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霉抗菌氨纶包芯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626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霉抗菌氨纶包芯纱线,涉及服装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静电屏蔽层、防霉抗菌层和氨纶内芯,其中静电屏蔽层的内部与防霉抗菌层固定连接,静电屏蔽层包括导电纤维棉层和树脂浸涂棉层,导电纤维棉层的内部与树脂浸涂棉层固定连接,防霉抗菌层的内部与氨纶内芯固定连接,防霉抗菌层包括PE棉和水刺棉,PE棉的内部与水刺棉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静电屏蔽层、防霉抗菌层和氨纶内芯,解决了现有氨纶包芯纱线防霉抗菌的效果较差和存在静电影响的问题。较差和存在静电影响的问题。较差和存在静电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霉抗菌氨纶包芯纱线


[0001]本技术属于服装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霉抗菌氨纶包芯纱线。

技术介绍

[0002]氨纶包芯纱线是生产保健型弹力布料的优质原料,实物结构主要是棉纱和氨纶两部分构成。氨纶为内线,在氨纶线外部用天然优质棉纱线进行包裹,就形成了氨纶包芯纱。目前,主要做比较高档的男女内衣、健美服、运动服、比赛服、休闲服等,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但现有的氨纶包芯纱线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氨纶包芯纱线对于防霉抗菌的效果较差,由于氨纶包芯纱线其实物结构主要是棉纱和氨纶两部分构成,而氨纶为内线,其外层为包覆棉纱,棉纱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而水分长时间在纱线内部的保留就容易滋生细菌并且出现发霉的现象,就会影响到正常的使用;
[0004]2、现有的氨纶包芯纱线在存放和使用时,由于氨纶包芯纱的摩擦系数大,拉扯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而静电在氨纶包芯纱线中保留的话,就可能在使用时对机构造成一定的干扰和影响,并且对织物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0005]因此,现有的氨纶包芯纱线,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霉抗菌氨纶包芯纱线,通过静电屏蔽层、防霉抗菌层和氨纶内芯,解决了现有氨纶包芯纱线防霉抗菌的效果较差和存在静电影响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防霉抗菌氨纶包芯纱线,包括静电屏蔽层、防霉抗菌层和氨纶内芯,所述静电屏蔽层的内部与防霉抗菌层固定连接,所述静电屏蔽层包括导电纤维棉层和树脂浸涂棉层,所述导电纤维棉层的内部与树脂浸涂棉层固定连接,导电纤维棉层是通过导电纤维与普通织物混合而成的,可获得良好的导电效果,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树脂浸涂棉层是选用抗静电剂对织物纤维进行树脂整理,经浸轧、焙烘后附着于纤维织物表面,使织物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效果,所述防霉抗菌层的内部与氨纶内芯固定连接,所述防霉抗菌层包括PE棉和水刺棉,所述PE棉的内部与水刺棉固定连接,PE棉为新型环保材料,具有无毒、无味、隔音、抗菌、隔热、焚烧时对大气无污染、回弹力好、可随意调整软硬度和厚度、重量轻等特点,水刺棉具有阻燃、抗菌、拒水、抗静电等特点,起到防水透湿、细菌隔离、生化过滤等作用。
[0009]进一步地,所述静电屏蔽层还包括外覆棉网和纯棉层,所述外覆棉网固定连接在导电纤维棉层的外表面,所述树脂浸涂棉层的内部与纯棉层固定连接,外覆棉网用来进行纱线棉料的包覆固定,防止棉线棉料脱离,纯棉层具有一定的防静电效果。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霉抗菌层还包括经纬棉,所述水刺棉的内侧与经纬棉固定连接,经纬棉用来进行氨纶内芯的包覆隔离。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氨纶内芯包括包纱层、通孔和氨纶芯,所述包纱层的侧面设置有通孔,所述包纱层包覆在氨纶芯的外侧,包纱层用来进行氨纶芯包覆并为通孔提供设置的结构,通孔用来进行内部的通风,保持内部的气体交换效果,防止内部霉化,氨纶芯具有伸阔性大、保型性好、不起皱、耐酸碱、耐磨以及耐老化等特点。
[0012]进一步地,所述静电屏蔽层中的纯棉层的内部与防霉抗菌层中的PE棉固定连接,所述防霉抗菌层中的经纬棉的内部与氨纶内芯中的包纱层固定连接,通过纯棉层的内部与PE棉固定连接以及经纬棉的内部与包纱层固定连接的方式,用来加强纱线内部连接性和紧密性。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防霉抗菌层,解决了现有氨纶包芯纱线防霉抗菌的效果较差的问题,在防霉抗菌层中设置有PE棉和水刺棉,其中PE棉为新型环保材料,具有无毒、无味、隔音、抗菌、隔热、焚烧时对大气无污染、回弹力好、可随意调整软硬度和厚度、重量轻等特点,水刺棉具有阻燃、抗菌、拒水、抗静电等特点,起到防水透湿、细菌隔离、生化过滤等作用,通过PE棉和水刺棉的设置,可以提高氨纶包芯纱线的抗菌和防霉能力,防止氨纶包芯纱线的污染。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静电屏蔽层,解决了现有氨纶包芯纱线存在静电影响的问题,在静电屏蔽层中设置有导电纤维棉层和树脂浸涂棉层,其中导电纤维棉层是通过导电纤维与普通织物混合而成的,可获得良好的导电效果,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树脂浸涂棉层是选用抗静电剂对织物纤维进行树脂整理,经浸轧、焙烘后附着于纤维织物表面,使织物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效果,通过导电纤维棉层和树脂浸涂棉层的设置,可以大大提升纱线的防静电能力。
[0016]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静电屏蔽层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防霉抗菌层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氨纶内芯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静电屏蔽层;101、外覆棉网;102、导电纤维棉层;103、树脂浸涂棉层;104、纯棉层;2、防霉抗菌层;201、PE棉;202、水刺棉;203、经纬棉;3、氨纶内芯;301、包纱层;302、通孔;303、氨纶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请参阅图1

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防霉抗菌氨纶包芯纱线,包括静电屏蔽层1、防霉抗菌层2和氨纶内芯3,静电屏蔽层1的内部与防霉抗菌层2固定连接,静电屏蔽层1中的纯棉层104的内部与防霉抗菌层2中的PE棉201固定连接,静电屏蔽层1包括导电纤维棉层102和树脂浸涂棉层103,导电纤维棉层102的内部与树脂浸涂棉层103固定连接,防霉抗菌层2的内部与氨纶内芯3固定连接,防霉抗菌层2中的经纬棉203的内部与氨纶内芯3中的包纱层301固定连接,通过纯棉层104的内部与PE棉201固定连接以及经纬棉203的内部与包纱层301固定连接的方式,用来加强纱线内部连接性和紧密性,防霉抗菌层2包括PE棉201和水刺棉202,PE棉201的内部与水刺棉202固定连接。
[0026]其中如图1

2所示,静电屏蔽层1还包括外覆棉网101和纯棉层104,外覆棉网101固定连接在导电纤维棉层102的外表面,树脂浸涂棉层103的内部与纯棉层104固定连接,外覆棉网101为棉料制成的纱网,覆盖在包芯纱线的外表面,用来进行纱线棉料的包覆固定,防止棉线棉料脱离,导电纤维棉层102是通过导电纤维与普通织物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霉抗菌氨纶包芯纱线,包括静电屏蔽层(1)、防霉抗菌层(2)和氨纶内芯(3),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屏蔽层(1)的内部与防霉抗菌层(2)固定连接,所述静电屏蔽层(1)包括导电纤维棉层(102)和树脂浸涂棉层(103),所述导电纤维棉层(102)的内部与树脂浸涂棉层(103)固定连接,所述防霉抗菌层(2)的内部与氨纶内芯(3)固定连接,所述防霉抗菌层(2)包括PE棉(201)和水刺棉(202),所述PE棉(201)的内部与水刺棉(20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抗菌氨纶包芯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屏蔽层(1)还包括外覆棉网(101)和纯棉层(104),所述外覆棉网(101)固定连接在导电纤维棉层(102)的外表面,所述树脂浸涂棉层(103)的内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玉林陈琪高宝安朱亦奇沈桥庆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虹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