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会仁专利>正文

二次缺相保护断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149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二次缺相保护断电器由交流接触器,附加控制电路,电流互感器、可控硅、变压器、整流二极管和继电器组成,三个电流互感器分别套在交流接触器二次触头到用电器之间,变压器二次绕组E串联有可控硅、整流二极管和继电器,在各可控硅的电路上并联有可控硅和整流二极管,电流互感器上的两个接点分别和该并联电路上的相同接点连接。用途广泛,凡是三相电源(380V)带动的用电器均可使用;性能稳定和可靠;灵敏度高;安装、连接和使用简便;维修方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缺相保护断电器,主要用于电路缺相时对用电器起保护作用。现有技术无断电保护装置。因而,电路出现缺相时,造成烧毁用电器(电动机)的事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填补本领域的空白而提供一种缺相断电的二次缺相保护断电器。本实有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技术由交流接触器,附加控制电路电流互感器、可控硅、变压器、整流二极管和继电器组成,三个电流互感器分别套在交流接触器二次触头到用电器之间,变压器二次绕组E串联有可控硅、整流二极管和继电器,在各可控硅的电路上并联有可控硅和整流二极管,电流互感器上的两个接点分别和该并联电路上的相同接点连接。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的电路图。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表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由交流接触器,附加控制电路(见图1右下部,属于现有技术),电流互感器L,可控硅T、变压器B、整流二极管D和继电器J构成,用三个电流互感器AL、BL、CL分别套装于现有交流接触器或中间继电器二次触头A′、B′、C′到用电器(本实施例为电动机)之间,三个电流互感器AL、BL、CL的电路图见图1的左下图。变压器B的二次绕组E串联有可控硅T4、T5、T6、整流二极管D4和继电器J,在通向可控硅T4的电路上并联有可控硅T1和整流二极管D1,电流互感器AL的1和2点和该并联电路上的1和2连接。在T4后通向可控硅T5的电路上并联有可控硅T2和整流二极管D2,电流互感器BL的4点和3点和该并联电路上的4和3连接。在T5后通向可控硅T6的电路上并联有可控硅T3和整流二极管D3,电流互感器CL的5点和6点和该并联电路上的5和6连接。在继电器J的电路上并联有滤波电容C1。使用时,三个电流互感器AL、BL、CL给可控硅T1、T2、T3的控制极和阳极之间加触发电压,以触发可控硅导电。再利用变压器B的二次绕组a、b、c的电源,经整流二极管D1、D2、D3,给可控硅T4、T5、T6的控制极和阴极之间加触发电压,以触发可控硅导通。再利用变压器B二次绕组E(电源为12V或24V),经整流二极管D4和滤波电容C1,带动继电器J工作,使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从而实现控制交流接触器或中间继电器的工作,以保护用电器(电动机),防止其烧坏。当电路中任一相(如A相)缺电,相应的A相电流互感器AL没有电压,使A相可控硅T1不导通,则整流二极管D1没有电压供给可控硅T4控制极而使T4不被导通,这样,变压器B二次绕组E在A相T4处截止。虽另两相B和C的可控硅导通,但整流二极管D4没有电压,使继电器J不能工作,常开触点未闭合,使交流接触器或中间继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电动机停止工作,从而保护了电动机免于被烧坏。另外,还可以将变压器B一次线圈接在二次触头A′、B′、C′,可以在不接用电器或触点到电动机之间的电缆线两相及电动机本身两相和触点两相,都可使交流接触器或中间继电器不能工作,从而保护用电器。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下述优点用途广泛,凡是三相电源(380V)带动的用电器均可使用;性能稳定和可靠;灵敏度高;安装、连接和使用简便;维修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缺相保护断电器,包括交流接触器和附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流互感器、可控硅、变压器、整流二极管和继电器,三个电流互感器分别套在交流接触器二次触头到用电器之间,变压器二次绕组E串联有可控硅、整流二极管和继电器,在各可控硅的电路上并联有可控硅和整流二极管,电流互感器上的两个接点分别和该并联电路上的相同接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二次缺相保护断电器,包括交流接触器和附加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流互感器、可控硅、变压器、整流二极管和继电器,三个电流互感器分别套在交流接触器二次触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会仁
申请(专利权)人:肖会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