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07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包括下模、上模,所述下模包括主槽及与所述主槽左右两端连通的端槽,所述上模包括主腔及位于所述主腔左右两端的端腔,所述主腔中沿靠近所述端腔处开设有垂直接合部,所述主腔前后两侧分布设置有呈向下凸出设置的护槽架,所述主槽包括与所述护槽架相适配的第一阶梯槽,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锁扣连接后,所述护槽架扣合于所述第一阶梯槽中并形成成型腔室。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使得复合刮板在浇注成型后,既能高效满足煤机装备轻量化的发展要求,又能同时保障其在经长时间使用后的使用效果,进而提高复合刮板使用寿命。进而提高复合刮板使用寿命。进而提高复合刮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刮板加工成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刮板输送设备是将刮板固定在链条上作为牵引构件,在中间槽内运送物料的连续运输机械,其具有运输能力大、适应环境广和维护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煤矿综采工作面中。在刮板输送设备中,刮板和压板、螺栓、螺母以及链条组成刮板链,刮板链是带动运输物料移动的直接执行部件。
[0003]目前,在煤机运输装备中,刮板均为低合金钢的整体锻造结构,其制造工艺为:模锻成型

机加工

热处理,使用材质一般为40Mn2或27SiMn,由此导致煤机运输装备自身重量大,电机负荷能耗很大一部分被煤机运输装备自身而消耗,限制了煤机运输装备的运输能力乃至整套采煤设备的生产效力;同时由于钢质刮板组件对煤机运输装备的底部磨损大,造成成套设备损坏严重,寿命短,生产效率低。
[0004]作为一种改良,煤机运输装备行业的大量研究人员也在研究将金属刮板改进为非金属材料与金属芯板复合型,生产工艺由原先的锻造机加工改为将锻造好的金属芯板置于模具中直接浇注非金属材料成型,由此降低煤矿用刮板输送设备的装机负载,并在很大程度上也确实满足了煤机装备轻量化的发展要求,但在使用效果上均不尽理想。例如,复合刮板自身结构强度偏低,且需经常运行在恶劣安装环境及复杂极端载荷工况下,在经一段时间使用后,其抗拉强度、耐磨性能、阻燃性能、抗静电性能等又会进一步大打折扣,并经常伴发输送运转不畅、局部磨损严重,严重时甚至还会引起链条的崩断,由此造成使用寿命严重不及预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模具,使得复合刮板在浇注成型后,既能高效满足煤机装备轻量化的发展要求,又能同时保障其在经长时间使用后的使用效果,进而提高复合刮板使用寿命。
[0006]为解决上述第一方面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模具,包括下模、上模,所述下模包括主槽及与所述主槽左右两端连通的端槽,所述上模包括主腔及位于所述主腔左右两端的端腔,所述主腔中沿靠近所述端腔处开设有垂直接合部,所述主腔前后两侧分布设置有呈向下凸出设置的护槽架,所述主槽包括与所述护槽架相适配的第一阶梯槽,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锁扣连接后,所述护槽架扣合于所述第一阶梯槽中并形成成型腔室。
[0007]优选地,所述主槽还包括紧贴于所述第一阶梯槽内侧设置的第二阶梯槽,所述第二阶梯槽与所述端槽连通。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阶梯槽中还固定设置有若干定位塞。
[0009]优选地,所述主腔向上贯穿开设有若干顶件孔,所述顶件孔与所述定位塞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互不重叠。
[0010]优选地,所述主腔中开设有呈向下凸出设置的压板座、平链座、立链座,所述压板座与所述护槽架之间形成第一避让空间,所述平链座与所述立链座之间围合而成有第二避让空间。
[0011]优选地,所述主腔还至少包括如下设置之一:
[0012]1)所述顶件孔贯穿开设于所述压板座上;
[0013]2)所述压板座包括沿其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垂直接合部后并延伸至所述端腔处的延伸段,所述第一避让空间贯通所述垂直接合部,并包括所述延伸段与所述护槽架之间形成的第三避让空间,所述第三避让空间与所述端腔连通;
[0014]3)所述平链座、所述立链座均紧贴所述护槽架的内侧壁设置,所述立链座的向下凸出高度高出所述护槽架的向下凸出高度并构成所述护槽架的加强槽架。
[0015]优选地,所述浇注成型模具还包括密封条,所述下模对应于所述护槽架的外周侧、所述垂直接合部下端、所述第二阶梯槽中的任意一处或多处开设有与所述密封条相适配的密封槽。
[0016]优选地,所述端腔呈向上的敞口设置,所述浇注成型模具还包括上模盖,所述上模盖用于在扣合所述上模后对所述端腔的敞口形成盖合。
[0017]优选地,所述成型腔室至少包括分布于所述浇注成型模具两端的第一成型腔,所述第一成型腔包括首尾依次接合的底端面、第一斜端面、第二斜端面、尾弧面、第三斜端面、上端面、垂直接合面,所述垂直接合面紧贴所述垂直接合部的外壁面设置,所述垂直接合面与所述底端面之间为第一敞口,所述尾弧面与所述第一敞口呈相对侧设置。
[0018]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工艺,使得复合刮板在浇注成型后,既能高效满足煤机装备轻量化的发展要求,又能同时保障其在经长时间使用后的使用效果,进而提高复合刮板使用寿命。
[0019]为解决上述第二方面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0]S1:启动控温浇注成型机,移开上模,将预热的专用芯部嵌件移入放置于下模上预热保温;
[0021]S2:将上模移至下模正上方并快速合模;
[0022]S3:从上模的敞口处进行聚氨酯混配液的浇注,并在浇注完毕后快速扣合上模盖;
[0023]S4:在预热温度条件及常压静置状态下完成一次固化成型;
[0024]S5:移开上模盖和上模,进行复合刮板制品的脱模;
[0025]S6:复合刮板制品修边后进行批量二次熟化及合格检验和包装入库。
[0026]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1)使得复合刮板在成型后,既能高效满足煤机装备轻量化的发展要求,又能同时保障其在经长时间使用后的使用效果,进而提高复合刮板使用寿命;
[0028]2)复合刮板在成型后,其可以更好地与链条、压板、螺栓等原有匹配组装部件相适配,有助于减少相关配套设备的改造和相关专用安装工具的定制采购,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9]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复合刮板其主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模具在合模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模具在工作状态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种上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种上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种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种专用芯部嵌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种专用芯部嵌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模具其主视半剖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1)、上模(2),所述下模(1)包括主槽(11)及与所述主槽(11)左右两端连通的端槽(12),所述上模(2)包括主腔(21)及位于所述主腔(21)左右两端的端腔(22),所述主腔(21)中沿靠近所述端腔(22)处开设有垂直接合部(23),所述主腔(21)前后两侧分布设置有呈向下凸出设置的护槽架(24),所述主槽(11)包括与所述护槽架(24)相适配的第一阶梯槽(111),所述上模(2)与所述下模(1)锁扣连接后,所述护槽架(24)扣合于所述第一阶梯槽(111)中并形成成型腔室(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槽(11)还包括紧贴于所述第一阶梯槽(111)内侧设置的第二阶梯槽(112),所述第二阶梯槽(112)与所述端槽(1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梯槽(112)中还固定设置有若干定位塞(11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21)向上贯穿开设有若干顶件孔(211),所述顶件孔(211)与所述定位塞(112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互不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21)中开设有呈向下凸出设置的压板座(213)、平链座(214)、立链座(215),所述压板座(213)与所述护槽架(24)之间形成第一避让空间(216),所述平链座(214)与所述立链座(215)之间围合而成有第二避让空间(21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刮板在线浇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21)还至少包括如下设置之一:1)所述顶件孔(211)贯穿开设于所述压板座(213)上;2)所述压板座(213)包括沿其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垂直接合部(23)后并延伸至所述端腔(22)处的延伸段,所述第一避让空间(216)贯通所述垂直接合部(23),并包括所述延伸段与所述护槽架(24)之间形成的第三避让空间(212),所述第三避让空间(212)与所述端腔(22)连通;3)所述平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辉张翅赵玉辛同帅李平辉张兴刚佘新光尹绪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煤机长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