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熔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627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26
电熔接头(1)具备:主体部(2)和电热线(51)。主体部(2)与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第1树脂管(11)和第2树脂管(12)连接。电热线(51)配置在主体部(2)处。电热线(51)具有导线(71)和设置在导线(71)的周围的绝缘皮膜(72)。绝缘皮膜(72)的熔点为230度以上。(72)的熔点为230度以上。(72)的熔点为230度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熔接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熔接头。

技术介绍

[0002]在将树脂管或具有树脂层和金属增强层的金属增强复合管等使用了树脂的管体彼此连接时,一般使用电熔接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电熔接头具有:两端部分别形成有插入连接对象的管体的插口部的热塑性树脂制的接头主体、埋设在接头主体的内圆周面侧的电热线。此外,接头主体的内圆周面处设置有对面向内侧而突出的管体的位置进行限制的挡件。通过在将电熔接头的插口部分别插入连接对象的管体的状态下使发热体发热,发热体周围的插口部的外周部的树脂和管体的内周部的树脂熔接,管体之间介由电熔接头而连接。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1943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然而,如果管体和电熔接头之间存在空隙,则在超纯水等高纯度液体的输送线中,管的清洗试剂或施工时的异物会滞留在空隙中,可能出现异物长期地混入到高纯度液体中的情况。
[0009]因此,可以考虑以不产生空隙的方式,一边将管体按压到电熔接头中一边对发热体进行通电,但此时,存在相邻的电热线彼此接触而短路的风险。如果发生短路,则温度不再升高,因此熔接的强度不足。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短路发生而确保熔接强度的电熔接头。
[0011]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2]为了达成所述目的,第1专利技术涉及的电熔接头具备主体部和电热线。主体部与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管连接。电热线配置在主体部上。电热线具有:导线、设置在导线的周围的绝缘皮膜。绝缘皮膜的熔点为230度以上。
[0013]如此,通过将熔点为230度以上的绝缘皮膜设置在导线的周围,即使在通过电热线的发热进行熔接时的温度下绝缘皮膜也不会熔化,因此能够防止电热线的导线彼此接触。因此,能够上升至期望的温度并且能够确保熔接强度。
[0014]第2专利技术涉及的电熔接头是第1专利技术涉及的电熔接头,其中,电热线进一步具有设置在绝缘皮膜的周围的外层部。外层部由聚烯烃类树脂形成。
[0015]由此,能够增加电热线的强度,且能够在进行熔接时的温度下防止导线露出。
[0016]第3专利技术涉及的电熔接头是第1或第2专利技术涉及的电熔接头,其中,绝缘皮膜由聚酰亚胺类树脂形成。
[0017]如此,通过用聚酰亚胺类树脂形成绝缘皮膜,即使在通过电热线发热进行熔接时的温度下也能够抑制绝缘皮膜的熔融。
[0018]第4专利技术涉及的电熔接头为第1~第3专利技术涉及的电熔接头,其中,主体部具有筒状部、挡件。筒状部具有待配置在树脂管的内侧或外侧而与树脂管连接的连接部。挡件以从筒状部的表面突出的方式而形成,能够对树脂管的端部的位置进行限制。
[0019]即使在以不形成滞留异物的空隙的方式,在将树脂管按压到挡件上的状态下进行熔接的情况下,由于电热线的周围形成有绝缘皮膜,因此能够防止电热线的导线彼此接触,能够确保熔接强度。
[0020]第5专利技术涉及的电熔接头为第4专利技术涉及的电熔接头,其中,连接部的内侧能够插入树脂管。挡件以在筒状部的内表面上突出的形式而形成,在树脂管插入连接部的内侧时对插入位置进行限制。
[0021]由此,能够使插入内侧的树脂管与电熔接头牢固地熔接。
[0022]第6专利技术涉及的电熔接头为第3专利技术涉及的电熔接头,其中,连接部能够插入树脂管的内侧。挡件以在筒状部的外表面上突出的形式而形成,在连接部插入树脂管的内侧时对插入位置进行限制。
[0023]由此,能够使树脂管与插入其内侧的电熔接头牢固地熔接。
[0024]第7专利技术涉及的电熔接头具备主体部和电热线。主体部与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管连接。电热线配置在主体部上。电热线具有导线和设置在导线的周围的绝缘皮膜。绝缘皮膜的熔点比主体部中使用的树脂高,在电熔接后绝缘被膜也得到保持。
[0025]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短路(short)的发生而确保熔接的强度的电熔接头。
附图说明
[0027][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实施方式中的电熔接接头和与电熔接头连接的第1树脂管和第2树脂管的外观图。
[0028][图2]表示图1的电熔接头的截面构成图。
[0029][图3]表示将第1树脂管和第2树脂管插入图1的电熔接头中的状态的截面构成图。
[0030][图4]表示图1的电熔接头中的电热线的截面构成的图。
[0031][图5]用于说明使用了图1的电熔接头的熔接方法的流程图。
[0032][图6]表示图5的熔接方法中使用的加压夹具的立体图。
[0033][图7]表示将第1树脂管、电熔接头和第2树脂管装到图6的加压夹具上的状态的图。
[0034][图8]示意性地表示(a)、(b)挡件附近处的熔融的过程的图。
[0035][图9]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电熔接头和与电熔接头连接的第1树脂管和第2树脂管的外观图。
[0036][图10]表示将第1树脂管和第2树脂管插入图9的电熔接头中的状态的截面构成图。
[0037]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将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专利技术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9]<构成>
[0040](电熔接头1的概要)
[004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电熔接头1、通过电熔接头1连接的第1树脂管11、第2树脂管12的图。图1也可以说是配管结构100的分解图。配管结构100例如具有:电熔接头1、第1树脂管11、第2树脂管12。
[0042]如图所示,电熔接头1与第1树脂管11和第2树脂管12熔接,连接第1树脂管11和第2树脂管12。
[0043]第1树脂管11以及第2树脂管12分别以热固化性树脂形成。
[0044]在第1树脂管11以及第2树脂管12的内部中延伸有截面圆形状的流路11f、12f。电熔接头1的内部中延伸有截面圆形状的流路1f。在第1树脂管11和第2树脂管12通过电熔接头1而连接的状态下,第1树脂管11、第2树脂管12、电熔接头1的各自的流路的轴线配置在同一直线上。
[0045]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电熔接头1、第1树脂管11和第2树脂管12的流路,以各个轴线延伸的方向为轴线方向A。此外,在电熔接头1、第1树脂管11和第2树脂管12中,以与各个轴线垂直而接近
·
远离的方向为径方向B,以绕着各个轴线周围的方向为圆周方向C。
[0046]第1树脂管11在轴线方向A中,相对于电熔接头1在箭头A1方向上相对移动而与电熔接头1连接。此外,第2树脂管12在轴线方向A中,相对于电熔接头1在箭头A2方向上相对移动而与电熔接头1连接。第1树脂管11和第2树脂管12连接在电熔接头1上的状态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熔接头,其具备:与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管连接的主体部、和配置在所述主体部的电热线,所述电热线具有导线和设置在所述导线的周围的绝缘皮膜,所述绝缘皮膜的熔点为230度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熔接头,其中,所述电热线进一步具有设置在所述绝缘皮膜的周围的外层部,所述外层部由聚烯烃类树脂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熔接头,其中,所述绝缘皮膜由聚酰亚胺类树脂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熔接头,其中,所述主体部具有:筒状部,其具有待配置在所述树脂管的内侧或外侧而与所述树脂管连接的连接部;和挡件,其以从所述筒状部的表面突出的方式而形成,能够对所述树脂管的端部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侧文夏近藤博昭牧野耕三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