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弯头管件无损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547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弯头管件无损成型工艺,属于弯管成型领域,一种不锈钢弯头管件无损成型工艺,通过分布式散点棒的设置,在对管坯进行挤压塑形之前,可以对管坯弯折范围小的一侧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管坯靠近偏小弯折处受热微熔,此时控制抗损颗粒下落,并落在管坯微熔处,从而能够凝结抗损颗粒形成止损补强层,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不锈钢管件弯折处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有效弥补其在弯折时对该处强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当弯折处受力或者受到摩擦时,止损补强层会存在一定的磨损,此时附近的内液孔因磨损而使得金属修补剂溢出,进而有效抑制磨损情况的继续增大,进而显著延长本不锈钢弯头的使用寿命。显著延长本不锈钢弯头的使用寿命。显著延长本不锈钢弯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弯头管件无损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弯管成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不锈钢弯头管件无损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不锈钢弯头区别于碳钢弯头的主要是材质的不同,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会保持弯头表面长时间不会生锈,不会被腐蚀。
[0003]在管路系统中,弯头是改变管路方向的管件。按角度分,有45
°
及90
°
180
°
三种最常用的,另外根据工程需要还包括60
°
等其他非正常角度弯头。
[0004]弯头的材料有铸铁、不锈钢、合金钢、可煅铸铁、碳钢、有色金属及塑料等。与管子连接的方式有:直接焊接(最常用的方式)法兰连接、热熔连接、电熔连接、螺纹连接及承插式连接等。按照生产工艺可分为:焊接弯头、冲压弯头、热压弯头、推制弯头、铸造弯头、锻制弯头、卡夹弯头等。其他名称:90
°
弯头、直角弯、爱而弯、白钢弯头等。
[0005]不锈钢弯头通过冷压模具挤出成型时,弯折处往往在纯机械力的挤压塑形,导致该处形变受力较大,导致弯折处容易存在一定的破损、裂纹等情况,导致弯头的弯折处强度较低,影响使用寿命,尤其是弯管较小弯折范围的一侧,其受到的挤压程度更大,造成该处褶皱不流畅,极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弯头管件无损成型工艺,它通过分布式散点棒的设置,在对管坯进行挤压塑形之前,可以对管坯弯折范围小的一侧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管坯靠近偏小弯折处受热微熔,此时控制抗损颗粒下落,并落在管坯微熔处,从而能够凝结抗损颗粒形成止损补强层,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不锈钢管件弯折处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有效弥补其在弯折时对该处强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当弯折处受力或者受到摩擦时,止损补强层会存在一定的磨损,此时附近的内液孔因磨损而使得金属修补剂溢出,进而有效抑制磨损情况的继续增大,进而显著延长本不锈钢弯头的使用寿命。
[0007]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不锈钢弯头管件无损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专用弯头成型机将内模芯放置到下模上;S2、控制上下模具闭合,并将管坯对准上下模与模芯之间的间隙;S3、通过分布式散点棒(1)同时对上模的弯折处进行加热;S4、挤出塑形,在弯头成型机上推杆的作用下,使管坯沿上下模与模芯之间的间隙预留的间隙移动,管坯靠近偏小弯折处受热微熔,同时通过震动传感器控制上模发生轻微震动,使得偏小弯折处落下抗损颗粒(4)并落在管坯微熔处,从而形成止损补强层;
S5、塑形后通过推动工装,将成型的不锈钢弯管退出模芯和模具之间的空隙,得到损坏率低的不锈钢弯管成品。
[0009]通过分布式散点棒的设置,在对管坯进行挤压塑形之前,可以对管坯弯折范围小的一侧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管坯靠近偏小弯折处受热微熔,此时控制抗损颗粒下落,并落在管坯微熔处,从而能够凝结抗损颗粒形成止损补强层,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不锈钢管件弯折处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有效弥补其在弯折时对该处强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当弯折处受力或者受到摩擦时,止损补强层会存在一定的磨损,此时附近的内液孔因磨损而使得金属修补剂溢出,进而有效抑制磨损情况的继续增大,进而显著延长本不锈钢弯头的使用寿命。
[0010]进一步的,所述S3中加热后的最终温度不低于800摄氏度,有效保证管坯表面既能发生一定的微熔的状态,同时也不至于完全熔化,从而便于抗损颗粒粘附在其表面,便于止损补强层的形成。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分布式散点棒镶嵌在上模模腔的弯折范围小的一侧,所述上模内部开凿有储料仓,所述抗损颗粒填充在抗损颗粒内,所述模腔弯折范围小的内壁固定镶嵌有通透弯折隔板,所述分布式散点棒其中一端与通透弯折隔板固定连接并镶嵌在通透弯折隔板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通透弯折隔板为多孔材料制成,且通透弯折隔板孔隙内径大于抗损颗粒粒径,使得在震动传感器作用下,抗损颗粒能够从通透弯折隔板处下落,使其能够及时附着在管坯上,从而使得管坯的弯折处强度更高,同时有效降低弯折处在进行塑形时因受力挤压过大而发生折叠导致损坏的情况发生。
[0013]进一步的,所述分布式散点棒包括主加热棒,所述主加热棒一端贯穿上模并延伸至上模外侧,所述主加热棒另一端延伸至储料仓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径向导热杆,所述径向导热杆和通透弯折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点导热杆,所述散点导热杆远离径向导热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点,所述导热点嵌入通透弯折隔板内,在对弯头管件进行塑形之前,通过主加热棒进行加热,热量从主加热棒依次传递至径向导热杆、散点导热杆和导热点处,使得热量可以通过多个导热点传递到管坯上,从而使得管坯与之接触的部位能够及时受热微熔,从而能够凝结抗损颗粒,使得抗损颗粒在管坯表面的附着力较好,进而使得到的不锈钢弯头成品的质量更好。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点为半球状,且导热点的平面端与通透弯折隔板靠近模腔的一端相互平齐,使得管坯外表面与模腔内壁接触时,同时刚好与导热点接触,进而有效保证管坯表面能够及时发生微熔。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主加热棒、径向导热杆和散点导热杆外表面均包裹有外隔离层,所述外隔离层为隔热材料制成,外隔离层可以有效隔绝三者上的热量向外散发,一方面有效保护抗损颗粒不易因高温而发生结块的现象,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聚集热量,有效避免热量的散失,有效加快管坯的微熔速度,进而加快不锈钢弯头的成型效率。
[0016]进一步的,所述抗损颗粒包括陶瓷粉粒,所述陶瓷粉粒内部开凿有多个内液孔,所述内液孔内部填充有金属修补剂,一方面多个抗损颗粒附着在不锈钢弯管表面,形成的止损补强层,可以有效提高不锈钢管件弯折处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有效弥补其在弯折对该处强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当弯折处受力或者受到摩擦时,止损补强层会存在一
定的磨损,此时附近的内液孔因磨损而溢出,进而有效抑制磨损情况的继续增大,进而显著延长其使用寿命。
[0017]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分布式散点棒的设置,在对管坯进行挤压塑形之前,可以对管坯弯折范围小的一侧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管坯靠近偏小弯折处受热微熔,此时控制抗损颗粒下落,并落在管坯微熔处,从而能够凝结抗损颗粒形成止损补强层,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不锈钢管件弯折处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有效弥补其在弯折时对该处强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当弯折处受力或者受到摩擦时,止损补强层会存在一定的磨损,此时附近的内液孔因磨损而使得金属修补剂溢出,进而有效抑制磨损情况的继续增大,进而显著延长本不锈钢弯头的使用寿命。
[0018](2)S3中加热后的最终温度不低于800摄氏度,有效保证管坯表面既能发生一定的微熔的状态,同时也不至于完全熔化,从而便于抗损颗粒粘附在其表面,便于止损补强层的形成。
[0019](3)分布式散点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弯头管件无损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专用弯头成型机将内模芯放置到下模上;S2、控制上下模具闭合,并将管坯对准上下模与模芯之间的间隙;S3、通过分布式散点棒(1)同时对上模的弯折处进行加热;S4、挤出塑形,在弯头成型机上推杆的作用下,使管坯沿上下模与模芯之间的间隙预留的间隙移动,管坯靠近偏小弯折处受热微熔,同时通过震动传感器控制上模发生轻微震动,使得偏小弯折处落下抗损颗粒(4)并落在管坯微熔处,从而形成止损补强层;S5、塑形后通过推动工装,将成型的不锈钢弯管退出模芯和模具之间的空隙,得到损坏率低的不锈钢弯管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弯头管件无损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加热后的最终温度不低于800摄氏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弯头管件无损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散点棒(1)镶嵌在上模模腔的弯折范围小的一侧,所述上模内部开凿有储料仓(3),所述抗损颗粒(4)填充在抗损颗粒(4)内,所述模腔弯折范围小的内壁固定镶嵌有通透弯折隔板(2),所述分布式散点棒(1)其中一端与通透弯折隔板(2)固定连接并镶嵌在通透弯折隔板(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弯头管件无损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透弯折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武陈其争李甫谦陈阳阳孙建芳孙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华博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