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碳稻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4762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低碳稻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前茬作物收获前半个月开始,保持田间充分排水,杜绝水漫上厢面,保持厢面干燥,前茬作物收获后的秸秆落于厢面上,形成秸秆层;在秸秆层上开设生态沟;在除生态沟以外的秸秆层上直播水稻种子或移栽水稻秧苗,采用直播水稻种子时,水稻种子周围覆盖有泥土,采用移栽水稻秧苗时,水稻秧苗根部覆有土块;水稻始穗期之前,每隔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碳稻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栽培
,尤其是一种超低碳稻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据统计,从2011至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年平均超6.0亿吨,按粒秆比1:1.2估算,再加上其他作物茎秆,全国年生产茎秆超过7.2亿吨,茎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7.2亿吨茎秆下面还有根茬,作物的根冠重量比为0.1

0.2,即茎秆加根茬为8.28亿吨。这些秸秆和根茬如果燃烧,产生16.56亿吨含碳气体;如果任其腐烂,产生9.11亿吨含碳气体,在稻田种植水稻背景下排出的主要气体是甲烷。目前秸秆焚烧已严禁,收获后秸秆和根茬的主要去向是在田间翻耕或旋耕至耕作层,逐步腐烂,逐步释放出含碳气体。目前全世界各国都在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如果我们能让我国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和根茬正确利用,特别是通过措施,通过处理,将秸秆中的大部分碳固定土壤中,形成有机质,而不是形成含碳气体,实现稻作生产过程碳排放减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0003]我国农业碳排放以甲烷(CH4)为主,约占70%,稻作生产碳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碳稻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前茬作物移栽或直播前将田块整理出厢面和厢沟,在厢面种植前茬作物;S2、从前茬作物收获前半个月开始,保持田间充分排水,杜绝水漫上厢面,保持厢面干燥,前茬作物收获后的秸秆落于厢面上,形成秸秆层;S3、在秸秆层上开设生态沟;S4、在除生态沟以外的秸秆层上直播水稻种子或移栽水稻秧苗,采用直播水稻种子时,水稻种子周围覆盖有泥土,采用移栽水稻秧苗时,水稻秧苗根部覆有土块;S5、水稻始穗期之前,每隔15

20天灌一次跑马水且水不灌上厢面,遇雨蓄留半沟水,生态沟缺水形成生态坼;S6、从水稻始穗期开始灌水至生态坼满,保持7

10天;从水稻乳熟期开始排水,至水稻收割时保持生态沟湿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碳稻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分蘖期在稻田中放养鸡和/或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碳稻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前茬作物收获前的水分管理:湿润灌溉为主,杜绝淹灌;遇干旱灌跑马水,杜绝漫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低碳稻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前茬作物收获前半个月,如遇雨天,要求在12小时内排干沟中的积水,沟中积水不超过6cm,杜绝水上厢面。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璜张印王忍龚向胜吴丹陈灿傅志强余政军黄尧廖晓兰孟祥杰廖欣罗雨聪伍世豪马学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