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体预制芯模拉挤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518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腔体预制芯模拉挤成型方法,属于拉挤成型工艺领域。解决了现有拉挤工艺成型难度大,所需拉挤工装尺寸过长的问题。它包括分别通过拉挤预制成型出多个腔体,通过整体模具将多个腔体进行组合拉挤形成组合腔体,对组合腔体外层包覆织物,之后进入拉挤成型模具形成产品。它主要用于拉挤成型。挤成型模具形成产品。它主要用于拉挤成型。挤成型模具形成产品。它主要用于拉挤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腔体预制芯模拉挤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拉挤成型工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腔体预制芯模拉挤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拉挤工艺发展较为迅速,在多腔体全织物拉挤中,尤其是对于全织物或多织物拉挤,拉挤工艺仍存在拉挤阻力过大,影响产品质量,提高拉挤工艺难度,所需穿纱板过多导致工装架过长,严重提高了生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多腔体预制芯模拉挤成型方法,以解决现有拉挤工艺成型难度大,所需拉挤工装尺寸过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腔体预制芯模拉挤成型方法,分别通过拉挤预制成型出多个腔体,通过整体模具将多个腔体进行组合拉挤形成组合腔体,对组合腔体外层包覆织物,之后进入拉挤成型模具形成产品。
[0005]更进一步的,所述腔体数量为三个。
[0006]更进一步的,所述腔体横截面为矩形结构。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组合腔体外层包覆4mm厚的织物。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壁厚为3mm。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组合腔体宽度为210mm,高度为90mm。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腔体通过泡沫、石棉或型材制成。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泡沫为聚氨酯泡沫或PMI泡沫。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针对多腔体结构拉挤工艺,改变原有金属芯模,闭合外腔体工艺模式,采用相同材料预制芯模拉挤工艺,即预先生产出内腔体,再将生产的内腔体以组合形式对外形进行包毡拉挤。分别生产腔体的形式难度较低,对产品直线度等控制也较为容易。预制成型腔体型材随着拉挤不断行进,阻力下降,拉挤难度降低。此方法降低了多腔体结构拉挤难度,并降低了产品拉挤过程中的拉挤阻力,提高产品内部质量。其整体实现过程对人员的使用率也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0013]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合腔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拉挤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传统工艺所需工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阐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参见图1

3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多腔体预制芯模拉挤成型方法,分别通过拉挤预制成型出多个腔体,通过整体模具将多个腔体进行组合拉挤形成组合腔体,对组合腔体外层包覆织物,之后进入拉挤成型模具形成产品。
[0019]本实施例通过拉挤工艺预先分别生产出单个腔体型材,形成腔体型材后,将腔体型材作为整体产品芯模,并采用芯模随动方式,在进行外层包毡过程中,预制体芯模随拉挤过程织物(纤维)运动共同进入拉挤成型模具模腔固化形成整体产品。
[0020]采用传统拉挤工艺方式时,所需工装如图3所示。以图1所示组合腔体结构为例,如采用传统拉挤工艺,需预制三个芯模,并需通过一个工装,同时固定三个芯模,此种工艺所需工装架长度较大,以图1结构为例,预计工装架长度需在15米左右,此种工艺方式会导致芯模长度较长,使其直线度较差,芯模在模腔中位置定位较为困难,影响产品尺寸。并且工装尾端所需设立的纱架较多,不易布置,且随着整体拉挤工装的长度增加,碳纤维织物在预成型工装中的行进也导致整体拉挤阻力的增加,主要原因为随着工装长度的增加,碳纤维织物与芯模及工装的接触面增加,导致阻力的增加。
[0021]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拉挤成型方法,分别通过拉挤预制成型出三个腔体,腔体横截面为矩形结构,腔体壁厚为3mm,腔体通过泡沫、石棉或型材制成,泡沫优选为聚氨酯泡沫或PMI泡沫,通过整体模具将多个腔体进行组合拉挤形成组合腔体,组合腔体宽度为210mm,高度为90mm,对组合腔体外层包覆4mm厚的织物,之后进入拉挤成型模具形成产品。所需拉挤成型模具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模具工装长度明显减小。
[0022]相比于传统工艺,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可分别将三个型腔分别生产出,而分别生产内腔难度较低,对产品直线度等控制也较为容易,然后将三个型腔组合进行整体拉挤生产的过程中,不需要芯模,且该方法与传统拉挤工艺不同的是,传统拉挤工艺芯模为固定方式,织物在芯模上摩擦,尤其对于成型模具内树脂固化过程中,织物与芯模之间摩擦阻力过大,而该工艺方式预制成型腔体型材则为随着拉挤不断行进,阻力下降,拉挤难度降低。
[0023]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专利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体预制芯模拉挤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通过拉挤预制成型出多个腔体,通过整体模具将多个腔体进行组合拉挤形成组合腔体,对组合腔体外层包覆织物,之后进入拉挤成型模具形成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体预制芯模拉挤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数量为三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体预制芯模拉挤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横截面为矩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体预制芯模拉挤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骐梁钒彭新亮孙云龙李牧邹红阳苏亚玎于浩洋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