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油污水异性介质组合除油除悬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900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炼油污水异性介质组合除油除悬系统及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动力输送装置、溶气装置、自适应旋流气浮分离装置和异性介质除油装置,其中,溶气装置用于对来料污水进行加气;自适应旋流气浮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体和设于分离罐体内的一个或多个并联的旋流芯管,旋流芯管的进水口和分离罐体的进水口相连通;旋流芯管的底部设有造旋器,所述造旋器包括轮毂和若干片导流叶片,导流叶片均匀分布于轮毂外表面;所述异性介质除油装置包括一台或者多台串联的异性纤维颗粒除油器,用于对自适应旋流气浮分离装置排出的水相进一步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组合除油除悬系统操作弹性大,对于多种水质的含油污水均能实现高效除油除悬。除悬。除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炼油污水异性介质组合除油除悬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化工和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炼油污水异性介质组合除油除悬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开采、石油化工领域中许多操作单元中会产生大量炼油污水,不同操作单元所产生的炼油污水理化性质差异大,炼油污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悬浮物等杂质,破乳除油除悬困难,是含油污水处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对含油污水方法主要包括加化学药剂破乳,并配合斜板、气浮、生化、旋流等传统设备进行处理,存在着用药量大、占地大、能耗高等问题,且需要根据所处理的水质改变药剂种类、用量,普适性差。物理法破乳除油除悬有着普适性强、污油回收性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利用物理法对炼油污水进行除油除悬,对实现化学药剂近于零消耗,提升炼油污水处理于资源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0003]中国专利CN201821513224.2公开了一种高速除油装置及快速高效除油气浮滤池,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高速除油区、混凝区、絮凝区、气浮区和过滤区,高速除油区包括上述高速除油装置,过滤区连接有出水管。此方法可以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油,实现部分的浮油收集回用,而且还可以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分离过滤。但是此方法占地面积大,而且要加入化学药剂,普适性差。
[0004]中国专利CN201410210930.X公开了一种对含低浓度污油的废水进行深度除油的方法及装置,含低浓度污油的废水从进口进入装置后首先通过整流器使流体均布,其次通过以一定方式编织的亲油疏水纤维和亲水疏油纤维编织层进行微量油滴的捕获、聚结长大及微量水包油形式乳化液的破乳、分离,最后通过波纹强化沉降分离形式实现油滴的快速聚结长大分离。但是此方法只适用于低浓度的含油污水,对高含油量的污水处理效果不佳。
[0005]中国专利CN202010973814.9公开了一种异质纤维组合脱油协同微纳悬浮颗粒脱除装置及脱除方法,此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和方法,实现污水中微纳悬浮颗粒的深度去除,但是此方法主要针对的是污水中的悬浮物颗粒,而且对于高含油量的含油污水不能起到很好地作用。因此仍然急需设计一种操作范围宽且可高效处理炼油污水的除油除悬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炼油污水异性介质组合除油除悬系统及方法,通过物理法进行除油除悬,结合了旋流气浮、离心、介质聚结等方法,占地面积小,操作范围宽,能够更加经济、高效地处理炼油污水,自适应能力强,能实现快速、高效的除油除悬。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炼油污水异性介质组合除油除悬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动力输送装置、溶气装置、自适应旋流气浮分离装置和异性介质除油装置,其中:所述溶气装置用于对来料污水进行加气;所述自适应旋流气浮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体和设于所
述分离罐体内部的一个或多个并联的旋流芯管,所述旋流芯管的进水口和所述分离罐体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旋流芯管的底部设有造旋器,所述造旋器包括轮毂和若干片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均匀分布于所述轮毂外表面,所述造旋器产生的旋流场使得进入所述旋流芯管的液体由轴向运动变为旋转运动;所述异性介质除油装置包括一台或者多台串联的异性纤维颗粒除油器,用于对所述自适应旋流气浮分离装置排出的水相进一步分离。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叶片包括下部的折流段和上部的造旋段,所述折流段为竖直叶片,使得来液均匀进入所述造旋段;所述造旋段为螺旋叶片,且设于所述轮毂的中部,所述造旋段使得来液的轴向运动变为旋转运动;所述轮毂的底端伸出至所述导流叶片的下端。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溶气装置为相互连通的溶气罐和溶气泵,所述溶气罐为空罐,其顶部开设有进水口和供气口,其侧壁开设有循环水出口和出水口,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溶气泵上分别设有吸气口、循环水入口和溶气水出口;所述溶气罐的进水口和动力输送装置相连通,所述循环水出口和循环水入口相连通,所述溶气泵将加气后的溶气水通过所述溶气水出口输送至所述自适应旋流气浮分离装置;所述溶气泵的吸气口和进气管线相连通;所述溶气罐的供气口连通至所述溶气泵的吸气口,以减少气体的使用。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溶气罐的高度是其内径的3.5~3.7倍。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溶气装置为文丘里管气泡发生器,所述文丘里管气泡发生器上设有出口、进口和吸气口,所述文丘里管气泡发生器的进口、吸气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动力输送装置、进气管线,以及所述自适应旋流气浮分离装置相连通。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离罐体为卧式罐体,所述卧式罐体内还设有快速沉降模块,所述旋流芯管和快速沉降模块沿水流方向依次设于所述卧式罐体内;所述卧式罐体的上部设有排气口和排油口,下部设有进水口和排污口,远离所述旋流芯管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卧式罐体的出水口连通至所述异性纤维颗粒除油器,所述卧式罐体的排污口和排气口设于所述旋流芯管和快速沉降模块之间,所述卧式罐体的排油口相对所述排气口设于所述快速沉降模块的另一侧。水相通过所述快速沉降模块时,固体会沉积到下面,通过排污口排出,油相上浮会形成一定厚度的轻油层,从排油口排出至外置的污油罐,分离后的水相从出水口排出,进入异性介质除油装置。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卧式罐体的长度为其内径的2.4~2.6倍,所述快速沉降模块的水平长度为所述卧式罐体内径的0.1~0.3倍,所述快速沉降模块的竖直宽度和所述卧式罐体内径相等。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离罐体为立式罐体,所述立式罐体的高度为其内径的2.8~3.0倍,所述立式罐体的顶部设有供气口和排气口,底部设有出水口,侧壁设有进水口、排油口和排污口,且所述排油口设于所述立式罐体侧壁的上部;所述旋流芯管的下方设有分布器,所述排污口设于所述分布器下方的所述立式罐体的侧壁。经所述旋流芯管分离出的固体,通过分布器的作用,从所述排污口排出。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异性纤维颗粒除油器包括立式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填充有填料的腔体,所述填料包括异性组合纤维颗粒层和异性亲疏水分散颗粒层,所述腔体的下方设有波纹板;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自适应旋流气浮分离装置的进口,侧壁上部设有排油口,底部设有出口和反洗口。
[0016]经所述自适应旋流气浮分离装置处理后的水相从进口进入腔体后,经过亲疏水颗粒拦截及油滴作用,使固体颗粒及絮状物过滤在床层之间,油滴聚结长大,流出腔体后进入到波纹板。经过波纹板作用,聚结长大后的油滴通过腔体和异性纤维颗粒除油器壳体间的空隙上浮,从油相总出口排去污油罐,处理干净后的水相从下方出口流出进入到下一步流程,直至达标。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高度为其内径的4.2~4.5倍,所述腔体的内径为所述壳体内径的0.6~0.7倍,高度为所述壳体内径的1.5~1.7倍;所述波纹板的长度为所述壳体内径的0.6~0.7倍,宽度为所述壳体内径的0.2~0.3倍,高度为所述壳体内径的0.5~0.6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油污水异性介质组合除油除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动力输送装置、溶气装置、自适应旋流气浮分离装置和异性介质除油装置,其中:所述溶气装置用于对来料污水进行加气;所述自适应旋流气浮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体和设于所述分离罐体内部的一个或多个并联的旋流芯管,所述旋流芯管的进水口和所述分离罐体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旋流芯管的底部设有造旋器,所述造旋器包括轮毂和若干片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均匀分布于所述轮毂外表面,所述造旋器产生的旋流场使得进入所述旋流芯管的液体由轴向运动变为旋转运动;所述异性介质除油装置包括一台或者多台串联的异性纤维颗粒除油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油污水异性介质组合除油除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包括下部的折流段和上部的造旋段,所述折流段为竖直叶片,使得来液均匀进入所述造旋段;所述造旋段为螺旋叶片,且设于所述轮毂的中部,所述造旋段使得来液的轴向运动变为旋转运动;所述轮毂的底端伸出至所述导流叶片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油污水异性介质组合除油除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装置为相互连通的溶气罐和溶气泵,所述溶气罐为空罐,其顶部开设有进水口和供气口,其侧壁开设有循环水出口和出水口,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溶气泵上分别设有吸气口、循环水入口和溶气水出口;所述溶气罐的进水口和动力输送装置相连通,所述循环水出口和循环水入口相连通,所述溶气泵将加气后的溶气水通过所述溶气水出口输送至所述自适应旋流气浮分离装置;所述溶气泵的吸气口和进气管线相连通;所述溶气罐的供气口连通至所述溶气泵的吸气口,以减少气体的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油污水异性介质组合除油除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装置为文丘里管气泡发生器,所述文丘里管气泡发生器上设有出口、进口和吸气口,所述文丘里管气泡发生器的进口、吸气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动力输送装置、进气管线,以及所述自适应旋流气浮分离装置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油污水异性介质组合除油除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罐体为卧式罐体,所述卧式罐体内还设有快速沉降模块,所述旋流芯管和快速沉降模块沿水流方向依次设于所述卧式罐体内;所述卧式罐体的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浩毛荣成杨强李裕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