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潍坊学院专利>正文

物联网跨网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5458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跨网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通信请求,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包括第一会话信息;将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发送至审核终端,判断所述第一通信请求是否合法;若合法,则将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数据。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P2P通信连接使通信数据不经过代理服务器中转,通信过程不依赖代理服务器的处理性能、带宽等资源限制,降低了单点故障几率,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联网跨网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通信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物联网跨网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基本实现了全面普及,手机、电脑等海量智能终端均已接入了网络。在公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终端设备均运行于内网,外网一般无法直接访问内网数据,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外网下的应用与内网环境下的业务数据进行交互,实现内网数据交互信息共享显得尤为重要。内网通常指局域网,外网是相对内网而言,是面向Internet部署的网络。传统的内外网数据交互方案主要有NAT映射和安装反向代理软件,实现NAT映射需要网络管理员介入进行手工配置,在内网设备动态接入、数量多的情况下实施起来非常困难。网络的物理隔离,给数据通信带来很多不便,比如说当有新的业务系统需要与内部网络通信时,开发人员需要按照安全隔离网闸的通信协议相应配置业务系统,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
[0003]因此,如何实现跨网场景下的通信,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跨网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跨网场景下的通信。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物联网跨网数据交互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0006]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通信请求,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包括第一会话信息;
[0007]将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发送至审核终端,判断所述第一通信请求是否合法;
[0008]若合法,则将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数据。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会话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网络地址。
[0010]可选的,当接收到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后,识别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以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会话信息和授权信息;其中,所述会话信息包括第二终端的网络地址、通信服务端口和当前服务状态。
[0011]可选的,在将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发送至审核终端之前,还包括:
[0012]若识别到所述第一通信请求中包括敏感信息,则对所述第一通信请求进行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数据;将脱敏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审核终端;或对所述第一通信请求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后的通信请求;将所述加密后的通信请求发送至所述审核终端。
[0013]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通信请求是否合法,即评估所述第一通信请求中的第一终端是否通过认证授权。
[0014]可选的,还包括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本地暂存及备份,再将备份的数据包上传至云端,然后将原数据进行打包。
[0015]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物联网跨网数据交互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请求接收模块、请求审核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其中,所述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通信请求,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包括第一会话信息;所述请求审核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发送至审核终端,判断所述第一通信请求是否合法;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合法时,将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数据。
[0016]可选的,还包括敏感信息识别模块,所述敏感信息识别模块与所述请求接收模块相连,还与所述请求审核模块相连,用于识别所述第一通信请求是否包括敏感信息。
[0017]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跨网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P2P通信连接使通信数据不经过代理服务器中转,通信过程不依赖代理服务器的处理性能、带宽等资源限制,降低了单点故障几率,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了代理服务器的投入、运营和维护成本。同时跨网络通信在已有网络环境下进行,不依赖于终端所处的网关或路由,无需更改路由规则和映射服务端口,减少数据流量在复杂网络下的抖动,提高了传输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联网跨网数据交互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0023]S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通信请求,其中第一通信请求包括第一会话信息;
[0024]S2、将第一通信请求发送至审核终端,判断第一通信请求是否合法;
[0025]S3、若合法,则将第一通信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第一终端基于第一通信请求建立与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并向第二终端发送数据。
[0026]第一通信请求是第一终端希望获取某跨网数据时向的服务器提交的请求指令,可以是OA工单的形式;跨网数据获取请求中可以包括跨网数据导出原因、跨网数据导出文件位置、跨网数据导出文件名及所包含的字段等内容。
[0027]审核终端是指对第一通信请求进行审核的终端,可以设置为与第一终端网络环境对应,也可以设置为与第二终端网络环境对应,具体对应关系不做限制。审核终端可以对第一通信请求中的内容进行审核,审核若不通过服务器会自动将第一通信请求返回第一终端处进行修改,审核若通过服务器会进行下一处理步骤。
[0028]审核终端在接收到第一通信请求后,先对数据的类型、大小、来源等属性进行审查,确保第一通信请求中的数据不是预先规定的禁止传输数据后再执行审核步骤。禁止传输数据的相关信息可以预先规定后存在服务器中,若第一终端申请了对禁止数据的传输,则可根据禁止传输数据的相关信息直接驳回跨网数据获取请求。
[0029]进一步的,第一会话信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以及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相对应的网络地址。
[0030]进一步的,当接收到第一通信请求后,识别第二终端的标识,以获取与第二终端对应的会话信息和授权信息;其中,会话信息包括第二终端的网络地址、通信服务端口和当前服务状态。
[0031]进一步的,在将第一通信请求发送至审核终端之前,还包括:
[0032]若识别到第一通信请求中包括敏感信息,则对第一通信请求进行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数据;将脱敏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审核终端;或对第一通信请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跨网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如下: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通信请求,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包括第一会话信息;将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发送至审核终端,判断所述第一通信请求是否合法;若合法,则将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连接,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跨网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相对应的网络地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联网跨网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后,识别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以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会话信息和授权信息;其中,所述会话信息包括第二终端的网络地址、通信服务端口和当前服务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跨网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通信请求发送至审核终端之前,还包括:若识别到所述第一通信请求中包括敏感信息,则对所述第一通信请求进行脱敏处理,得到脱敏处理后的数据;将脱敏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审核终端;或对所述第一通信请求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后的通信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进张彭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