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磁式消弧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4272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偏磁式消弧线圈,属于电气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偏磁绕组、补偿绕组和磁路上带有二到三级减小截面部分的三柱铁芯,偏磁绕组为两个串联的圆筒形包,分别套在三柱铁芯的两个边柱上,补偿绕组为三个圆筒形包,两个圆筒形包先并联,然后同第三个圆筒形包串联,两个并联的圆筒形包套在三柱铁芯的两边柱上偏磁绕组的外部,第三个圆筒形包套在三柱铁芯中柱上,并将三柱铁芯中柱上的气隙套住。本发明专利技术偏磁绕组中几乎没有反馈谐波,铁芯可以在较小的偏磁容量下达到极度磁化,在合理经济条件下调节深度即补偿电流上、下限之比达到10倍以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消弧线圈,特别是一种偏磁式消弧线圈,属于消磁

技术介绍
在中压配电网中(我国为6~66KV电压等级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占总故障的80%以上,对单相接地危害的治理非常重要。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较大时,需要在中性点安装消弧线圈补偿接地电流。目前广泛采用的消弧线圈(如调匝式和调容式)补偿电流都为分级可调的,不能连续调节补偿电流,影响补偿效果。动芯式(调铁芯气隙式)可连续调节电流,但噪音大、调节速度慢、控制特性差、不可带高压调节且造价昂贵。闸流式(通过调节可控硅导通角达到改变电流的目的)产生大量的谐波,使其满足一定谐波要求的调节范围太小。老式偏磁消弧线圈由于偏磁回路中反馈偶次谐波特别大且是电流源性质,不仅使得对偏磁的控制很困难,而且无法使铁芯进入极度磁化状态,从而谐波大、调节范围小,这也是这种消弧线圈没有得到普遍应用的原因。按照励磁方式的不同,偏磁式消弧线圈可分为横向励磁、纵向励磁和纵横向励磁三种类型。经文献检索发现,尹中东等人在《变压器》,1998,35(7)1~4上撰文“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研究”,该文介绍了一种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磁阀”的概念是前苏联学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磁式消弧线圈,包括:偏磁绕组(1)、补偿绕组(2)和磁路上带有二到三级减小截面部分的三柱铁芯(3),其特征在于,偏磁绕组(1)为两个串联的圆筒形包,分别套在三柱铁芯(3)的两个边柱(4)上,补偿绕组(2)为三个圆筒形包,两个圆筒形包先并联,然后同第三个圆筒形包串联,两个并联的圆筒形包套在两边柱(4)上偏磁绕组(1)的外部,第三个圆筒形包套在三柱铁芯(3)中柱(5)上,并将三柱铁芯中柱(5)上的气隙(10)套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偏磁式消弧线圈,包括偏磁绕组(1)、补偿绕组(2)和磁路上带有二到三级减小截面部分的三柱铁芯(3),其特征在于,偏磁绕组(1)为两个串联的圆筒形包,分别套在三柱铁芯(3)的两个边柱(4)上,补偿绕组(2)为三个圆筒形包,两个圆筒形包先并联,然后同第三个圆筒形包串联,两个并联的圆筒形包套在两边柱(4)上偏磁绕组(1)的外部,第三个圆筒形包套在三柱铁芯(3)中柱(5)上,并将三柱铁芯中柱(5)上的气隙(10)套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磁式消弧线圈,其特征是,偏磁绕组(1)与三柱铁芯(3)之间、偏磁绕组(1)与补偿绕组(2)之间为绝缘层(6)和散热孔(7),偏磁绕组(1)、补偿绕组(2)与上下轭铁间为绝缘垫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磁式消弧线圈,其特征是,三柱铁芯(3)边柱磁路上设置二到三级减小截面的部分(8)、(9),每级递减截面面积,相同截面的部分又被分为若干段沿磁路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