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漏电保护的电磁起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986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属于电力设备用的电磁起动装置。由接触器、热继电器、零序电流互感器、电子检测保护装置组成,接触器的原线圈上还装有辅助电源线圈。正常工作时,它可使电源向负载供电,漏电时,漏电电流在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线圈产生感应电压,并使电子检测保护装置的干簧继电器触头打开,主回路断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是起动器,又具有漏电保护功能,动作灵敏,分断时间短,且结构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用的电磁起动装置。现行的用于电力设备的电磁起动器,一般包括由盖与壳体组成的外壳、接触器和热继电器,接触器通过三相电源线与380V电源接通。当接触器闭合后,380V电源通过接触器与热继电器对负载进行供电。这种电磁起动器对负载只能起到控制的作用,然而一旦发生漏电,用电设备仍然运行,这样,就极易造成操作人员及其他人员的人身触电伤亡事故。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即能对用电设备起到控制作用,而且当发生漏电情况,还能自动断电的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电磁起动装置,以便保证人身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由接触器、热继电器、零序电流互感器、电子检测保护装置组成。上述的接触器原线圈上装有一辅助电源线圈BQ,零序电流互感器包括磁芯、输出线圈W1、偏移线圈W2、试验线圈W3,而上述的电子检测保护装置则包括半波整流二极管D1、谐振电容C2、滤波电容C4、稳压环节、干簧继电器J、可调分压器以及两个电阻R2、R1与电容C3。所述这些部件均安装在外壳壳体内,而外壳盖上装有启动按钮1A、停止按钮2A、试验按钮3A、复位按钮4A、信号灯XD。1A、2A、3A、4A组成操作系统。上述电子检测保护装置中的干簧继电器J的结构是中间是一干簧管,其外部绕有线圈,线圈外是一外壳。上述接触器、零序电流互感器以及热继电器之间是这样连接的A、B、C三相线通过接触器的主触头,再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磁芯,接在热继电器的输入端上,中性线N亦同时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磁芯。而零序电流互感器中的输出线圈W1的两端分别与电子检测保护装置中的硅可控SCR的控制极g以及电位器P和电阻R3之间的分压点相连,其偏移线圈W2的两端分别与直流线路的公共负极和正极连接,其试验线圈W3一端与一相线连接。而另一端通过模拟电阻R1和另一相线相连。电子检测保护装置中各部件的连接情况是半波整流二极管D1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6一端和滤波电容C4一端连接,而电阻R6另一端又分别与并联的继电器J输入端和硅可控SCR阳极a相连,同时,电阻R6这一端又与电阻R5一端连接,R5另一端一方面与稳压管DW的输入端相连,另一方面又与串联的电阻R3、电位器P、热敏电阻R7连接,谐振电容C2的两端分别与硅可控SCR的控制极g与直流线路的公共负极相连,硅可控SCR阳极a亦与直流线路的公共负极连接,此外,所述的继电器J线圈与续流二极管D2并联;稳压管DW与电容C3并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可结合图3加以说明。正常工作时,即无漏电的情况下,零序电流互感器(Ⅲ)的线圈W1无信号,此时电子检测保护装置(Ⅳ)中的电阻R3与电位器P、电阻R4、R7分压加在硅可控SCR控制极g上电压低于其额定触发电压,由于此装置中装有由电阻R5与稳压管DW组成的稳压环节,使硅可控SCR控制极g的电压稳定,再加电容C2、C3的吸收环节作用,使g的电位不受外界干扰,热敏电阻R7的负阻特性,使g点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其电位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样硅可控SCR不会误导通。干簧继电器J线圈总会有电压,其触头接通。保证操作回路正常工作,接触器(Ⅰ)正常供电。主回路漏电时,电源经试验电阻R1在互感器(Ⅲ)试验线圈W3内形成电流从而产生磁通,此磁通在互感器(Ⅲ)输出线圈W1中感应一定值的电压,其电压大小与漏电电流成正比。当漏电电流大到一定值时。输出线圈W1中的感应电压也大到使硅可控SCR的g、k之间的电压高于SCR控制极g的额定触发电压,从而使SCR导通,导致干簧继电器J线圈上电压低于释放电压,J的触头打开,接触器(Ⅰ)线圈断电。这样主回路断电。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与现有的电磁起动器相比,除具有控制功能外,还可作为车间、建筑工地的电源漏电开关用。而不需要再增加任何附加装置,故使用、安装均很方便。2.由于采用干簧继电器作为漏电检测输出元件,而该元件又比一般小型继电器动作灵敏。如小型继电器动作时间一般为10~20ms,而干簧继电器动作时间在5ms以下,因此,与一般漏电保护装置相比,其分断时间短。3.设计合理,线路简单,性能可靠,且成本低廉。本技术漏电保护动作参数如下表所示 额定工作电流(A)额定漏电动作电流(mA)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mA)漏电保护分断时间(Sec)10、20、403015≤0.1635025≤0.1</table>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形图其中1、壳体;2、盖;XD为指示灯;1A为启动按钮;2A为停止按钮;3A为试验按钮;4A为复位按钮;7、铭牌;A、BC为三条相线,N为中线。图2为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Ⅰ、接触器;Ⅱ、热继电器;Ⅲ、零序电流互感器;Ⅳ、电子检测保护装置。图3为其线路原理图。本技术线路按其功能分为主回路、操作回路与电子检测保护回路。在主回路中,A、B、C三相线通过接触器(Ⅰ)的主触头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Ⅲ)磁芯16,接在热继电器(Ⅱ)输入端上。而热继电器(Ⅱ)输出端与负载的输入端连接,此外接触器(Ⅰ)通过其上的辅助电源线圈BQ、与电子检测保护装置(Ⅳ)的半波整流二极管D1连接,向电子检测保护装置(Ⅳ)的直流线路供应直流电压。操作回路电源相线经过启动按钮1A、复位按钮4A后,使接触器(Ⅰ)主线圈通电,再经过热继电器(Ⅱ)的常闭触头回到另一相线,复位按钮4A由继电器J的常开触头自锁。启动按钮1A触头又串接一由串联的电阻R3、指示灯XD、接触器(Ⅰ)常闭触头组成的漏电保护显示回路。电子检测保护回路接触器(Ⅰ)的辅助电源线圈BQ通过该回路的半波整流二极管D1、滤波电容C4、降压电阻R6向回路的直流线路供电。继电器J与硅可控SCR并联于直流线路上,电阻R5、稳压管DW组成稳压环节,电阻R3、电位器P、热敏电阻R7组成可调分压回路。并联在稳压管DW上。电位器P与电阻R3分压后的点与可控硅SCR控制极g分别与零序电流互感器(Ⅲ)的输出线圈W1两端相连。直流电压经R2给互感器(Ⅲ)的偏移线圈W2通以偏移电流。电阻R4为硅可控SCR的控制极g提供固定工作点。位于SCR的g与直流线路公共负极之间的谐振电容C2对50HZ以外的频率具有抗干扰作用。由于互感器(Ⅲ)磁芯16为非晶态环形铁芯。其导磁率与激磁状态有关,为使漏电检测灵敏,需使漏电电流工作在高导磁率区域内,所以加以辅助激磁来调整磁芯16的工作点,线圈W2就具有上述作用。V.为操作系统由1A、2A、3A、4A组成。各部件的规格型号如下接触器(Ⅰ)为CJ10~40,热继电器(Ⅱ)采用JR16-40、28A-42A,稳压管DW采用2CW-19、12V。二极管D1、D2均为1NA001、1A/100V,硅可控SCR采用3CT-022、100mA/50V,电位器P为SW20、470Ω,电容C1、C2、C3、C4分别采用C003-0.15μF、630V、C003-0.33μF、63V、C003-10μF、16V、C003-100μF、50V,电阻R1、R2、R3、R4、R5、R6、R8分别采用RJ-2W、33KΩ、RTX-0.125W、3.5KΩ、RTX-0.125W、18KΩ、RTX-0.125W、240KΩ、RJ-0.5W、15KΩ、RJ-1W、100Ω、RT-0.5W、510KΩ,热敏电阻R7采用R5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起动器。是由壳体接触器与热继电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接触器(Ⅰ)与继电电器(Ⅱ)之间装有零序电流互感器(Ⅲ)、电子检测保护装置(Ⅳ),在所述的接触器(Ⅰ)原有线圈上装有一辅助电源线圈BQ,所述的零序电流互感器(Ⅲ)由磁芯、输出线圈W↓〔1〕、偏移线圈W↓〔2〕、及试验线圈W↓〔3〕组成,所述的电子检测保护装置包括半波整流二极管D↓〔1〕、谐振电容C↓〔2〕、滤波电容C↓〔4〕、稳压环节、可调分压器、和干簧继电器J,所有的上述部件均安装在壳体1内,在壳体盖(2)上装有操作系统(Ⅴ),它由启动按钮1A、停止按钮2A、试验按钮3A一以及复位按钮4A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起动器。是由壳体接触器与热继电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接触器(Ⅰ)与继电电器(Ⅱ)之间装有零序电流互感器(Ⅲ)、电子检测保护装置(Ⅳ),在所述的接触器(Ⅰ)原有线圈上装有一辅助电源线圈BQ,所述的零序电流互感器(Ⅲ)由磁芯、输出线圈W1、偏移线圈W2、及试验线圈W3组成,所述的电子检测保护装置包括半波整流二极管D1、谐振电容C2、滤波电容C4、稳压环节、可调分压器、和干簧继电器J,所有的上述部件均安装在壳体1内,在壳体盖(2)上装有操作系统(Ⅴ),它由启动按钮1A、停止按钮2A、试验按钮3A一以及复位按钮4A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检测保护装置(Ⅳ)中的稳压环节由电阻R5与稳压管DW组成;可调分压器包括电阻R3、电位器P、热敏电阻R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检测保护装置(Ⅳ)中的干簧继电器J中部为一个干簧管12其外部绕有线圈13,线圈13外部是外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起动器,其特征在于,A、B、C三相线通过接触器(Ⅰ)的主触头,再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Ⅲ)的磁芯,接在热继电器(Ⅱ)的输入端上,热继电器(Ⅱ)的输出端与负载相连,所述的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宽邓庆怀许勋扬孙恩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工具研究所天津市第二电器开关厂分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