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芒黑大麦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5570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芒黑大麦的选育方法,属于农作物选育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以多棱大麦为母本、多芒多棱黑大麦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收获F0代;F0代自交获得F1代;以多棱大麦为母本、F1代为父本,回交收获杂交种,即为BF0代;BF0代自交,收获BF1代种子;BF1代自交即为BF2代,播种BF2代,选择黑色单株;BF3~BF6代,采用系谱法,从分离出的优良群体内选择农艺性状优良单株,获得优质性状的多芒黑色大麦稳定株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芒黑大麦穗型多芒、观赏性高,产量高,故本发明专利技术多芒黑大麦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经济价值。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芒黑大麦的选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选育
,具体涉及一种多芒黑大麦的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麦是饲草饲料、酒业原料、功能食品、粮食、药用、观赏六位一体的综合用途作物。大麦与小麦的营养成分近似,但其纤维素含量略高,富含可溶性纤维,而且烹制过的大麦中含有烟酸、铁、锌、镁、钾、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铜和磷等营养元素,可为人们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大麦具坚果香味,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有消渴除热的作用,还可以增强体力、滋润肌肤,且对呼吸系统有利,因此,大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
[0003]大麦的籽粒有黑色和黄色之分,通常情况下,黑色大麦较黄色大麦籽粒中含有更高含量的蛋白质、纤维和维生素,营养丰富,因此,黑色大麦食品近年来在市场上非常畅销,且多芒大麦的观赏价值高,但是尚未见多芒黑色大麦的品种。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高产又可供观赏的多芒黑色大麦品种的选育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芒黑大麦的选育方法,该选育方法得到的多芒黑大麦穗型多芒,观赏价值高,且产量显著提高。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芒黑大麦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以多棱大麦为母本、多芒多棱黑大麦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收获F0代;F0代自交获得F1代;以多棱大麦为母本、F1代为父本,回交收获杂交种,即为BF0代;BF0代自交,收获BF1代种子;BF1代自交即为BF2代,播种BF2代,选择黑色单株;BF3~BF6代,采用系谱法,从分离出的优良群体内选择农艺性状优良单株,获得优质性状的多芒黑色大麦稳定株系。
[0009]优选地,所述多芒多棱黑大麦为SV255,所述多棱大麦为Tradition。
[0010]优选地,所述多芒多棱黑大麦和多棱大麦通过对国内外引进大麦种质资源筛选得到。
[0011]优选地,所述筛选的标准包括生育期、株高、穗长、穗粒数、成穗数、千粒重、株型、熟期转色、整齐度、植株抗倒性、抗病性。
[0012]优选地,对大麦种质资源筛选的步骤如下:
[0013]筛选生育期95~105天,株高75~95cm,穗长4~8cm,穗粒数≥40粒、成穗数≥35万穗/亩、千粒重≥38g株型紧凑、熟期转色好、整齐度一致、植株抗倒性能力强、抗病性强的多芒多棱黑大麦和多棱大麦。
[0014]优选地,所述回交包括:母本去雄,且每个植株只对1个穗去雄,人工杂交组配,获得足够的杂交种子,籽粒成熟时统一混合收获,风干保存,收获杂交种。
[0015]优选地,选择黑色单株的步骤包括:待成熟时,选择黑色单株并做标记,单株收获、
单株脱粒、单株风干保存。
[0016]优选地,BF3~BF5代采用系谱法从分离出的优良群体内选择农艺性状优良单株,包括以下步骤:
[0017]对上代选择单株播种,每个单株播2行,对后代单株从株高75cm~95cm、穗长≥4cm、穗粒数≥40粒、分蘖率≥2个、千粒重≥38g、株型紧凑、熟期转色好、整齐度一致、植株抗倒性能力强、抗病性强选择黑色多芒单株,单株收获,风干保存。
[0018]优选地,所述优质性状的多芒黑色大麦稳定株系为株高75cm~95cm、穗长≥4cm、穗粒数≥40粒、分蘖率≥2.0个、千粒重≥38g以上、株型紧凑、熟期转色好、整齐度一致、抗倒性强、抗病性强。
[0019]优选地,所述选育方法还包括将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的品种进行品系鉴定试验。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本专利技术首次提供了一种多芒黑大麦的选育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多棱大麦为母本、多芒多棱黑大麦为父本,杂交组配,能够快速得到穗型多芒、高产等综合性状好的稳定新品种。本专利技术的多芒黑大麦穗型多芒、观赏性高,产量高,故本专利技术多芒黑大麦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1得到的多芒黑大麦的穗粒与多棱大麦Tradition穗粒对比图;
[0023]图2为实施例1得到的多芒黑大麦的穗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芒黑大麦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以多棱大麦为母本、多芒多棱黑大麦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收获F0代;F0代自交获得F1代;以多棱大麦为母本、F1代为父本,回交收获杂交种,即为BF0代;BF0代自交,收获BF1代种子;BF1代自交即为BF2代,播种BF2代,选择黑色单株;BF3~BF6代,采用系谱法,从分离出的优良群体内选择农艺性状优良单株,获得优质性状的多芒黑色大麦稳定株系。
[0026]本专利技术优选父母本时,对优质大麦种质资源筛选,收集国内外优质大麦种质资源,对其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包括生育期、株高、穗长、穗粒数、成穗数、千粒重、株型、熟期转色、整齐度、植株抗倒性、抗病性进行田间鉴定,筛选出父本多芒多棱黑大麦和母本多棱大麦。进一步优选地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包括生育期95~105天,株高75~95cm,穗长4~8cm,穗粒数≥40粒、成穗数≥35万穗/亩、千粒重≥38g、株型紧凑、熟期转色好、整齐度一致、植株抗倒性能力强、抗病性强的多芒多棱黑大麦和多棱大麦。所述多芒多棱黑大麦优选为SV255,所述多棱大麦优选为Tradition。
[0027]本专利技术以多棱大麦为母本、多芒多棱黑大麦为父本进行杂交时,人工杂交组配,获得足够的杂交种子,籽粒成熟时统一混合收获,风干保存,收获杂交种子即为F0代。进一步优选,母本去雄,且每个植株只对1个穗去雄,做6个穗以上。
[0028]本专利技术收获F0代后,将F0代种子种植到田间即为F1代。
[0029]本专利技术以多棱大麦为母本、F1代为父本,回交收获杂交种。所述回交优选包括:人
工杂交组配,母本去雄,且每个植株只对1个穗去雄,做6个穗以上,获得足够的杂交种子,籽粒成熟时统一混合收获,风干保存,收获杂交种,即为BF0代。
[0030]本专利技术将BF0代种子种植到田间即为BF1代,成熟时收获BF1代种子,风干保存。
[0031]本专利技术将BF1代种子种植到田间即为BF2代,BF2代大量性状分离,分离为黑色大麦和浅色大麦,待成熟时,选择对黑色单株大量选择,单株并做标记,单株收获、单株脱粒、单株风干保存。进一步优选,BF2代组合前后各种标准品种2行,所述标准品种为结合前后的父母本,通过组合前后种植标准品种防止掺假种。
[0032]本专利技术优选BF3~BF5代,对选择单株每个单株播2行,对后代单株从株高75cm~95cm、穗长≥4cm、穗粒数≥40粒、分蘖率≥2个、千粒重≥38g、株型紧凑、熟期转色好、整齐度一致、植株抗倒性强、抗病性强选择黑色多芒单株,单株收获,风干保存。进一步优选,BF3~BF5代的每一代组合前后各种标准品种2行,所述标准品种为当地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芒黑大麦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多棱大麦为母本、多芒多棱黑大麦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收获F0代;F0代自交获得F1代;以多棱大麦为母本、F1代为父本,回交收获杂交种,即为BF0代;BF0代自交,收获BF1代种子;BF1代自交即为BF2代,播种BF2代,选择黑色单株;BF3~BF6代,采用系谱法,从分离出的优良群体内选择农艺性状优良单株,获得优质性状的多芒黑色大麦稳定株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芒多棱黑大麦为SV255,所述多棱大麦为Traditio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芒多棱黑大麦和多棱大麦通过对国内外引进大麦种质资源筛选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的标准包括生育期、株高、穗长、穗粒数、成穗数、千粒重、株型、熟期转色、整齐度、植株抗倒性、抗病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大麦种质资源筛选的步骤如下:筛选生育期95~105天,株高75~95cm,穗长4~8cm,穗粒数≥40粒、成穗数≥35万穗/亩、千粒重≥38g、株型紧凑、熟期转色好、整齐度一致、植株抗倒性能力强、抗病性强的多芒多棱黑大麦和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奇军柳小宁赵锋张华瑜潘永东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