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运输系统的车轮升降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670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运输系统的车轮升降机构,包括轮叉以及转动安装在轮叉上的麦克纳姆轮组,所述轮叉的一侧设置有带动麦克纳姆轮组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轮叉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的一端与轮叉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支座的另一端与轮叉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弹性减震装置;所述安装支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上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端向下穿过连接支座并与安装支座的顶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轮组行走的全程中实时进行减震缓冲的功能,同时能够根据高度使用需求灵活调节轮组的安装高度。装高度。装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动运输系统的车轮升降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行走轮组结构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动运输系统的车轮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企业信息集成化的发展,AGV自动运输系统作为物流信息化、自动化的重要手段,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车间物流运输大部分由传送带、人力推车等组成,一方面物流输送效率低下,上下游工序之间不能很好的衔接;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现有系统人力成本急剧增加。AGV自动运输系统则不存在传统车间物流运输的局限性,实现了物流信息化,在企业信息化建设、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等方面作用巨大。
[0003]在自动运输系统中,车轮机构作为核心部件;在一些使用环境中,需要改变车体底盘距离地面的高度;同时为了保证整个运输车固定工作时的稳定性,车轮与地面接触理论为点接触,采用车轮与地面接触则无法保证稳定性,需要升降车轮使车体与地面接触保证稳定性。目前自动运输系统的车轮基本采用固定方式,无升降功能,车轮直接安装于车体框架上。若有车体稳定性要求,则一般在车体上安装支脚,在使用时将支脚放下,运输时将支脚收回,使用麻烦且不能在车轮行走的全程中实时进行减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运输系统的车轮升降机构,实现在轮组行走过程中进行全程实时减震,同时根据使用高度需求实施灵活调节轮组高度。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用于自动运输系统的车轮升降机构,包括轮叉以及转动安装在轮叉上的麦克纳姆轮组,所述轮叉的一侧设置有带动麦克纳姆轮组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轮叉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的一端与轮叉的一端转动铰接,所述安装支座的另一端与轮叉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弹性减震装置;所述安装支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上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端向下穿过连接支座并与安装支座的顶部连接。
[0007]麦克纳姆轮组通过轮轴转动安装在轮叉上,轮叉的一侧上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麦克纳姆轮组的轮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麦克纳姆轮组转动进而实现麦克纳姆轮组的行走。轮叉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支座,安装支座的一端与轮叉的一端之间转动铰接,安装支座的另一端与轮叉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弹性减震装置,当麦克纳姆轮组行走过程中发生震动时,安装支座的一端与轮叉的一端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使得安装支座的另一端与轮叉的另一端之间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进而使得弹性减震装置压缩或拉伸产生形变,进而通过弹性减震装置的弹性形变对震动进行有效缓冲,进而实现对麦克纳姆轮组行走过程的有效减震。同时,为了调节麦克纳姆轮组的高度,在安装支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支座,连接支座上设置有升降装置,麦克纳姆轮组通过连接支座安装在需要运载的车体或部
件上,然后通过升降装置带动安装支座以及麦克纳姆轮组进行述竖直方向的升降,进而调节麦克纳姆轮组的安装高度以满足不同的高度需求。
[000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麦克纳姆轮组为常规现有技术的直接使用,且本技术的改进点也不在与麦克纳姆轮组,因此对麦克纳姆轮组的具体结构以及使用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0009]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座的另一端与轮叉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两组相互平行的弹性减震装置。
[0010]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第一套筒、第二插杆、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在安装支座另一端的底部,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在轮叉另一端的顶部,所述第一套筒的顶端与第一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二插杆的底端与第二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一套筒的另一端与第二插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二插杆的外侧设置有减震弹簧。
[0011]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减震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螺纹安装在第一套筒的外侧,所述第二调节板螺纹安装在第二插杆的外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与第一调节板的底部滑动卡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底端与第二调节板的顶部滑动卡接。
[0012]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支座顶部的螺旋升降机,所述螺旋升降机的升降端向下穿过连接支座并与安装支座的顶部连接;所述螺旋升降机的两侧位于连接支座与安装支座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向装置。
[001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螺旋升降机为常规现有设备,且螺旋升降机并不是本技术的改进点,故螺旋升降机的具体结构及使用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0014]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升降导柱、直线轴承,所述升降导柱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连接支座与安装支座之间,所述升降导柱的底部与安装支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导柱的顶部通过直线轴承与连接支座竖直滑动连接。
[0015]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升降机的升降端向下穿过连接支座并通过升降机连接头与安装支座的顶部连接。
[0016]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连接头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设置在安装支座的顶部,且第一接头的内部设置有阶梯型空腔;所述第二接头与螺旋升降机的升降端连接,且第二接头上对应第一接头内部的阶梯型空腔设置有阶梯型凸缘。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将轮叉的一端与安装支座的一端转动铰接,并在轮叉的另一端与安装支座的另一端之间设置弹性减震装置,在麦克纳姆轮组行走的整个过程之中,均可以通过弹性减震装置对震动进行实时缓冲,有效保证麦克纳姆轮组的行走稳定性;
[0019](2)本技术通过在安装支座的顶部设置连接支座,并在连接支座上设置升降装置,通过升降装置带动安装支座以及麦克纳姆轮组进行升降,进而灵活调节麦克纳姆轮组的安装高度,以兼容满足不同的高度使用需求;
[0020](3)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套筒外侧螺纹安装第一调节板,在第二插杆外侧螺纹安装第二调节板,并在第一调节板与第二调节板之间安装减震弹簧,通过转动第一调节板
与第二调节板,进而调节第一调节板与第二调节板之间的初始间距,进而调节减震弹簧的初始压缩量或初始拉伸量,进而有效控制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视图;
[0023]图3为升降机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弹性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001

麦克纳姆轮组;002

轮叉;003

驱动组件;004

下连接耳;005

转轴;006

上连接耳;007

弹性减震装置;008

安装支座;009

升降导柱;0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运输系统的车轮升降机构,包括轮叉(002)以及转动安装在轮叉(002)上的麦克纳姆轮组(001),所述轮叉(002)的一侧设置有带动麦克纳姆轮组(001)转动的驱动组件(003),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叉(002)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支座(008),所述安装支座(008)的一端与轮叉(00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支座(008)的另一端与轮叉(002)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弹性减震装置(007);所述安装支座(008)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支座(010),所述连接支座(010)上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端向下穿过连接支座(010)并与安装支座(008)的顶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运输系统的车轮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座(008)的另一端与轮叉(002)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两组相互平行的弹性减震装置(0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运输系统的车轮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震装置(007)包括第一安装座(0071)、第二安装座(0072)、第一套筒(0073)、第二插杆(0074)、减震弹簧(0075),所述第一安装座(0071)设置在安装支座(008)另一端的底部,所述第二安装座(0072)设置在轮叉(002)另一端的顶部,所述第一套筒(0073)的顶端与第一安装座(0071)铰接,所述第二插杆(0074)的底端与第二安装座(0072)铰接,所述第一套筒(0073)的另一端与第二插杆(0074)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0073)与第二插杆(0074)的外侧设置有减震弹簧(007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运输系统的车轮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震装置(007)还包括第一调节板(0076)、第二调节板(0077),所述第一调节板(0076)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孟华林樊迪卢学斌孙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