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56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光元件,其包含基板;缓冲层位于基板上;第一半导体层位于缓冲层上;半导体柱位于第一半导体层上,半导体柱包含第二半导体层及活性层;第一接触层位于第一半导体层上,包含第一接触部及第一延伸部环绕半导体柱;第一电极接触层接触第一接触层;第二接触层位于第二半导体层上;第二电极接触层接触第二接触层,其中在发光元件的上视图上,第二电极接触层环绕第一电极接触层的多个侧壁;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接触层及第二接触层上,包含第一绝缘层第一开口位于第一接触部上及第一绝缘层第二开口位于第二接触层上;第一电极覆盖第一绝缘层第一开口且电连接第一半导体层;以及第二电极覆盖第一绝缘层第二开口且电连接第二半导体层。接第二半导体层。接第二半导体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元件
[0001]本申请是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201810768343.0,申请日:2018年07月13日,专利技术名称:发光元件)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元件,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发出一紫外光的发光元件,其包含一第一半导体层及多个半导体柱位于第一半导体层上。

技术介绍

[0003]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为固态半导体发光元件,其优点为功耗低,产生的热能低,工作寿命长,防震,体积小,反应速度快和具有良好的光电特性,例如稳定的发光波长。因此发光二极管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设备指示灯,及光电产品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种发光元件包含一基板;一氮化铝缓冲层位于基板上;一第一半导体层位于氮化铝缓冲层上,其中第一半导体层包含Al
x
Ga1‑
x
N;一半导体柱,位于第一半导体层上,半导体柱包含一第二半导体层及一活性层,其中活性层发出一UV光;一第一接触层,位于第一半导体层上,第一接触层包含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一延伸部,其中第一延伸部环绕半导体柱;一第一电极接触层接触第一接触层;一第二接触层,位于半导体柱的第二半导体层上;一第二电极接触层接触第二接触层,其中在发光元件的一上视图上,第二电极接触层环绕第一电极接触层的多个侧壁;一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接触层及第二接触层上,第一绝缘层包含一第一绝缘层第一开口位于第一接触部上及一第一绝缘层第二开口位于第二接触层上;一第一电极,覆盖第一绝缘层第一开口,且电连接第一半导体层;以及一第二电极,覆盖第一绝缘层第二开口,且电连接第二半导体层。
[0005]一种发光元件包含一基板;一第一半导体层位于基板上;多个半导体柱,位于第一半导体层上,多个半导体柱包含一第二半导体层及一活性层;一第一接触层,位于第一半导体层上,第一接触层包含一第一接触部位于多个半导体柱之间;一第一电极接触层接触第一接触层;一第二接触层,位于多个半导体柱的第二半导体层上;一第二电极接触层接触第二接触层,其中在发光元件的一上视图上,第二电极接触层环绕第一电极接触层的多个侧壁;一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一接触层及第二接触层上,第一绝缘层包含一第一绝缘层第一开口位于第一接触部上及一第一绝缘层第二开口位于第二接触层上;一第二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上,第二绝缘层包含一第二绝缘层第一开口及一第二绝缘层第二开口;一第一电极,通过第一绝缘层第一开口及第二绝缘层第一开口电连接第一接触部;以及一第二电极,通过第二绝缘层第二开口电连接第二接触层。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揭示的一发光元件1的上视图;
[000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揭示的发光元件1的剖视图;
[0008]图3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揭示的一发光元件2A的部分剖视图;
[0009]图3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揭示的发光元件2A的部分上视图;
[0010]图4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揭示的一发光元件2B的部分剖视图;
[0011]图4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揭示的发光元件2B的部分上视图;
[001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3的示意图;
[001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4的示意图。
[0014]符号说明
[0015]1,2A,2B
ꢀꢀꢀꢀꢀ
发光元件
[0016]3,4
ꢀꢀꢀꢀꢀ
发光装置
[0017]11
ꢀꢀꢀꢀꢀꢀ
基板
[0018]111,221,321
ꢀꢀ
第一半导体层
[0019]122,222,322
ꢀꢀ
第二半导体层
[0020]123,223,323
ꢀꢀ
活性层
[0021]12,22,32
ꢀꢀꢀꢀꢀ
半导体柱
[0022]S1
ꢀꢀꢀꢀꢀ
第一半导体层的表面
[0023]S2
ꢀꢀꢀꢀ
基板的表面
[0024]S3
ꢀꢀꢀꢀ
活性层的表面
[0025]11s
ꢀꢀꢀꢀ
第一侧壁11
[0026]111s,221s
ꢀꢀꢀꢀ
第二侧壁
[0027]131
ꢀꢀꢀꢀꢀ
第一接触层
[0028]P1
ꢀꢀꢀꢀꢀ
第一接触部
[0029]14
ꢀꢀꢀꢀ
第一绝缘层
[0030]1402
ꢀꢀꢀ
第一绝缘层的第二开口
[0031]12s,222s
ꢀꢀꢀꢀ
第三侧壁
[0032]132
ꢀꢀꢀꢀꢀ
第二接触层
[0033]E1
ꢀꢀꢀꢀꢀꢀ
第一延伸部
[0034]1401
ꢀꢀꢀꢀ
第一绝缘层的第一开口
[0035]151
ꢀꢀꢀꢀꢀ
第一电极接触层
[0036]152
ꢀꢀꢀꢀꢀ
第二电极接触层
[0037]16
ꢀꢀꢀꢀꢀ
第二绝缘层
[0038]1601
ꢀꢀꢀꢀ
第二绝缘层的第一开口
[0039]1602
ꢀꢀꢀꢀ
第二绝缘层的第二开口
[0040]171
ꢀꢀꢀꢀꢀ
第一电极
[0041]172
ꢀꢀꢀꢀꢀ
第二电极
[0042]51
ꢀꢀꢀꢀꢀꢀ
封装基板
[0043]511
ꢀꢀꢀꢀꢀ
第一垫片
[0044]512
ꢀꢀꢀꢀꢀ
第二垫片
[0045]53
ꢀꢀꢀꢀꢀꢀ
绝缘部
[0046]54
ꢀꢀꢀꢀꢀ
反射结构
[0047]602
ꢀꢀꢀꢀꢀ
灯罩
[0048]604
ꢀꢀꢀꢀꢀ
反射镜
[0049]606
ꢀꢀꢀꢀꢀ
承载部
[0050]608
ꢀꢀꢀꢀꢀ
发光单元
[0051]610
ꢀꢀꢀꢀꢀ
发光模块
[0052]612
ꢀꢀꢀꢀꢀ
灯座
[0053]614
ꢀꢀꢀꢀꢀ
散热片
[0054]616
ꢀꢀꢀꢀꢀ
连接部
[0055]618
ꢀꢀꢀꢀꢀ
电连接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请参照下列实施例的描述并配合相关图示。但是,以下所示的实施例是用于例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元件,并非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又,本说明书记载于实施例中的构成零件的尺寸、材质、形状、相对配置等在没有限定的记载下,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基板;氮化铝缓冲层,位于该基板上;第一半导体层,位于该氮化铝缓冲层上,其中该第一半导体层包含Al
x
Ga1‑
x
N;半导体柱,位于该第一半导体层上,该半导体柱包含第二半导体层及活性层,其中该活性层发出一UV光;第一接触层,位于该第一半导体层上,该第一接触层包含第一接触部及第一延伸部,其中该第一延伸部环绕该半导体柱;第一电极接触层,接触该第一接触层;第二接触层,位于该半导体柱的该第二半导体层上;第二电极接触层,接触该第二接触层,其中在该发光元件的一上视图上,该第二电极接触层环绕该第一电极接触层的多个侧壁;第一绝缘层,位于该第一接触层及该第二接触层上,该第一绝缘层包含第一绝缘层第一开口位于该第一接触部上及第一绝缘层第二开口位于该第二接触层上;第一电极,覆盖该第一绝缘层第一开口,且电连接该第一半导体层;以及第二电极,覆盖该第一绝缘层第二开口,且电连接该第二半导体层。2.一种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基板;第一半导体层,位于该基板上;多个半导体柱,位于该第一半导体层上,该多个半导体柱包含第二半导体层及活性层;第一接触层,位于该第一半导体层上,该第一接触层包含第一接触部位于该多个半导体柱之间;第一电极接触层,接触该第一接触层;第二接触层,位于该多个半导体柱的该第二半导体层上;第二电极接触层,接触该第二接触层,其中在该发光元件的一上视图上,该第二电极接触层环绕该第一电极接触层的多个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昭兴萧长泰王佳琨许启祥陈之皓林永翔郭欧瑞
申请(专利权)人: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