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换热组件及燃气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018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换热组件及燃气热水器,涉及燃气设备技术领域,其中燃烧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催化燃烧器和预热燃烧器,第二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二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的内部形成有换热通道,催化燃烧器竖直设于换热通道内,预热燃烧器设于换热通道内,且用于预热催化燃烧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竖直安装于换热通道内的催化燃烧器,使得催化燃烧器的基体材料沿竖直方向上相互支撑,从而提高了基体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了基体材料在断裂后发生坍塌的情况,延长了催化燃烧器的使用寿命;预热燃烧器用于对催化燃烧器进行预热,从而提高催化燃烧器的燃烧反应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换热组件及燃气热水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燃烧换热组件及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催化燃烧因其具有氧化充分,燃烧反应彻底,燃烧尾气中的CO、NOx含量低等优势,已开始在燃气热水器领域中应用。其中所用到的催化燃烧器通常为涂覆有催化剂的多孔泡沫陶瓷,多孔泡沫陶瓷一般以氧化铝、碳化硅、氧化锆等为基体材料。上述基体材料在多次的燃烧启动和停止过程中,热膨胀引起的热应力容易使其抗热震性降低,基体出现断裂,严重者会造成基体碎裂掉落坍塌的情况发生,导致燃气热水器的使用寿命变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燃烧换热组件,能够有效解决催化燃烧器基体碎裂掉落问题,提高燃烧换热组件的使用寿命。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燃烧换热组件的燃气热水器。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燃烧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内部形成有换热通道;催化燃烧器,竖直设于所述换热通道内;预热燃烧器,设于所述换热通道内,且用于预热所述催化燃烧器。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烧换热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7]通过设置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内形成的换热通道,以及竖直安装于换热通道内的催化燃烧器,使得催化燃烧器的基体材料沿竖直方向上相互支撑,从而提高了基体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了基体材料在断裂后发生坍塌的情况,延长了催化燃烧器的使用寿命,有效提高了燃烧换热组件的耐用性;第一换热器和/或第二换热器也能够对催化燃烧器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催化燃烧器的结构稳定性;预热燃烧器用于对催化燃烧器进行预热,从而提高催化燃烧器的燃烧反应效率。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位于所述催化燃烧器沿所述换热通道的气流方向的前后两端,以支撑所述催化燃烧器。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催化燃烧器相连。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催化燃烧器包括前端壁、左端壁和右端壁,所述第一换热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分别支撑所述前端壁、所述左端壁和所述右端壁。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翅片的端部与所述催化燃烧器相连。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翅片沿远离所述催化燃烧器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翅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换热翅片相互平行
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催化燃烧器垂直于水平面设置。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预热燃烧器与所述催化燃烧器为平行布置。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燃烧换热组件还包括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所述第二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收集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底壁,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底壁自所述催化燃烧器至所述收集装置倾斜设置。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收集装置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内形成有水封结构。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燃烧换热组件。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采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燃烧换热组件,燃烧换热组件通过设置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内形成的换热通道,以及竖直安装于换热通道内的催化燃烧器,使得催化燃烧器的基体材料沿竖直方向上相互支撑,从而提高了基体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避免了基体材料在断裂后发生坍塌的情况,延长了催化燃烧器的使用寿命,有效提高了燃烧换热组件的耐用性;第一换热器和/或第二换热器也能够对催化燃烧器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催化燃烧器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燃气热水器的耐用性;预热燃烧器用于对催化燃烧器进行预热,从而提高催化燃烧器的燃烧反应效率,进而提升燃气热水器的工作效率。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燃气热水器还包括风机部装和预混腔,所述预混腔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风机部装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风机部装用于驱动所述换热通道的气流流动。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机部装设于所述换热通道的下方;或所述风机部装与所述换热通道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燃气热水器还包括集烟罩,所述集烟罩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以收集所述换热通道内的气流。
[0025]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燃烧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截面A-A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号:
[0031]燃烧换热组件100;
[0032]第一换热器110;第一翻边111;第一换热管112;第一壳体113;支撑板114;
[0033]第二换热器120;第二翻边121;换热翅片122;第二壳体123;第二换热管124;
[0034]换热通道130;
[0035]催化燃烧器140;左端壁141;前端壁142;后端壁143;右端壁144;
[0036]预热燃烧器150;
[0037]收集装置160;排水管161;水封结构162;
[0038]风机部装200;
[0039]预混腔300;
[0040]集烟罩400;烟管410;
[0041]外壳500;
[0042]燃气热水器10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燃烧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内部形成有换热通道;催化燃烧器,竖直设于所述换热通道内;预热燃烧器,设于所述换热通道内,且用于预热所述催化燃烧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位于所述催化燃烧器沿所述换热通道的气流方向的前后两端,以支撑所述催化燃烧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催化燃烧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燃烧器包括前端壁、左端壁和右端壁,所述第一换热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分别支撑所述前端壁、所述左端壁和所述右端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翅片的端部与所述催化燃烧器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燃烧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翅片沿远离所述催化燃烧器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翅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换热翅片相互平行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照黄官贤梁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