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893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改性生物基树脂的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将阻燃性含氮化合物溶于丙酮,并加入Tris试剂进行多阶段反应后,经过滤洗涤烘干获得阻燃剂;将所述阻燃剂溶于丙酮,升温并加入碳酸钙搅拌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获得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将所述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和干燥后的聚乳酸混合均匀后经挤出后,进行切粒和压片获得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获得的复合材料含有阻燃元素,不仅具有良好的阻燃作用,并与碳酸钙发挥协效作用,提升碳酸钙的分散性,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改性生物基树脂的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乳酸(PLA)是一种以玉米淀粉等一系列可再生材料为原料制得的可降解可塑性聚合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具竞争力的绿色高分子材料之一,被美国食品药监局批准为可植入人体的生物降解性医用高分子材料。常被运用于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室内装潢织物、汽车、电子电器、杯子、一次性餐具、遮阳篷等行业当中,具有无毒、环境友好、优异的力学性能等优点。但是,由于PLA的阻燃能力较差,不但易燃且伴随着严重的熔滴低落现象,容易发生二次燃烧,因此不适宜应用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
[0003]为了满足阻燃性能,现有技术中一般将PLA与阻燃剂熔融共混,以增加PLA的阻燃性能。如公开号CN101260227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聚乳酸的制备方法,其通过将阻燃剂与阻燃助剂、抗氧剂混合均匀,得到阻燃混合物,再将聚乳酸、阻燃混合物、偶联剂、增容剂混合均匀,然后熔融共混,以获得阻燃聚乳酸材料,该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可达到28%。及公开号CN103694657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三元复合阻燃体系聚乳酸材料,其通过将由聚乳酸、负载纳米氧化锌红马、含磷阻燃剂混合人称,该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可达到31.2%。鉴于目前市场的对聚乳酸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需对聚乳酸的阻燃材料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为了提高聚乳酸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本申请采用阻燃改性的碳酸钙与聚乳酸相配合,各材料之间协同提升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并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0005]针对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将阻燃性含氮化合物溶于丙酮,并加入Tris试剂进行多阶段反应后,经过滤洗涤烘干获得阻燃剂;
[0007]S2:将所述阻燃剂溶于丙酮,升温并加入碳酸钙搅拌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获得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
[0008]S3:将所述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和干燥后的聚乳酸混合均匀后经挤出后,进行切粒和压片获得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阻燃性含氮化合物为三聚氯氰、三聚氰胺、六氯环三磷腈中的任意一种。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阻燃性含氮化合物与Tris试剂的摩尔比为1:1

1:6。
[0011]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多阶段反应具体包括:
[0012]反应阶段1:反应温度为0

5℃,反应时间为1

5h;
[0013]反应阶段2:反应温度为室温

90℃,反应时间为3

6h;
[0014]反应阶段3:反应温度为60℃

120℃,反应时间为3

6h。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升温并加入碳酸钙搅拌反应过程的温度为60

90℃,反应时间为1

6h;
[0016]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剂与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10

30。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挤出过程的温度为160

180℃。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获得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各原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聚乳酸90

95%,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5

10%;
[0019]所述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通过阻燃性含氮化合物与Tris试剂反应获得阻燃剂,再采用所述阻燃剂对碳酸钙进行改性获得。
[0020]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将碳酸钙进行阻燃改性,获得了一种包含阻燃元素/基团的阻燃改性碳酸钙,不仅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同时与碳酸钙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提升碳酸钙的分散性,进一步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0022](2)本专利技术的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经阻燃性能测试,其氧指数可达32.7%,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性能均提升,且该复合材料的原料来源广泛,制备过程简单,适应于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TRIS

TCT及其原料红外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TRIS

TCT@CaCO3及其原料红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更加清楚阐述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予以详细说明,显然,所列举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显而易见地得出的其他技术方案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的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级的试剂,通过购买或现有方法制备获得。
[0027]实施例1
[0028]S1:0.1mol三聚氯氰TCT溶于50mL丙酮中,在0

5℃范围内搅拌30min均匀后,将0.3molTris试剂缓慢添加上述溶液中,继续反应4小时后,升温至60℃,继续反应6小时后升温至90℃反应3小时,过滤,洗涤,烘干,得阻燃剂TRIS

TCT。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0029][0030]S2:取0.1g的阻燃剂TRIS

TCT溶于50mL丙酮中,在90℃条件下,缓慢添加2g的CaCO3,搅拌均匀后,反应6小时后,过滤,洗涤,烘干,得阻燃改性的纳米碳酸钙TRIS

TCT@CaCO3。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0031][0032]S3:取干燥后的聚乳酸PLA(原材来自NatureWorks公司,型号:4032D,后述PLA同上)90g、阻燃改性的纳米碳酸钙TRIS

TCT@CaCO3 10g,混合均匀后添加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加工温度分别设置为前段160℃,中段170℃,后端180℃。挤出后再进行切粒和压片。
[0033]将步骤S1获得的TRIS

TCT进行红外图谱分析,具体详见图1。由图1可知:3500

3000cm
‑1归属于Tris试剂的N

H和O

H特征峰、1023cm
‑1归属于Tris试剂的C

O特征峰;1562/1499/1470/812cm
‑1归属于TCT的骨架基团峰,836cm
‑1归属于TCT的C

Cl键;在中间产物Tris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阻燃性含氮化合物溶于丙酮,并加入Tris试剂进行多阶段反应后,经过滤洗涤烘干获得阻燃剂;S2:将所述阻燃剂溶于丙酮,升温并加入碳酸钙搅拌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获得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S3:将所述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和干燥后的聚乳酸混合均匀后经挤出后,进行切粒和压片获得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阻燃性含氮化合物为三聚氯氰、三聚氰胺、六氯环三磷腈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阻燃性含氮化合物与Tris试剂的摩尔比为1:1

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改性纳米碳酸钙/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多阶段反应具体包括:反应阶段1:反应温度为0

5℃,反应时间为1

5h;反应阶段2:反应温度为室温

90℃,反应时间为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林张桂美唐武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