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膨胀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13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圈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膨胀阀,线圈组件包括:本体,具有容纳腔;定子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定子组件具有插针;连接座,连接座设置在本体的侧壁上,连接座与本体一体化注塑成型,连接座具有安装面和多个侧面,安装面位于连接座的远离本体的一侧,插针的端部凸出设置在安装面上,连接座的侧面与本体相连接,至少一个连接座的侧面和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过渡结构。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线圈组件注塑效果差的问题。效果差的问题。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膨胀阀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膨胀阀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圈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膨胀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线圈组件包括本体、连接座和电路板,其中,本体内设置有定子组件,连接座用于固定插针结构。其中,插针结构的一端与定子组件连接,插针结构的另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本体和连接座在加工时,会将本体和连接座放入注塑模具中,并注入塑封料来进行固定。但在注塑过程中,塑封料在本体与连接座连接处会有阻流现象发生,使得塑封料的流动效果变差,在成型之后,本体与连接座连接处内部会产生气泡,造成其密封和绝缘效果差,进而使得线圈组件整体质量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线圈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膨胀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线圈组件注塑效果差的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组件,包括:本体,具有容纳腔;定子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定子组件具有插针;连接座,连接座设置在本体的侧壁上,连接座与本体一体化注塑成型,连接座具有安装面和多个侧面,安装面位于连接座的远离本体的一侧,插针的端部凸出设置在安装面上,连接座的侧面与本体相连接,至少一个连接座的侧面和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过渡结构。
[0005]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连接座与本体在加工时为一体成型结构,且连接座的侧面与本体相连接,同时,在连接座与本体的连接处设置第一过渡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塑封料在注塑时,可以利用第一过渡结构减少连接座与本体的连接处的阻力,如此使得塑封料在流动时更为顺畅,从而能够减少最终成型后整体气泡的产生,如此提高了密封和绝缘性能,保证线圈组件的质量。
[0006]进一步地,第一过渡结构包括过渡圆弧面,过渡圆弧面与连接座的过渡圆弧面所在的侧壁相切,过渡圆弧面与本体的侧壁相切。如此设置,便于加工,同时能够进一步地保证塑封料的流动效果,保证连接座与本体连接处的成型效果。
[0007]进一步地,过渡圆弧面的半径为A,4mm≥A≥0.5mm。当过渡圆弧面的半径小于0.5mm时,将会使得第一过渡结构的结构尺寸过小,从而使得塑封料在第一过渡结构处时仍会有较大阻力,影响塑封料的流动。当过渡圆弧的半径大于4mm时,将会使得第一过渡结构的结构尺寸过大,从而对连接座或其它部位的零件产生干涉,同时影响线圈组件与其他部件的正常连接。
[0008]进一步地,第一过渡结构包括过渡斜面,过渡斜面与过渡斜面所在的连接座的侧面的夹角为B,180
°
>B≥130
°
。如此设置,便于对线圈组件进行加工,且能够使得塑封料在流动过程中更为顺畅。
[0009]进一步地,连接座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设置,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相对设置,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位于连接座的两侧,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分别位于连接座的顶部和底部,第一过渡结构的数量为多个,第一侧面与本体之间、第二侧面与本体之间以及第三侧面与本体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过渡结构。设置多个第一过渡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塑封料流动的顺畅性,保证连接座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与本体的连接处均无气泡产生,提高了线圈组件整体的质量。
[0010]进一步地,连接座与本体的侧壁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过渡结构,第二过渡结构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过渡结构之间,第二过渡结构连接相邻两个第一过渡结构。如此设置,第二过渡结构能够避免相邻两个第一过渡结构产生间隙,从而能够进一步地保证线圈组件的产品质量。
[0011]进一步地,至少一个第一过渡结构为过渡圆弧面,其余多个第一过渡结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过渡结构为过渡斜面。如此设置,使得连接座与本体加工更为灵活,可以在连接座与本体的连接处设置不同结构以适应不同使用场合。
[00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该电子膨胀阀包括上述提供的线圈组件。该电子膨胀阀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线圈组件后,能够提高电子膨胀阀的产品质量,延长电子膨胀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线圈组件的俯视图;
[0016]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线圈组件的俯视图。
[001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19]10、本体;20、连接座;21、第一过渡结构;22、第一侧面;23、第二侧面;24、第三侧面;25、第二过渡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线圈组件,该线圈组件包括本体10、定子组件和连接座20。本体10具有容纳腔,定子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定子组件具有插针。连接座20设置在本体10的侧壁上,连接座20与本体10一体化注塑成型,连接座20具有安装面和多个侧面,安装面位于连接座20的远离本体10的一侧,插针的端部凸出设置在安装面
上,连接座20的侧面与本体10相连接,至少一个连接座20的侧面和本体1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过渡结构21。
[0022]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连接座20与本体10在加工时为一体成型结构,且连接座20的侧面与本体10相连接,同时,在连接座20与本体10的连接处设置第一过渡结构21。采用上述结构,塑封料在注塑时,可以利用第一过渡结构21减少连接座20与本体10的连接处的阻力,如此使得塑封料在流动时更为顺畅,从而能够减少最终成型后整体气泡的产生,如此提高了密封和绝缘性能,保证线圈组件的质量。
[0023]其中,第一过渡结构21包括过渡圆弧面,过渡圆弧面与连接座20的过渡圆弧面所在的侧壁相切,过渡圆弧面与本体10的侧壁相切。过渡圆弧面分别与连接座20的侧壁以及本体10的侧壁相切,如此设置,便于加工,同时能够进一步地保证塑封料的流动效果,保证连接座20与本体10连接处的成型效果。
[0024]进一步地,过渡圆弧面的半径为A,4mm≥A≥0.5mm。当过渡圆弧面的半径小于0.5mm时,将会使得第一过渡结构21的结构尺寸过小,从而使得塑封料在第一过渡结构21处时仍会有较大阻力,影响塑封料的流动。当过渡圆弧的半径大于4mm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具有容纳腔;定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定子组件具有插针;连接座(20),所述连接座(20)设置在所述本体(10)的侧壁上,所述连接座(20)与所述本体(10)一体化注塑成型,所述连接座(20)具有安装面和多个侧面,所述安装面位于所述连接座(20)的远离所述本体(10)的一侧,所述插针的端部凸出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连接座(20)的侧面与所述本体(10)相连接,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座(20)的侧面和所述本体(1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过渡结构(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结构(21)包括过渡圆弧面,所述过渡圆弧面与所述连接座(20)的所述过渡圆弧面所在的侧壁相切,所述过渡圆弧面与所述本体(10)的侧壁相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圆弧面的半径为A,4mm≥A≥0.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结构(21)包括过渡斜面,所述过渡斜面与所述过渡斜面所在的所述连接座(20)的侧面的夹角为B,180
°
>B≥13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积友陈勇好胡建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