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CAN报文实现上下电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084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CAN报文实现上下电的工具,包括CANoe模块,CANoe模块通过USB线与PC电脑终端电性连接,CANoe模块通过第一CANH通道和第一CANL通道与ECU控制器电性连接,CANoe模块通过第二CANH通道和第二CANL通道与工具板电性连接,工具板的正极分别与电源的正极以及ECU控制器的正极电性连接,工具板的负极分别与电源的负极以及ECU控制器的负极电性连接,工具板通过第一CANH通道和第一CANL通道接收CANoe模块发来的CAN报文来给给ECU控制器上电,ECU控制器与电源接通并通过第二CANH通道和第二CANL通道发出报文给CANoe模块,可以实现自动化测试,门槛更低、成本更低廉,可以实现压力测试,降低问题发生率,提高软件质量,工具板可以实现很好监控和验收测试。工具板可以实现很好监控和验收测试。工具板可以实现很好监控和验收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CAN报文实现上下电的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子软件开发及测试
,具体为一种通过CAN报文实现上下电的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物理开关上下电无法将时间控制在毫秒级别误差很大,AutoSar软件架构的普及,导致启动时序问题一直是影响软件质量和软件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ECU控制器的诊断启动时间在几毫秒间,肉眼无法鉴别,而使用物理开关控制的上下电无法精确到毫秒级,在对ECU控制器进行OSEK网络管理或者是Autosar网络管理测试时,ECU控制器的上下电时差如果使用物理开关很难监控,随着汽车电子的发展软件测试和开发难度、开发量日益增大。
[0003]鉴于测试机柜的资金投入更大,而随着主机厂对汽车电子安全性可靠性需求日益增加,为了缩短开发时间和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及时间的投入,需要一种工具可以有效的代替物理开关上下电的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CAN报文实现上下电的工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过CAN报文实现上下电的工具,包括CANoe模块,所述CANoe模块通过USB线与PC电脑终端电性连接,所述CANoe模块通过第一CANH通道和第一CANL通道与ECU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CANoe模块通过第二CANH通道和第二CANL通道与工具板电性连接,所述工具板的正极分别与电源的正极以及ECU控制器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工具板的负极分别与电源的负极以及ECU控制器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工具板通过第一CANH通道和第一CANL通道接收CANoe模块发来的CAN报文来给给ECU控制器上电,ECU控制器与电源接通并通过第二CANH通道和第二CANL通道发出报文给CANoe模块。
[0006]优选的,所述CANoe模块采用CAN收发器,所述CAN收发器的型号为A1051T/3,所述CAN收发器的VIO引脚输出5V电源,所述CAN收发器的CANH引脚通过120欧姆电阻与ECU控制器的CANH引脚连接,所述CAN收发器的CANL引脚通过120欧姆电阻与ECU控制器的CANL引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CAN收发器的VCC引脚接入5V电源,所述CAN收发器的GND为接地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工具板采用SAK

XC2364B

40F80L芯片,所述SAK

XC2364B

40F80L芯片的63号脚与CAN收发器的RXD引脚连接,所述SAK

XC2364B

40F80L芯片的41号引脚与CAN收发器的TXD引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SAK

XC2364B

40F80L芯片的70号引脚与晶体管Q201B的5号脚连接,所述晶体管Q201B的4号脚接入5V电源,所述晶体管Q201B的3号脚分别与晶体管Q201A的2号
脚以及电阻R20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01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所述晶体管Q201A的1号脚为接地上设置,所述晶体管Q201A的6号脚分别与电阻R202的一端以及电阻R203的一端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电阻R203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201的一端以及MOS管Q202的1号脚连接,所述MOS管Q202的2号脚与二极管D201的另一端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CAN报文实现上下电的工具,通过CAN收发器接受一帧特定ID的报文以及报文数据域里的值,通过判断报文ID数据域里的值是否为1来进行判断是否拉高芯片引脚的高低,通过这种方法来控制12V电平的输入与输出,从而达到控制上下电,工具板实现的上下电可以将误差控制在纳秒级别,极大降低了误差提高了ECU的可靠性,可以监控到ECU诊断启动时间使上下电时间更加精确,可以实现自动化测试,减少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投入,门槛更低、成本更低廉,就能实现很多测试功能并输出测试报告,可以实现压力测试,降低问题发生率,提高软件质量,工具板可以实现很好监控和验收测试。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CAN接收器和SAK

XC2364B

40F80L芯片连接电路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上下电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CANoe模块,CANoe模块通过USB线与PC电脑终端电性连接,CANoe模块通过第一CANH通道和第一CANL通道与ECU控制器电性连接,CANoe模块通过第二CANH通道和第二CANL通道与工具板电性连接,工具板的正极分别与电源的正极以及ECU控制器的正极电性连接,工具板的负极分别与电源的负极以及ECU控制器的负极电性连接,工具板通过第一CANH通道和第一CANL通道接收CANoe模块发来的CAN报文来给给ECU控制器上电,ECU控制器与电源接通并通过第二CANH通道和第二CANL通道发出报文给CANoe模块。
[0018]CANoe模块采用CAN收发器,CAN收发器的型号为A1051T/3,CAN收发器的VIO引脚输出5V电源,CAN收发器的CANH引脚通过120欧姆电阻与ECU控制器的CANH引脚连接,CAN收发器的CANL引脚通过120欧姆电阻与ECU控制器的CANL引脚连接,CAN收发器的VCC引脚接入5V电源,CAN收发器的GND为接地设置。
[0019]工具板采用SAK

XC2364B

40F80L芯片,SAK

XC2364B

40F80L芯片的63号脚与CAN收发器的RXD引脚连接,SAK

XC2364B

40F80L芯片的41号引脚与CAN收发器的TXD引脚连接,SAK

XC2364B

40F80L芯片的70号引脚与晶体管Q201B的5号脚连接,晶体管Q201B的4号脚接入5V电源,晶体管Q201B的3号脚分别与晶体管Q201A的2号脚以及电阻R201的一端连接,电
阻R201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晶体管Q201A的1号脚为接地上设置,晶体管Q201A的6号脚分别与电阻R202的一端以及电阻R203的一端连接,电阻R203的另一端分别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CAN报文实现上下电的工具,包括CANoe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CANoe模块通过USB线与PC电脑终端电性连接,所述CANoe模块通过第一CANH通道和第一CANL通道与ECU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CANoe模块通过第二CANH通道和第二CANL通道与工具板电性连接,所述工具板的正极分别与电源的正极以及ECU控制器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工具板的负极分别与电源的负极以及ECU控制器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工具板通过第一CANH通道和第一CANL通道接收CANoe模块发来的CAN报文来给给ECU控制器上电,ECU控制器与电源接通并通过第二CANH通道和第二CANL通道发出报文给CANoe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CAN报文实现上下电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CANoe模块采用CAN收发器,所述CAN收发器的型号为A1051T/3,所述CAN收发器的VIO引脚输出5V电源,所述CAN收发器的CANH引脚通过120欧姆电阻与ECU控制器的CANH引脚连接,所述CAN收发器的CANL引脚通过120欧姆电阻与ECU控制器的CANL引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CAN报文实现上下电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收发器的VCC引脚接入5V电源,所述CAN收发器的GND为接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过CAN报文实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肖刚郭朝龙王伟李照坤袁万宾
申请(专利权)人:豫北转向系统新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