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翻边压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550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翻边压头,高效翻边压头的竖向断面下轮廓为一条简单折线,简单折线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多段直线段顺次首尾相接组成,且简单折线各交点处圆角处理;简单折线中的第一直线段和第五直线段为一组水平线,第一直线段位于第五直线段下方,由此形成高度差,高度差与工件一的料厚对应;第二直线段和第三直线段往上扬,第四直线段往下降,形成一波峰。当压力机带动高效翻边压头向下运动时,待翻边的工件一的受力点沿着简单折线运动,随着工件的变形、简单折线各段不断变化角度,最终一次完成成型翻边。工件一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压力角始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压装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滞而损坏工件的现象,提高了压装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翻边压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翻边联接压装,具体的是一种高效翻边压头。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经常遇到两个工件通过翻边联接压装的情况,如附图1所示:工件一 2 穿过工件二 3 后翻边成型。
[0003]在只有压力机情况下这种装配很难一次压装到位,通常采用两次成型,如附图2所示:先通过斜压头 4 翻边成45
°
,再通过平压头 5 翻边成90。这种压装效率比较低,实际生产中只能通过增加设备数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特提供一种高效翻边压头,以实现工件一和工件二通过一次成型翻边即可压装到位。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翻边压头,所述的高效翻边压头上端与压力机的滑块连接,并随滑块上下滑动,待压装的工件一和工件二装配后固定在压力机的工作台上,并位于高效翻边压头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翻边压头的竖向断面下轮廓为一条简单折线,所述简单折线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多段直线段顺次首尾相接组成,且简单折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翻边压头,所述的高效翻边压头(6)上端与压力机的滑块连接,并随滑块上下滑动,待压装的工件一(2)和工件二(3)装配后固定在压力机的工作台上,并位于高效翻边压头(6)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翻边压头(6)的竖向断面下轮廓为一条简单折线(1),所述简单折线(1)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多段直线段顺次首尾相接组成,且简单折线(1)各交点处圆角处理;当压力机带动高效翻边压头(6)向下运动时,待翻边的工件一(2)的受力点(21)沿着简单折线(1)运动,随着工件(2)的变形、简单折线(1)各段不断变化角度,最终一次完成成型翻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翻边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简单折线(1)包括五段直线段,其中第一直线段(11)和第五直线段(15)为一组水平线,第一直线段(11)位于第五直线段(15)下方,由此形成高度差,高度差与工件一(2)的料厚对应;第二直线段(12)和第三直线段(13)往上扬,第四直线段(14)往下降,形成一波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翻边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段(12)与第三直线段(13)的交点与第五直线段(15)共线。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效翻边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直线段(13)与第四直线段(14)等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翻边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11)与第二直线段(12)之间的光滑圆弧为第一圆弧(111);第二直线段(12)与第三直线段(13)之间的光滑圆弧为第二圆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明春赵炀张永利陈志强刘玉辉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东森汽车密封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