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祖银专利>正文

电机断相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40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断相保护器,属电机技术领域。它由壳体和置于壳体中的电路板上的信号取样电路、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构成,开关电路由接触器CJ↓[1]、常闭按钮K↓[1]及常开按钮K↓[2]组成,信号取样电路由三个变压器U组成,变压器U的两输入端并联在供电电路上,两输出端上并联有全波整流器Q,全波整流器Q的两输出端上并联有继电器J、电容C和串联连接的电阻R与发光二极管D,它是采用当电动机电源断相时,变压器U取不到信号,而使继电器J不工作,常开触头K↓[3]、K↓[4]、K↓[5]、K↓[6]打开,使保护器电路断开,达到断相时对电机的保护。解决了现有电机保护器采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变形的原理,可靠性差,不能确保电动机的安全的问题。适用于各种电机的断相保护。(*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断相保护器,属电机

技术介绍
为保护电动机正常运行,需要在线路上加装保护器。传统的电动机保护器普遍采用双金属片热继电器结构,利用双金属片受热而弯曲的原理,使用时将发热元件串接在主电路上,当电动机过载,主电路电流增大使发热元件温度升高并使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双金属片的弯曲推动传动机构动作使动、静触点断开,通过继电器双金属片的通断来保护电机,使电动机脱离电源而实现保护功能。但这种模式的保护过程因需要经过发热元件升温、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变形,传动机构动作等多个过程,必然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整个保护过程还需要多个部件的配合完成,因此,还是会影响其可靠性,不能确保电动机的安全使用,每年有大量的电动机因所使用的热继电器失去保护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简单,动作快速、准确、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的电机断相保护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该电机断相保护器由壳体和置于壳体中的电路板上的信号取样电路、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构成,开关电路由接触器CJ1、常闭按钮K1及常开按钮K2组成,并通过接触器CJ1的输入端和常闭按钮K1的一端并联在供电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断相保护器,它由壳体和置于壳体中的电路板上的信号取样电路、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构成,开关电路由接触器CJ↓[1]、常闭按钮K↓[1]及常开按钮K↓[2]组成,并通过接触器CJ↓[1]的输入端和常闭按钮K↓[1]的一端并联在供电电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取样电路由三个变压器U组成,变压器U的两输入端并联在供电电路上;所述的控制电路由全波整流器Q、电阻R、发光二极管D、电容C、继电器J和常开触头K↓[3]、K↓[4]、K↓[5]、K↓[6]组成,变压器U的两输出端连接全波整流器Q的输入端,全波整流器Q的两输出端上并联有继电器J、电容C和串联连接的电阻R与发光二极管D,常开触头K↓[3]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断相保护器,它由壳体和置于壳体中的电路板上的信号取样电路、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构成,开关电路由接触器CJ1、常闭按钮K1及常开按钮K2组成,并通过接触器CJ1的输入端和常闭按钮K1的一端并联在供电电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取样电路由三个变压器U组成,变压器U的两输入端并联在供电电路上;所述的控制电路由全波整流器Q、电阻R、发光二极管D、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祖银
申请(专利权)人:杨祖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