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工学沙发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31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体工学沙发床,其解决了现有沙发床结构复杂、重量大,且不能分段调节靠背角度的技术问题,主体为多框架铰接结构,依次包括头颈部框架、多个上半身框架、臀部框架和多个腿部框架。相邻框架之间铰接相连。框架的背面通过传动杆和连接套形成联动结构,且传动杆与连接套之间为间隙配合。臀部框架的下方设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各框架翻转。腿部框架的背面安装有连杆机构,用于支撑腿部框架折叠。本发明专利技术本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重量轻便于搬运,且通过单一驱动机构实现分段改变背部靠背的角度,更加适合人体在劳累时作为休息的工具使用,可广泛应用于家具设计技术领域。可广泛应用于家具设计技术领域。可广泛应用于家具设计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工学沙发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
,特别涉及一种人体工学沙发床。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出现了各种符合人体姿态的坐具和卧具。功能大都针对固定姿态,一般局限于功能沙发、座椅或单纯的床具。虽然这类家具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日常需求,但是购置配齐后,占地面积大,不便移动的等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面对日趋高昂的房价,租房一族大量涌现,购置单一功能的固定家具并不能满足便携及多用途需求,而且价值昂贵,难以普及。
[0003]为此,市面上出现了沙发床一类新型家具,虽然设计理念很早出现,但是真正兴起是近些年,同时,技术人员也逐渐探索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0004]中国专利CN103405064A中公开了一种可拼接的电动沙发床,包括上端设有床垫的钢架床体、控制开关;钢架床体包括床架、靠背部分、支撑架部分、坐垫部分;靠背部分和支撑架部分分别相对的铰接在床架上;支撑架部分的另一端铰接有坐垫部分,坐垫部分的另一端的两侧均通过连接杆与床架活动连接;靠背部分和支撑架部分的底端均设有升降支架,升降支架上均活动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电机,电机均连接在控制开关上;床架的两侧均相对应的设有若干安装孔。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动折叠的沙发床,通过背面设置的连杆机构实现背靠部分或腿部框架的折叠变形,以便使其更符合人体卧姿,但是其背靠部分并没有实现分段折叠,而实际上按照人体工学分析,人的头部、肩部、腰部最舒适的角度并不一致,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0005]中国专利CN213487977U公开了一种用于折叠床的倾斜装置,包括调节床本体以及固设于其下方的下框组件,调节床本体包括背部板和固定板;背部板和固定板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下框组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下框组件设有倾斜装置,倾斜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支架组件、第二电机支架组件和连杆组件。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折叠床的床体可以在下方连杆作用下整体倾斜,使床体背部原有的升起角度基础之上又加大了角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舒适性,但是上半身靠背的角度仍然不能分段调节,且整体结构也较为复杂,导致总重增加,即不便于维护,也利于搬运。
[0006]进一步,也可参考机械结构相近领域的技术方案分析。其中,医疗器械
的护理床普遍可以进行姿态调节,其实质上与沙发床结构功能相近,具体如中国专利CN112263416A公开了一种电动控制多功能护理床,头板能够在头板电动推杆的驱动下向上倾斜,抬起病人头部与肩部,头板和躯干板能够在躯干板电动推杆的作用下向上倾斜一定角度,抬起病人背部,大腿板、小腿板以及脚板能够在下肢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倾斜,帮助病人完成抬腿、屈膝以及抬脚等动作练习,遥控器代替人工控制头板电动推杆、躯干板电动推杆以及下肢驱动组件。又如中国专利CN112076041A公开的了一种具有腰部调节功能的护理床,包括床架、腰腹调节组件、起背机构和床板机构;床板机构包括头部枕板、背部托板、腰部托板、臀部托板、腿部托板和脚部托板;起背机构的头枕电动推杆铰接在背部托板上,头
枕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与头部枕板铰接,腰背电动推杆铰接在床架上,腰背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与背部托板铰接;腰腹调节组件包括腰腹调节电动推杆,腰腹调节电动推杆固定在床架内,腰腹调节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对准腰部托板,床架对应腰部托板位置开有供腰部托板有限角度摆动的调节槽口。参考上述两种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例可以发现,均通过增设的额外驱动机构,实现了上半身床板多角度调节,更加符合人体舒适需求,但是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结构多用于价格昂贵的医疗器械领域,究其原因是结构复杂,驱动单元较多,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同时也存在自重较大,不便携带等问题,相应的并不适用于日常家居中,因此还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且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沙发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维护,更符合人体工学的电动沙发床。
[0008]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体工学沙发床,主体为多框架铰接结构,依次包括头颈部框架、多个上半身框架、臀部框架和多个腿部框架;相邻框架之间铰接相连;
[0009]沙发床背面还安装有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组第一驱动机构和至少一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每个所述上半身框架背面竖向设置的连接套和传动杆;所述上半身框架与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中安装有所述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连接套组成滑动结构;所述传动杆两端分别设有轴套和轴支座;相邻两个传动杆通过所述轴套和所述轴支座铰接,且所述轴支座的边长大于所述连接套的内径;每个所述传动杆的长度大于对应安装框架的长度;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连接套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头颈部框架的背面设有限位结构,相邻上半身框架的传动杆的末端搭接于所述限位结构上;
[0010]所述臀部框架的下方安装有所述第一、第二驱动机构的动力单元,分别为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端通过调节丝杠与所述臀部框架连接,活动端与相邻上半身框架的传动杆铰接;
[001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安装于所述腿部框架的背面,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固定端通过调节丝杠与所述臀部框架连接,活动端与所述连杆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腿部框架折叠。
[0012]优选的,所述传动杆主体为方型管体结构,所述连接套为方型连接套;所述传动杆的横侧面与所述连接套的内壁接触,竖侧面与所述连接套的内壁留有活动间隙。
[0013]优选的,还包括主框体,所述主框体为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臀部框架设置于所述主框体的上端面,并与所述主框体固定连接,所述头颈部框架、上半身框架和腿部框架在收纳状态下均搭接于所述主框体的上端面。
[0014]优选的,相邻框架之间通过合页铰接,且各框架的主体为方型管拼接的框体结构,上端面并列固定有多根条状板。
[0015]优选的,所述上半身框架包括肩背部框架和腰部框架;所述肩背部框架与所述头颈部框架铰接;所述腰部框架与所述臀部框架铰接。
[0016]优选的,所述腿部框架包括大腿框架和小腿框架;所述大腿框架和所述小腿框架铰接处的边框加工为斜角结构。
[0017]优选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二
电动推杆的活动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小腿框架铰接,另一端安装有滑轮。
[0018]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活动端设有导向槽,所述大腿框架的背面铰接有滑块或销轴,且安装于所述导向槽内,形成滑配式结构。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共有两组,沿中线对称设置于框架的背面;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共有一组,沿中线设置于框架的背面。
[0020]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第二电动推杆电连;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遥控器或操作面板,用于输入控制信号。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生产方便,且由于本身质量较小方便搬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工学沙发床,为多框架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头颈部框架、多个上半身框架、臀部框架和多个腿部框架;相邻框架之间铰接相连;沙发床背面还安装有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组第一驱动机构和至少一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每个所述上半身框架背面竖向设置的连接套和传动杆;所述上半身框架与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中安装有所述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连接套组成滑动结构;所述传动杆两端分别设有轴套和轴支座;相邻两个传动杆通过所述轴套和所述轴支座铰接,且所述轴支座的边长大于所述连接套的内径;每个所述传动杆的长度大于对应安装框架的长度;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连接套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头颈部框架的背面设有限位结构,相邻上半身框架的传动杆的末端搭接于所述限位结构上;所述臀部框架的下方安装有所述第一、第二驱动机构的动力单元,分别为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端通过调节丝杠与所述臀部框架连接,活动端与相邻上半身框架的传动杆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安装于所述腿部框架的背面,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固定端通过调节丝杠与所述臀部框架连接,活动端与所述连杆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腿部框架折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工学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主体为方型管体结构,所述连接套为方型连接套;所述传动杆的横侧面与所述连接套的内壁接触,竖侧面与所述连接套的内壁留有活动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工学沙发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框体,所述主框体为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臀部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娜徐广王升东宫润佳
申请(专利权)人:黑系智能装备威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