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分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410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防雷分支器,包括同装在一个壳体内且电路相连的防雷保护模块(1)和分支器模块(2),其中:分支器模块(2)是n路分支器,其包括1个基本分支器模块(3)和n-1个多路分支器模块(4),以及串接在它们之后的n个馈电隔离模块(5),n为≥2的自然数;基本分支器模块和多路分支器模块中电感L、电容C组成的谐振电路由微带分布参数形成,每个馈电隔离模块(5)由并连的二极管D和电容C1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雷保护和分支器的功能,以及具有节省成本、改善了传输指标、能够截止由于电压差异形成的倒流和提高了通信效果,特别适用于各类通信系统例如各类有线电视网、家用有线电视分支器及各类通信系统的防雷。(*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电压保护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各类通信系统的防雷分支器
技术介绍
目前,通信防雷领域中的保护器一般只有单一的防雷功能,当有两台或多台通信设备共用天线或共用同一传输电缆时,必须另外安装分支器(如家用有线电视分支器),这样既增加了安装施工的难度,又增加了成本。并且,现有分支器由于缺少直流馈电隔离电路,因此都不能很好地解决两台或多台通信设备同时向有源天线进行直流馈电时的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雷分支器,它在基本不增加防雷器成本的前提下,同时具有防雷保护和分支器的功能,并且可以合理地解决馈电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防雷保护模块和分支器模块,它们同装在一个壳体内且电路相连。其中,分支器模块是n路分支器,其包括1个基本分支器模块和n-1个多路分支器模块,以及串接在它们之后的n个馈电隔离模块,n为≥2的自然数。基本分支器模块和多路分支器模块中电感L、电容C组成的谐振电路由微带分布参数形成,每个馈电隔离模块由并连的二极管D和电容C1组成。上述分支器模块的电路连接关系是基本分支器模块中电感L、电容C的串接点与公共接点b相连,每个多路分支器模块中电感L、电容C的串接点经电阻R与公共接点b相连,电容C另一端接地,电感L另一端接公共接点a。本技术由于将防雷模块与具有直流馈电隔离电路的分支器模块组装在同一壳体内,因此,与分别安装分支器和防雷器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其一.节省成本分支器模块中由电感L、电容C组成的谐振电路由微带分布参数形成,这样就不需要额外元器件并充分利用了腔体内空间,节省了原材料成本。其二.在两路或多路馈电时,通过馈电隔离模块能够截止由于电压差异形成的倒流,可以满足每路馈电的需要,还可以满足正电源或者负电源馈电的需求。其三.改善了传输指标,从而提高了通信效果。经检测,本产品的主要传输指标是 驻波比≤1.2,通道间隔离度≥20dB。其四.应用广本产品具有防雷保护和分支器的功能,适用于各类通信系统例如各类有线电视网、家用有线电视分支器及各类通信系统的防雷,它安装在被保护通信设备及同轴电缆接头处或两通信设备之间,能有效地避免因雷电的侵入对多台通信设备的损坏。通过更换同轴电缆连接器,可适用于所有同轴电缆通信线路,并可以匹配50Ω和75Ω阻抗的通信线路。其五.可以减少一个外壳,以及连接器与连接电缆元器件。因此体积小巧,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基本分支器模块3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图1中多路分支器模块4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图1中馈电隔离模块5的电路原理图,它可以满足正电源馈电的需求。图5是图1中馈电隔离模块5的电路原理图,它可以满足负电源馈电的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防雷保护模块1和分支器模块2,它们同装在一个壳体内且电路相连。分支器模块2是n路分支器,其包括1个基本分支器模块3(图2)和n-1个多路分支器模块4(图3),以及串接在它们之后的n个馈电隔离模块5(图4和图5),n为≥2的自然数。基本分支器模块和多路分支器模块中电感L、电容C组成的谐振电路由微带分布参数形成。每个馈电隔离模块5由并连的二极管D和电容C1组成。分支器模块2的电路连接关系是分别将每个多路分支器模块4中的“a”点和“b”点与基本分支器模块3中的“a”、“b”点对应连接。具体连接如附图所示基本分支器模块3中电感L、电容C的串接点与公共接点b相连,每个多路分支器模块中电感L、电容C的串接点经电阻R与公共接点b相连,电容C另一端接地,电感L另一端接公共接点a。上述馈电隔离模块5可以解决在两路或多路馈电时由于电压差异形成的电流倒流的矛盾,其可以是正电源馈电隔离模块(图4),或者是负电源馈电隔离模块(图5),这样,通过变换二极管D的方向可以满足正电源或负电源馈电的需求,图中箭头表示馈电电流方向。防雷保护模块1可采用带通滤波器原理,同时对直流馈电通道采用三级防护的市售产品,它具有射频插入损耗小、通流容量大、限制电压低的特点,能有效防止由雷电感应形成的暂态过电压对通信设备的损害。在本技术的壳体上,设有至少3个用于安装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安装孔。通过对本技术电路参数的略微调整,可以匹配例如50Ω和75Ω阻抗的通信线路,因此适合于各种通信设备使用。本技术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当通信设备正常工作时,多台通信设备通过本防雷分支器的分支器模块2与同一通信电路或共用天线之间进行信号传递,同时向有源天线进行馈电。当有因雷电等因素产生的过电压冲击时,在防雷保护模块1中第一级泄放电路和第二级限流电路的作用下,将80%的冲击电流泄放入地,再经第三级钳位电路把电压限制在被保护设备可承受的电压范围之内。于是,受本防雷分支器保护的多台通信设备可免受雷击等过电压之伤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雷分支器,包括防雷保护模块(1)和分支器模块(2),其特征是两模块同装在一个壳体内且电路相连,其中:分支器模块(2)是n路分支器,其包括1个基本分支器模块(3)和n-1个多路分支器模块(4),以及串接在它们之后的n个馈电隔离模块(5),n为≥2的自然数;基本分支器模块和多路分支器模块中电感L、电容C组成的谐振电路由微带分布参数形成,每个馈电隔离模块(5)由并连的二极管D和电容C1组成,    分支器模块(2)的电路连接关系是:基本分支器模块中电感L、电容C的串接点与公共接点b相连,每个多路分支器模块中电感L、电容C的串接点经电阻R与公共接点b相连,电容C另一端接地,电感L另一端接公共接点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分支器,包括防雷保护模块(1)和分支器模块(2),其特征是两模块同装在一个壳体内且电路相连,其中分支器模块(2)是n路分支器,其包括1个基本分支器模块(3)和n-1个多路分支器模块(4),以及串接在它们之后的n个馈电隔离模块(5),n为≥2的自然数;基本分支器模块和多路分支器模块中电感L、电容C组成的谐振电路由微带分布参数形成,每个馈电隔离模块(5)由并连的二极管D和电容C1组成,分支器模块(2)的电路连接关系是基本分支器模块中电感L、电容C的串接点与公共接点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克强姜长隽奚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爱劳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