液孔,所述框架梁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贯穿其设置的第三通孔,每个所述第三通孔内均同轴设有所述旋喷注浆管,所述旋喷注浆管的上端开口,底端封闭,其上均布有多个第二渗液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梁由至少三根横梁和至少四根纵梁围合成的矩形结构,且每根所述横梁和每根所述纵梁的交点处均固定有所述锚杆,所述横梁的一侧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所述第一通孔,相邻两根所述横梁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所述第一通孔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横梁的底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纵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所述第三通孔,且每个所述第三通孔内均同轴固定有注浆支管,所述旋喷注浆管与对应的所述注浆支管连接固定。
[0015]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二渗液孔内均设有喷头。
[001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公路路堑膨胀土边坡的支护排水结构,可将土质改良、支护加固和坡体排水有机地结合起来;预留的注浆孔与旋喷注浆管在周期性的旱季土体开裂时可以实现多期次的实时土质改良,增加的多期次改良能够逐步改良并最终消除低膨胀土的膨胀特性,而实时改良则可以降低先前残留膨胀特性的影响对土体强度进行修复增加坡体的实时稳定性;在框架梁上预留的注浆孔方便后期的管理与再次注浆。支护排水结构还具有结构施工简单、技术成熟、快速便捷、成本较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公路路堑膨胀土边坡的支护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公路路堑膨胀土边坡的支护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公路路堑膨胀土边坡的支护排水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所述旋喷注浆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2]请参考图1

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路路堑膨胀土边坡的支护排水
结构,包括框架梁10、锚杆20、泄水管30和旋喷注浆管40,所述框架梁10为矩形结构,所述锚杆20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锚杆20均竖直固定在所述框架梁10的底部,所述框架梁10上设有多个横向贯穿其的第一通孔13,其底部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3一一对应并连通的第二通孔14,每个所述第二通孔14内均同轴设置有所述泄水管30,所述泄水管30的内部与所述第二通孔14连通,其上均布有多个第一渗液孔31,所述框架梁10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贯穿其设置的第三通孔,每个所述第三通孔内均同轴设有所述旋喷注浆管40,所述旋喷注浆管40的上端开口,底端封闭,其上均布有多个第二渗液孔。
[0023]在本技术中,锚杆20、泄水管30和旋喷注浆管40均插入公路路堑膨胀土边坡内,其中,锚杆20用于将框架梁10固定在待改良的公路路堑膨胀土边坡上,泄水管30用于在边坡的斜坡深度范围内收集水分,旋喷注浆管40作为土质改良液的输入端,用于将土质改良液均匀灌溉至边坡土壤内。具体的,框架梁10内部设有加强筋,以用于提高框架梁10的刚度,第一通孔13通过外接排水管与排水沟连通。
[0024]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梁10由至少三根横梁11和至少四根纵梁12围合成的矩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路堑膨胀土边坡的支护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梁(10)、锚杆(20)、泄水管(30)和旋喷注浆管(40),所述框架梁(10)为矩形结构,所述锚杆(20)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锚杆(20)均竖直固定在所述框架梁(10)的底部,所述框架梁(10)上设有多个横向贯穿其的第一通孔(13),其底部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3)一一对应并连通的第二通孔(14),每个所述第二通孔(14)内均同轴设置有所述泄水管(30),所述泄水管(30)的内部与所述第二通孔(14)连通,其上均布有多个第一渗液孔(31),所述框架梁(10)的上端面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贯穿其设置的第三通孔,每个所述第三通孔内均同轴设有所述旋喷注浆管(40),所述旋喷注浆管(40)的上端开口,底端封闭,其上均布有多个第二渗液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堑膨胀土边坡的支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标秦绍清朱孟君陈爱云陈海波王哲柏威伟瞿晓浩汪洋张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