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调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73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调压电路,包括串联于输入电源电压与负载之间的电子调压器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至少还包括降低电子调压器件功耗的降压电路,该降压电路与电子调压器件相连接。所述的降压电路为位于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入电压端之前的前置降压电路,或者为位于电子调压器件输出电压端之后的后置降压电路;所述的前置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至来自外部的电源电压,其输出端连至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入电压端;所述的后置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出电压端相连,其输出端连至负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无散热器的情况下,能充分发挥电子调压器件的性能,降低电子调压器件功耗。(*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调压电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降低电子调压器件功耗的电子调压电路。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子调压电路,包括连接于输入电源电压与负载之间的电子调压器件,关键在于,该电路至少还包括降低电子调压器件功耗的降压电路,该降压电路与电子调压器件相连接。基于上述思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位于电子调压器件输入电压端之前的前置降压电路,该前置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至来自外部的输入电源电压,其输出端连至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入电压端。其中,所述的前置降压电路为功耗元件。所述的功耗元件为晶体二极管,二极管的阳极与来自外部的输入电源电压相连,阴极与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入电压端相连。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位于电子调压器件输出电压端之后的后置降压电路,该后置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出电压端相连,输出端连至负载。其中,所述的后置降压电路为功耗元件。所述的功耗元件为晶体二极管,二极管的阳极与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出端相连,阴极与负载相连。该后置降压电路进一步包括具有反馈作用的采样电路,该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至后置降压电路的输出端,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至电子调压器件的调整端。该采样电路可为电阻串联分压电路。上述方案中的电子调压器件为低压差调整器(LDO)。本技术通过在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入电压端之前加设前置降压电路,使得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入电压前端降压,或是通过在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出电压端之后加设后置降压电路,使得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出电压后端降压;在后置降压电路中进一步通过采样电路反馈进行调整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出电压,进而保证了电子调压器件输出电压的精度,降低了电子调压器件输入输出压差,从而降低了电子调压器件的功耗;由于降压电路采用了功耗元件,将原消耗在电子调压器件上的功率转移到功耗元件上,减小了电子调压器件自身功率耗散的压力,有效解决电子调压器件散热难的问题,减小了电子调压器件的占用空间,降低了生产的复杂性,并使得电子调压器件输出的电流达到电子调压器件的负载电流上限,可充分发挥电子调压器件的性能,适用性强。对于压差超出了电子调压器件范围的,通过降压后再输入到电子调压器件,可把输入输出的电压差控制在电子调压器件允许的范围之内。附图说明图1为设置于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入电压端之前的前置降压电路示意图;图2为设置于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出电压端之后的后置降压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采用前置降压电路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采用后置降压电路的电路图。参见图1,图1为设置于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入电压端之前的前置降压电路示意图。在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入电压端之前设置前置降压电路,前置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至来自外部的电源电压Vin,前置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至电子调压器件的电压输入端,通过前置降压电路使得来自外部的电源电压在输入电子调压器件之前降低了Vd。参见图2,图2为设置于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出电压端之后的后置降压电路示意图。在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入电压端之后设置后置降压电路,后置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出电压端相连,后置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至负载。由于在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出电压端采用了后置降压电路,使得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出电压降低了Vd,为保持负载的输入电压,则通过采样电路调整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出电压升高Vd以抵消降压电路所降的电压,其中,采样电路的输入连至后置降压电路的输出端,采样电路的输出连至电子调压器件的调整端。上述按图1或图2增加降压电路后,电子调压器件的功耗为PD=(Vin-Vout-Vd)×Iout;与无降压电路的电子调压器件的功耗PD=(Vin-Vout)×Iout相比较,电子调压器件自身的功率降低了Vd×Iout,所降低的功率耗散于降压电路,因此减小了电子调压器件热设计的难度。上述电子调压器件为输入输出电压差小的电子器件,例如低压差调整器(LDO)或三端稳压器等,下面以低压差调整器来说明。一种超低压差的LDO,应用于输入电源电压Vin为3.3V,输出到负载的电压Vout为1.8V的电路中,要求其输出电流达到2A。如果不采取降压措施,则LDO输入输出间的电压差为1.5V,LDO的功耗达到3W,不能满足控制LDO输出功率在2W以内的电路要求。实施例1参见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前置降压电路的电路图。图中,前置降压电路为一晶体二极管元件,晶体二极管的阳极连至来自外部的输入电源电压Vin,二极管的阴极连至LDO的输入电压端;LDO芯片为MIC29xx0系列的三端低压差调整器,管脚1端为输入电压端,管脚2端为输出电压端,管脚3接地端。其工作原理说明如下由于在LDO的前端增加一个整流二极管,输入电压Vin通过二极管降压0.6~0.9V后,再输入到LDO的输入电压端即第1管脚,通过这种措施,按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典型值0.7V考虑,则LDO管脚1的电压为2.6V,LDO的输入输出压差控制在0.8V,LDO的功耗降低到了1.6W,能满足该LDO超低压差和功耗的要求。实施例2参见图4所示,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后置降压电路电路图。图中,后置降压电路为一晶体二极管,二极管的阳极连至LDO的输出电压端,阴极连至负载;由电阻R1、R2串联组成的电路作为采样电路,取串联分压作为调整电压输至LDO芯片的调整端;LDO芯片为MIC29xx2系列带开关控制、电压可调整的低压差调整器,管脚1为使能端,管脚2为输入电压端,管脚3为接地端,管脚4为输出电压端,管脚5为调整端。其工作原理说明如下由于二极管导通压降的存在,要保持输出到负载的电压Vout为1.8V,则LDO第4脚的电压应调整为2.5V电压。因此,通过R1和R2的不同取值,按调整公式Vout=1.235×(1+R1/R2)进行采样反馈,将反馈信号输入到LDO的调整端即第5管脚,调整LDO的输出使得LDO的输出电压端为2.5V;这样,LDO输入输出压差由改进前的1.5V降低到了0.8V,功耗也相应的由原来的3W降低到了1.6W,有效的解决了LDO功耗大的问题。在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降压电路中的功耗元件不局限于晶体二极管,也可选用功率电阻等类似元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调压电路,包括连接于输入电源电压与负载之间的电子调压器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至少还包括降低电子调压器件功耗的降压电路,该降压电路与电子调压器件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调压电路,包括连接于输入电源电压与负载之间的电子调压器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至少还包括降低电子调压器件功耗的降压电路,该降压电路与电子调压器件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调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低电子调压器件功耗的降压电路为位于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入电压端之前的前置降压电路,该前置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至来自外部的输入电源电压,其输出端连至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入电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调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降压电路为功耗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调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耗元件为晶体二极管,二极管的阳极与来自外部的输入电源电压相连,阴极与电子调压器件的输入电压端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调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低电子调压器件功耗的降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亚黄仕琴魏孔刚李腾跃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