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力人棉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989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弹力人棉纱,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人棉纱体,人棉纱体包括的中空卷筒表面缠绕有纱体,且中空卷筒端部套接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的外导向环内侧壁套接有内导向环;纱体包括呈相互捻制设置的功能层、抗菌层、耐污层、耐磨层和耐温层,且功能层包括呈相互捻制设置的涤纶纤维和丙烯酸树脂纤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功能层和导向机构,解决了现有人棉纱,自身存在弹性较差,易皱的缺点,在使用中满足不了使用需求,同时,其直接缠绕于卷筒外中部,收放卷的过程中,极易发生位置偏差的问题。极易发生位置偏差的问题。极易发生位置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弹力人棉纱


[0001]本技术属于纺织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弹力人棉纱。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人棉纱属于纺织物,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人棉纱,自身存在弹性较差,易皱的缺点,在使用中满足不了使用需求;
[0004]2、现有的人棉纱,直接缠绕于卷筒外中部,收放卷的过程中,极易发生位置的偏差。
[0005]因此,现有的高弹力人棉纱,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弹力人棉纱,通过设置功能层和导向机构,解决了现有人棉纱,自身存在弹性较差,易皱的缺点,在使用中满足不了使用需求,同时,其直接缠绕于卷筒外中部,收放卷的过程中,极易发生位置偏差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高弹力人棉纱,包括人棉纱体,所述人棉纱体包括的中空卷筒表面缠绕有纱体,且中空卷筒端部套接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的外导向环内侧壁套接有内导向环。
[0009]所述纱体包括呈相互捻制设置的功能层、抗菌层、耐污层、耐磨层和耐温层,且功能层包括呈相互捻制设置的涤纶纤维和丙烯酸树脂纤维。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内导向环外中部呈向内的凹槽设置,且凹槽内套接有整形块,外导向环外中部呈对外的凸块设置,通过凹槽与凸块间结构的卡接连接,以对内导向环进行与外导向环间的连接,而通过整形快则对使用中的内导向环进行外平整处理。
[0011]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层包括光触媒纤维和银纤维,且光触媒纤维、银纤维之间呈相互交错的捻制设置,通过光触媒纤维和银纤维,以进行纱体的抗菌作业,而将光触媒纤维、银纤维之间呈相互交错的捻制设置,以保证抗菌性的均匀化。
[0012]进一步地,所述耐污层包括丁晴橡胶纤维和特氟龙纤维,且丁晴橡胶纤维和聚特氟龙纤维之间呈相互交错的捻制设置,通过丁晴橡胶纤维和特氟龙纤维,以进行纱体的抗污作业,而将丁晴橡胶纤维和特氟龙纤维之间呈相互交错的捻制设置,以保证耐污性的均匀化。
[0013]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包括羊毛纤维和尼龙纤维,且羊毛纤维和尼龙纤维之间呈相互交错的捻制设置,通过羊毛纤维和尼龙纤维,以进行纱体的耐磨作业,而将羊毛纤维和尼龙纤维之间呈相互交错的捻制设置,以保证耐磨性的均匀化。
[0014]进一步地,所述耐温层包括陶瓷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且陶瓷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之间呈相互交错的捻制设置,通过陶瓷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以进行纱体的耐温作业,而将陶瓷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之间呈相互交错的捻制设置,以保证耐温性的均匀化。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功能层,通过对纱体进行功能性提升,以提高其使用性,具体的,功能层包括涤纶纤维和丙烯酸树脂纤维,涤纶纤维用于增强纱体的回弹能力以及抗皱能力,而丙烯酸树脂纤维则用于提升该纱体自身的一个抗紫外线性能。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导向机构,通过对收放卷中的纱体进行导向处理,以提升其使用效果,具体的,导向机构套接于中空卷筒的端部,导向机构包括外导向环以及内导向环,通过外导向环以及内导向环的内侧壁,以进行收放卷中不同直径纱体的收放作业即可。
[0018]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外观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导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纱体组成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功能层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抗菌层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耐污层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耐磨层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耐温层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9]1、人棉纱体;11、中空卷筒;12、纱体;121、功能层;1211、涤纶纤维;1212、丙烯酸树脂纤维;122、抗菌层;1221、光触媒纤维;1222、银纤维;123、耐污层;1231、丁晴橡胶纤维;1232、特氟龙纤维;124、耐磨层;1241、羊毛纤维;1242、尼龙纤维;125、耐温层;1251、陶瓷纤维;1252、玄武岩纤维;2、导向机构;21、外导向环;22、内导向环;23、整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1]请参阅图1

8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高弹力人棉纱,包括人棉纱体1,人棉纱体1包括的中空卷筒11表面缠绕有纱体12,且中空卷筒11端部套接有导向机构2,导向机构2包括的外导向环21内侧壁套接有内导向环22。
[0032]纱体12包括呈相互捻制设置的功能层121、抗菌层122、耐污层123、耐磨层124和耐温层125,且功能层121包括呈相互捻制设置的涤纶纤维1211和丙烯酸树脂纤维1212,进行
该纱体12的使用时;
[0033]首先,对纱体12进行在中空卷筒11上的收放作业,此时,若进行大直径纱体12的收放作业时,将导向机构2直接套接于中空卷筒11的端部即可;
[0034]接着,若进行小直径纱体12的收放作业时,对外导向环21施加向外的力,使其与内导向环22间进行结构的脱离,并将整形块23套接于内导向环22外中部的凹槽内,以对其外部进行平整作业;
[0035]然后,通过对纱体12施加收放的力,通过外导向环21或内导向环22的内侧壁对其进行收放中的限位即可;
[0036]最后,在进行纱体12的使用中,纱体12包括功能层121、抗菌层122、耐污层123、耐磨层124和耐温层125,以对纱体12进行功能性、抗菌性、耐污性、耐磨性以及耐温性的提升。
[0037]其中如图2所示,内导向环22外中部呈向内的凹槽设置,且凹槽内套接有整形块23,外导向环21外中部呈对外的凸块设置,具体的,进行内导向环22结构的连接时,将其放置于外导向环21内侧中部,并对其施加向内的力,外导向环21外中部凸块为弹性橡胶设置,以在力的推动下,进入内导向环22外中部的凹槽内。
[0038]其中如图5

8所示,抗菌层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力人棉纱,包括人棉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棉纱体(1)包括的中空卷筒(11)表面缠绕有纱体(12),且中空卷筒(11)端部套接有导向机构(2),所述导向机构(2)包括的外导向环(21)内侧壁套接有内导向环(22);所述纱体(12)包括呈相互捻制设置的功能层(121)、抗菌层(122)、耐污层(123)、耐磨层(124)和耐温层(125),且功能层(121)包括呈相互捻制设置的涤纶纤维(1211)和丙烯酸树脂纤维(1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力人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向环(22)外中部呈向内的凹槽设置,且凹槽内套接有整形块(23),外导向环(21)外中部呈对外的凸块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力人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122)包括光触媒纤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良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鹏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