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营养聚合水稻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764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营养聚合水稻的选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营养水稻为父本,不育系S为母本,杂交后与母本回交,再自交,收获子代种子;从子代中选择可育的不育系植株;选留紫色种皮的不育系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营养聚合水稻的选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育种
,尤其涉及一种多营养聚合水稻的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当前人们生活方式显著不同和节奏明显变快的背景下,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变,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癌症等各种慢性疾病逐年频发,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痛苦,吃好、吃饱、吃出健康成为一种时尚的健康追求。彩色米富含铁、锌微量营养元素、天然色素及预防各种慢性疾病发生的各种生理活性物质,是众多消费者的健康选择,也是我国传统“食药同源”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是健康人体小肠内难以消化吸收的淀粉及淀粉降解物的总称,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控制体重、有利于肠道健康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对糖尿病患者和减肥人群具有特殊意义。另外,铁、锌等微营养缺乏症影响全世界约38%的孕妇和43%的学前儿童的健康,全球因生长迟缓而存在认知发展与体能发育问题的小孩约1.65亿。
[0004]在经典作物育种追求高产、优质、抗病的基础上,功能性作物更加注重营养与经济价值的提高,既承载保障人民营养与生命健康的使命,又担负由传统“粮食作物”提升为“粮食经济兼顾型作物”的时代使命。
[0005]为此,提供一种多营养聚合水稻的选育方法,符合国家供给侧改革及大健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营养聚合水稻的选育方法,该选育方法获得的多营养聚合水稻不仅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综合性状优势,同时还具有高黑米色素、高抗性淀粉含量和高铁含量的特性。
[0007]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多营养聚合水稻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以营养水稻为父本,两系杂交水稻及其亲本组合中的不育系S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的子代与母本进行n次回交,得到BC
n
F1代;BC
n
F1代自交后,收获BC
n
F2代种子;
[0010](2)将BC
n
F2代单株种植,开花时选择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植株,割桩再生,从中选择育性转为可育的不育系植株;成熟时按单株收获,查看籽粒外观,选留紫色种皮的不育系S
’1,收获BC
n
F3代种子;
[0011](3)对BC
n
F3代进行株系种植,鉴定不育系的种皮颜色、抗性淀粉含量和铁含量,选留高黑色度、高黑米色素含量、高抗性淀粉含量及高铁含量的纯合稳定的不育系S
’2,收获BC
n
F4代种子;
[0012](4)以不育系S为对照,种植BC
n
F4代,鉴定BC
n
F4代不育系S
’2的不育性、开花习性及农艺性状,选留开花习性好的不育系S
’3,收获BC
n
F5代种子;
[0013](5)种植BC
n
F5代,室内外鉴定不育系S
’3的不育性,选留不育性符合不育系特性的不育系S
’4,收获BC4F6代种子,并将不育系S
’4与恢复系R成对测配,获得杂种 F1代种子;
[0014](6)种植BC4F6代和杂种F1代,鉴定杂种F1代的杂种优势,并测定不育系S
’4的黑米色素含量、抗性淀粉含量和铁含量,选留杂种优势强的杂种F1代植株及相应的不育系S


[0015](7)构建不育系S

、恢复系R及两系杂交稻组合,最终选育多营养聚合水稻新品种。
[0016]进一步地,所述营养水稻为稻浙辐111。
[0017]其中,浙辐111已向农业农村部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并授权(品种权证书号: CNA20080431.6)。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两系杂交水稻为浙大紫两优1号;亲本组合中不育系S为浙大紫 1S,恢复系R为浙辐01。
[0019]其中,不育系S为浙大紫1S,是浙江大学选育的紫米温敏不育系。该品种已于 202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浙审稻[不育系]2021008),并向农业农村部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201005465)。
[0020]恢复系R为浙辐01,是浙江大学选育的优异恢复系,与浙大紫1S配制紫米杂交水稻新组合浙大紫两优1号(浙审稻2021036),已于202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并申请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申请受理新品种保护(申请号:20201006977)。
[0021]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n为3~5次。
[0022]进一步地,步骤(3)中,以黑色度≥90%、黑米色素≥2.30%、抗性淀粉≥10%、铁≥20mg/kg,分别作为高黑色度、高黑米色素、高抗性淀粉和高铁的评判标准。
[0023]进一步地,步骤(4)中,开花习性好的判断标准是正常晴天花时集中在上午 9:30~11:30,柱头外露率≥40%。
[0024]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不育系特性以部颁NY/T 215

2006为标准。
[0025]进一步地,步骤(5)中,以籽粒稻谷为基准,杂种优势强的评判指标为产量≥500 kg/亩,黑色度≥90%,黑米色素含量≥2.30%,抗性淀粉含量≥10%,铁含量≥20mg/kg,中抗稻瘟病,稻米品质为稻米食用品质达部颁三级及以上标准。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以多营养性状与目标两系杂交水稻为基础,针对性选育多营养聚合水稻,在保持目标杂交水稻类似高产、优质、抗病等综合性状优势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水稻的黑米色素含量、抗性淀粉含量和铁含量,符合国家供给侧改革及大健康的需求,。
[0028](2)本专利技术方法利用抗性淀粉、紫色种皮等性状所具有的显性遗传或母体效应的功能营养遗传表达特性,以目标两系杂交水稻组合为基础,只专门对两系不育系S做了改良,显著缩短了7

8个世代的育种时间,育种方法具有简捷高效的突出优点。
[0029](3)本专利技术获得的多营养聚合水稻因具有较高的抗性淀粉含量、铁含量,使得多营养聚合水稻具有较低的估算血糖生成指数,尤为适合糖尿病及高血脂的人群食用,具备了更优的功能品质及特性,这既是当前大健康所需要的,更是未来该价值开发的增效亮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列举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
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此。
[0031]下列实施例中提供的育种方法是以富含营养水稻浙辐111和紫米两系杂交水稻浙大紫两优1号(不育系浙大紫1S,恢复系浙辐01)为基础的多营养聚合水稻的育种方法。
[0032]其中,营养水稻A是浙江大学选育的高抗性淀粉品种浙辐111,已向农业农村部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并授权(品种权证书号:CNA2008043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营养聚合水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营养水稻为父本,两系杂交水稻及其亲本组合中的不育系S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的子代与母本进行n次回交,得到BC
n
F1代;BC
n
F1代自交后,收获BC
n
F2代种子;(2)将BC
n
F2代单株种植,开花时选择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植株,割桩再生,从中选择育性转为可育的不育系植株;成熟时按单株收获,查看籽粒外观,选留紫色种皮的不育系S
’1,收获BC
n
F3代种子;(3)对BC
n
F3代进行株系种植,鉴定不育系的种皮颜色、抗性淀粉含量和铁含量,选留高黑色度、高黑米色素含量、高抗性淀粉含量及高铁含量的纯合稳定的不育系S
’2,收获BC
n
F4代种子;(4)以不育系S为对照,种植BC
n
F4代,鉴定BC
n
F4代不育系S
’2的不育性、开花习性及农艺性状,选留开花习性好的不育系S
’3,收获BC
n
F5代种子;(5)种植BC
n
F5代,室内外鉴定不育系S
’3的不育性,选留不育性符合不育系特性的不育系S
’4,收获BC4F6代种子,并将不育系S
’4与恢复系R成对测配,获得杂种F1代种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殿星舒小丽杨紫涵周亦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