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涨壳式锚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03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涨壳式锚索,包括索体和锚具,索体尾部安装有涨片组件和内涨楔,涨片组件包括沿周向设置于索体外围的若干涨片,以及位于涨片远离锚具一侧的连接圈,连接圈与索体滑接,涨片通过连接片与连接圈固接,涨片的外表面设有倒刺扣,各涨片形成的第一环形体内孔为锥孔;内涨楔与索体固接,内涨楔位于连接圈靠近锚具的一侧,且内涨楔位于连接片的内侧,内涨楔与连接圈通过弹簧连接,内涨楔朝向涨片的一端外圆与所述锥孔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将内涨楔和涨壳组件送至钻孔底部后,通过弹簧的作用对涨片进行拉动,经过向钻孔外拉动索体,使涨片沿外套圆锥段发生外移而外撑,通过设置倒刺扣扎入并抓紧岩石,无需使用锚固剂来施加初锚力。施加初锚力。施加初锚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涨壳式锚索


[0001]本技术涉及矿山与岩土工程围岩支护或加固用的锚索
,尤其适用于矿山井巷、隧道以及其他岩土工程中钻孔成型良好情况下的支护和加固,具体是指一种涨壳式锚索。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矿山开采技术的提高,对围岩孔的钻孔效果越来越好,如果在钻孔成型良好的情况下,仍然采用传统的锚索安装施工方法,使用锚固剂来施加初锚力,不利于支护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涨壳式锚索,在钻孔成型良好的情况下,无需使用锚固剂来施加初锚力,大大降低了锚索支护安装施工的复杂程度,便于锚索的快速安装。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涨壳式锚索,包括索体和安装在索体上的锚具,所述索体尾部安装有涨片组件和内涨楔,所述涨片组件包括沿周向设置于索体外围的若干涨片,以及位于涨片远离锚具一侧的连接圈,连接圈套设于索体上且与索体滑接,涨片通过连接片与连接圈固接,涨片的外表面设有倒刺扣,各涨片形成的第一环形体内孔为锥孔,且锥孔朝向连接圈的一端为大径端;内涨楔与索体固接,内涨楔位于连接圈靠近锚具的一侧,且内涨楔位于各连接片的内侧,内涨楔与连接圈通过弹簧连接,内涨楔朝向涨片的一端外圆与所述锥孔适配。
[0005]本方案的锚索向围岩钻孔内穿设过程中,在围岩壁的作用下,弹簧处于受压缩状态,将索体及涨壳组件送至钻孔底部后,轻拉索体,弹簧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伸长,顶动连接圈,连接圈移动时,通过连接片的传力拉动涨片移动,利用内涨楔的锥形外圆使涨片向四周撑开,倒刺扣扎入岩石并抓紧岩石,然后在孔外索体穿托盘、锚具施加适当初锚力即可。
[0006]作为优化,所述内涨楔包括套设在索体上的外套和若干沿周向设置在索体外围的夹片,外套的外圆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圆锥段和圆柱段,圆锥段向前延伸至锥孔孔壁与索体外圆之间形成的环形缝中,圆锥段的锥度与所述锥孔适配;外套的内孔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圆柱孔和锥形孔,圆柱孔的内径与索体外径适配,锥形孔朝向连接圈的一端为大径端;各夹片形成的第二环形体自后往前延伸至锥形孔与索体之间的腔体中,且第二环形体的外表面为与所述锥形孔适配的锥面。本优化方案的内涨楔采用外套和夹片的结构形式,通过设置夹片,方便实现外套与索体的相对固定,外套上的圆锥段设置,便于使各涨片外撑,将圆锥段之外部分设置成圆柱段,方便加工,并且便于控制外径与围岩钻孔适配;外套内孔的圆柱孔,用于套设在索体上,锥形孔用于与夹片作用,实现对夹片的挤紧,以实现外套与索体的相对固定。
[0007]作为优化,夹片的内侧面设有防滑螺纹。本优化方案通过在夹片的内侧面设置防
滑螺纹,增大了夹片与索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夹片与索体沿轴向相对固定的可靠性。
[0008]作为优化,涨片朝向连接圈的一端固设有直段,连接片与所述直段固接。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直段,便于涨片与连接片之间的连接,也便于增大连接片与涨片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连接片与涨片固接的可靠性。
[0009]作为优化,各夹片的外表面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凹槽,各夹片上的凹槽形成沿周向贯通的定位槽,定位槽中设有弹性圈。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凹槽,便于放置弹性圈,通过设置弹性圈便于安装时将各夹片进行初步固定,从而提高了锚索的装配效率。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将内涨楔和涨壳组件送至钻孔底部后,通过弹簧的作用对涨片进行拉动,经过向钻孔外拉动索体,从而使涨片沿外套圆锥段发生外移而外撑,通过设置倒刺扣,便于扎入并抓紧岩石,实现索体尾部与钻孔壁的相对固定,并且在预紧索体时,外套随索体具有前移的趋势,进一步将各涨片外撑,从而实现了对索体尾部的可靠固定,无需使用锚固剂来施加初锚力,大幅提高了锚索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内涨楔与涨壳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所示:
[0014]1、锚具,2、托盘,3、索体,4、涨片,5、外套,6、连接片,7、夹片,8、弹簧, 9、连接圈,10、直段,11、弹性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6]如图1所示一种涨壳式锚索,包括索体3,以及安装在索体上的锚具1和托盘2,该涨壳式锚索可以用于注浆全锚,也可用于端锚,索体可做成中空结构,完成初锚索,通过索体中孔向钻孔内注浆,完成注浆全锚。索体尾部安装有涨片组件和内涨楔,为了便于描述,以锚具和托盘所在侧为前,以涨片组件和内涨楔所在侧为后。
[0017]涨片组件用于送入钻孔底部后索体拉拽承力,孔口施加托盘、锚具初锚。具体的,涨片组件包括沿周向设置于索体外围的若干涨片4,以及位于涨片远离锚具一侧的连接圈9,连接圈位于涨片的后方,连接圈9套设于索体上且与索体滑接,连接圈可相对索体滑动。涨片通过连接片6与连接圈固接,每个涨片分别对应一连接片,连接片的前端与涨片固接,连接片的后端与连接圈固接。为方便连接,涨片朝向连接圈的一端固设有直段10,连接片6的前端与所述直段焊接,连接片的后端与连接圈的外圆焊接,本实施例的连接片在连接圈周向方向上均布,在索体竖直时,使涨片端部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涨片的外表面设有倒刺扣,倒刺扣包括若干沿轴向依次设置的锥形台,锥形台的前端为大径端。各涨片形成第一环形体,第一环形体的内孔为锥孔,且锥孔朝向连接圈的一端为大径端,加工制作时,先加工内孔为锥孔的涨套,并在涨套外圆加工倒刺扣,然后沿涨套母线将涨套分割为三个涨片。
[0018]内涨楔与索体固接,内涨楔位于连接圈靠近锚具的一侧,及内涨楔位于连接圈的前方,且内涨楔位于各连接片6的内侧,内涨楔与连接圈通过弹簧8连接,内涨楔朝向涨片的
一端外圆与所述锥孔适配。弹簧套设在索体上,弹簧的前端顶至内涨楔,弹簧的后端顶至连接圈。
[0019]具体的,内涨楔包括套设在索体上的外套5和若干沿周向设置在索体外围的夹片7,夹片的内侧面设有防滑螺纹,夹片的结构可采用现有锚具中的结构。外套的外圆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圆锥段和圆柱段,圆锥段向前延伸至锥孔孔壁与索体外圆之间形成的环形缝中,圆锥段的锥度与所述锥孔适配;外套的内孔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圆柱孔和锥形孔,圆柱孔的内径与索体外径适配,锥形孔朝向连接圈的一端为大径端。各夹片形成第二环形体,第二环形体自后往前延伸至锥形孔与索体之间的腔体中,且第二环形体的外表面为与所述锥形孔适配的锥面。为便于装配式对各夹片进行初步固定,各夹片的外表面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凹槽,各夹片上的凹槽形成沿周向贯通的定位槽,定位槽中设有弹性圈11。外套、涨片、夹片相互作用,使彼此缩紧在索体指定位置上。
[0020]向上安装锚索时,弹簧处于受力压缩状态,涨片处于内涨楔外套的下部,涨片组件、内涨楔和弹簧形成涨壳组件外部小于钻孔的尺寸。锚索及涨壳组件送至钻孔底部后,轻拉索体,涨片组件受弹簧力向相对索体相反方向移动,内涨楔将涨片向四周撑开,扎入岩石并抓紧岩石。孔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涨壳式锚索,包括索体(3)和安装在索体上的锚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索体尾部安装有涨片组件和内涨楔,所述涨片组件包括沿周向设置于索体外围的若干涨片(4),以及位于涨片远离锚具一侧的连接圈(9),连接圈(9)套设于索体上且与索体滑接,涨片通过连接片(6)与连接圈固接,涨片的外表面设有倒刺扣,各涨片形成的第一环形体内孔为锥孔,且锥孔朝向连接圈的一端为大径端;内涨楔与索体固接,内涨楔位于连接圈靠近锚具的一侧,且内涨楔位于各连接片(6)的内侧,内涨楔与连接圈通过弹簧(8)连接,内涨楔朝向涨片的一端外圆与所述锥孔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涨壳式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涨楔包括套设在索体上的外套(5)和若干沿周向设置在索体外围的夹片(7),外套的外圆包括自前向后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红蒋敬平李建建孙尚尚徐洪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安科矿山支护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