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容式消弧线圈自动跟踪接地补偿装置控制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6593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闸管调容式消弧线圈自动跟踪接地补偿装置控制器,它包括晶闸管、电容和主机;主机内有输入板、信号板、输出板、CPU板、采样板和电源模块;它们分别固定在机箱内,通过后母板连接,并与接线端子连接。采样板采用研华工控机PCM3718,输出板包括驱动电路和吸收电路;输出板通过后母板及接线端子连接到晶闸管,晶闸管连接到电容。采用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晶闸管调容式消弧线圈自动跟踪接地补偿装置测量精度高,补偿调谐速度快,对电网无冲击。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厲于晶闸管调容式消弧线圈自动跟踪接地补偿装置控制器.二
技术介绍
我国的城巿电网、农村电网及厂矿企业的供电系统的电压等级为6kV-66kV,但随 着电网的快速发展,电缆线路所占比重增大。 一般情况下电缆的电容电流比同等长度 架空线的电容电流大25(三芯电缆)至50倍(单芯电缆),使电网的电容电流已达到30 ~70A。致使在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不能可靠地熄弧,容易发展成为相间短路,从而引 起电网保护动作跳闸,不能确保一级负荷的供电可靠性。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厂家陆续研 制开发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它能自动跟踪电网参数的变化,自动测量电容电流, 自动调整补偿电流,过补、欠补均可运行,方式非常灵活。能较好地抑制弧光接地过 电压、断线过电压和传递过电压等。但以上现有的这些产品存在测量电容电流时间长, 精度低,发热i大,补偿时间长,本体体积大,造价髙等缺点,在消弧线围投入系统时存 在补偿时间长,投切消弧线围对电网产生冲击,对系统产生髙次谐波污染的问题,对电 网接地系统雷上加霜.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晶闹管调容式消弧 线围自动跟踪接地补偿装置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闸管调容式消弧线圈自动跟踪接地补偿装置控制器,它包括电容和主机,主机机箱后部为接线端子,机箱内部采用插板式结构卡座式安装,插件分别是输入板、信号板和输出板,卡座式安装的部件分别是CPU板、采样板和电源模块;输入板、采样板、信号板、输出板、CPU板、电源模块分别固定在机箱内,通过后母板连接,并与接线端子连接;电压输入信号通过接线端子和后母板连接到输入板和采样板,经输入板和采样板处理成小信号后,输出给CPU板,通过CPU板处理后通过后母板输出给输出板,经输出板处理后,通过后母板、接线端子输出信号给晶闸管;工作电源则通过电源模块的处理,通过后母板,供给输入板、采样板、信号板、输出板和CPU板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闸管调容式消弧线圈自动跟踪接地补偿装置控制器,它包括电容和主机,主机机箱后部为接线端子,机箱内部采用插板式结构卡座式安装,插件分别是输入板、信号板和输出板,卡座式安装的部件分别是CPU板、采样板和电源模块;输入板、采样板、信号板、输出板、CPU板、电源模块分别固定在机箱内,通过后母板连接,并与接线端子连接;电压输入信号通过接线端子和后母板连接到输入板和采样板,经输入板和采样板处理成小信号后,输出给CPU板,通过CPU板处理后通过后母板输出给输出板,经输出板处理后,通过后母板、接线端子输出信号给晶闸管;工作电源则通过电源模块的处理,通过后母板,供给输入板、采样板、信号板、输出板和CPU板电源;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晶闸管;采样板采用研华工控机PCM3718,输出板包括驱动电路和吸收电路;输出板通过后母板及接线端子连接到晶闸管,晶闸管连接到电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调容式消弧线围自动跟踪接地补偿装置控制器, 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数据锁存器U12、与门U20D、光电隔离器U4B、驱动器 U7D和继电器K7,数据锁存器U12的D0-D7脚连接CPU板的地址总线DI08-DI015,其l 和ll脚相互连接后,接地,其2、 6脚分别连接与门U20D的12、 13脚;与非门20D 的信号输出蠊11脚连接光电隔离器U4B的信号输入端4脚;光电隔离器U4B的信号输 出端13脚连接躯动器U7D的信号输入端4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博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