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内置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30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轴内置泵,包括本体、旋转件、两阀体、马达罩、双轴马达、第一风叶及第二风叶;本体设有内腔及与内腔连通的入口,马达罩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充气口及放气口,内腔设有可与充气口连通的进气口,其中一阀体设置于进气口上;内腔设有可与放气口连通的出气口,另一阀体设置于出气口上;双轴马达设置于容置腔内且输出轴的其中一端与第一风叶连接;双轴马达的输出轴的另一端与第二风叶连接;旋转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本体并驱动两阀体的任一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轴内置泵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的优点。成本低的优点。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轴内置泵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置泵,尤其涉及一种双轴内置泵。

技术介绍

[0002]内置泵是一种内置于气囊内部并可对气囊进行充放气的电动泵体。现有的内置泵通常都是只使用一个电机便可实现对气囊进行充放气,然而由于电机的在驱动风叶转动时,只能驱动气流向一个方向输出,因此,现有大多数的内置泵都是在内部设计一可活动的阀门,通过控制阀门的活动使得进气通道及出气通道可相互切换,从而可以改变气流的输入及输出方向,达到切换充放气的功能。然而,这样需要巧妙地设计泵体内部的进气通道及出气通道,使得进气通道及出气通道的结构十分复杂,从而使得内置泵的加工十分困难,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的双轴内置泵。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双轴内置泵包括本体、旋转件、两阀体、马达罩、双轴马达、第一风叶及第二风叶;所述本体设有内腔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入口,所述马达罩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充气口及放气口,所述内腔设有可与所述充气口连通的进气口,其中一所述阀体设置于所述进气口上;所述内腔设有可与所述放气口连通的出气口,另一所述阀体设置于所述出气口上;所述双轴马达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输出轴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叶连接,所述第一风叶位于所述充气口与所述进气口之间;所述双轴马达的输出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叶连接,所述第二风叶位于所述放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所述旋转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并驱动两所述阀体的任一者,以打开所述进气口或所述出气口。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通过在所述本体的内腔设置进气口及出气口,使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容置腔的充气口连通,又使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容置腔的放气口连通,通过在所述充气口与所述进气口之间设置第一风叶,在所述放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设置第二风叶,并且分别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上设置阀体,因此,只需要利用旋转件驱动两所述阀体的任一者,即可打开所述进气口或所述出气口;当打开所述进气口时,即可使气流向充气口方向充气,当打开所述出气口时,即可使气流从放气口内流出,这样无需对泵体内部的气道进行切换,使得气道的结构十分简单,加工方便。另外,通过设置本体及马达罩,使所述旋转件、两阀体设置于所述本体上,并使所述双轴马达、第一风叶及第二风叶设置于所述马达罩上,组装时,只需要将所述本体与所述马达罩结合即可,组装十分简单方便,有效降低加工成本。
[0006]较佳地,所述双轴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件的旋转中心轴平行。这样可以使得所述双轴马达相对所述本体呈竖向设置,从而在安装于气囊内部时能更好地利用气囊的深度方向的空间,使得双轴内置泵的横向体积更小,从而使其露出气囊表面的面积更少,提高
气囊的美观性。
[0007]具体地,所述充气口及放气口位于所述第一风叶及所述第二风叶之间。
[0008]具体地,所述马达罩内设有出气风道,所述出气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的放气口连通。
[0009]较佳地,所述双轴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件的旋转中心轴垂直。
[0010]具体地,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及第三腔体,所述第一风叶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充气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风叶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放气口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所述双轴马达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三腔体内。
[0011]具体地,所述马达罩的一侧设有进气风道,另一侧设有出气风道,所述进气风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的充气口连通;所述出气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的放气口连通。
[0012]较佳地,所述阀体包括支架、弹性复位件及密封件,所述支架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的内壁抵触,另一端与所述支架抵触,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且在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密封所述内腔。
[0013]较佳地,所述马达罩内设有两相互隔离的活动腔,其中一所述活动腔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容置腔之间并与所述容置腔连通,以容纳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处的所述阀体;另一所述活动腔位于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容置腔之间并与所述容置腔连通,以容纳设置于所述出气口处的所述阀体。通过设置所述活动腔,可以使所述阀体能稳定地工作,防止因受到干涉而无法完全打开所述进气口或出气口,保证充放气快速稳定地进行。
[0014]较佳地,所述旋转件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可顶推所述阀体的凸部,以打开所述进气口或所述出气口。当所述旋转件转动时,所述导轨可以使所述阀体保持关闭的状态,而利用所述凸部,可以驱动所述阀体打开,从而实现选择性地打开两所述阀体的任一者。
[0015]具体地,所述双轴内置泵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旋转件之间,以使所述旋转件贴于所述本体上。这样可以对所述旋转件进行定位,防止旋转件发生意外转动,提高工作时的稳定性。
[0016]具体地,所述旋转件上设有卡合部,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卡合凹,所述旋转件旋转一角度后,所述卡合部可卡于所述卡合凹。通过利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卡合凹配合,可以使所述旋转件定位于特定的角度,防止旋转件发生意外转动,从而保证充放气快速稳定地进行。
[0017]较佳地,所述本体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旋转件设置于所述通孔上。
[0018]较佳地,所述本体设有可收纳连接所述双轴马达的电线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开口处设有盖体。这样可以在不充放气时,更好地收纳电线,使用起来更方便。
[0019]较佳地,所述本体包括主体及设置于所述主体表面的面盖,所述主体的外侧面设有包胶层。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双轴内置泵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双轴内置泵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双轴内置泵的实施例一的阀体的结构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双轴内置泵的实施例一的本体与所述旋转件的分解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双轴内置泵的实施例一充气时的状态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双轴内置泵的实施例一放气时的状态图。
[0026]图7是本技术双轴内置泵的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0027]图8是本技术双轴内置泵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9]如图1至图6所示,图中展开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双轴内置泵100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双轴内置泵100包括本体1、旋转件2、两阀体3、马达罩4、双轴马达5、第一风叶6及第二风叶7;所述本体1设有内腔11及与所述内腔11连通的入口12,所述马达罩4内设有容置腔41及出气风道42,所述容置腔41与所述出气风道42呈左、右排列设置,所述容置腔41设有充气口44及放气口45,所述内腔11设有可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内置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旋转件、两阀体、马达罩、双轴马达、第一风叶及第二风叶;所述本体设有内腔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入口,所述马达罩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充气口及放气口,所述内腔设有可与所述充气口连通的进气口,其中一所述阀体设置于所述进气口上;所述内腔设有可与所述放气口连通的出气口,另一所述阀体设置于所述出气口上;所述双轴马达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输出轴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叶连接,所述第一风叶位于所述充气口与所述进气口之间;所述双轴马达的输出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叶连接,所述第二风叶位于所述放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所述旋转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并驱动两所述阀体的任一者,以打开所述进气口或所述出气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内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件的旋转中心轴平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内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口及所述放气口位于所述第一风叶及所述第二风叶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内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罩内设有出气风道,所述出气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的放气口连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内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件的旋转中心轴垂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轴内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及第三腔体,所述第一风叶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充气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风叶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放气口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所述双轴马达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三腔体内。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轴内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罩的一侧设有进气风道,另一侧设有出气风道,所述进气风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鸿生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